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零美厨娘 第54节

      走的时候,陈嬢嬢把没用完的布和棉花找了个黑色不透的袋子给她装好,免得走在村里被人看见了,又说闲话。
    就在准备离开时,江初月准备开口问陈嬢嬢借剪子给狗娃剪头发是好好,陈嬢嬢揉了揉狗娃的头发,“小花啊,狗娃这头发是不是该剪啦?”
    江初月看一眼狗娃,不好意思的看向陈嬢嬢,“嬢嬢,我本就是打算问你借剪子,回去给狗娃剪头发的。”
    “你会剪吗?”陈嬢嬢问。
    江初月犹豫了下,摇摇头,“不过,我可以试试。”
    陈嬢嬢没好气的嗔了江初月一眼,“你这孩子,那剪头发的剪子多快啊?”说着又轻轻拍了下狗娃的头,“你们这姐弟俩啊还真是,一个敢剪,一个敢同意。”
    江初月脸色微红,有点窘迫。
    “行了,我来给狗娃剪,剪好了再回去。”陈嬢嬢说着,就转身回房里拿剪子。
    江初月忙开口,“嬢嬢,太麻烦了啊。”
    “麻烦什么呀,正好我这会儿没什么事。”陈嬢嬢倒是不有分说,直接从屋里拿了剪子出来,还拿了块很大的布。
    陈嬢嬢一贯雷厉风行,说做就做。
    不多时,狗娃身前便围上了一块布,乖乖巧巧的坐在了村长家的院子里。
    江初月不好意思这么麻烦陈嬢嬢,便拿了陈嬢嬢刚刚拆了一半的毛线衣,和陈芳芳一起,继续拆毛线。
    等姐弟俩回家时,狗娃长到挡眼睛挡耳朵的头发,已经变成了标准的锅盖头,看起来,多了几分憨憨之气。
    “狗娃头发剪好了?你剪的?”
    刚走到门口,正好碰上沈如归。
    他上前一下子揉乱了狗娃的锅盖头,笑着问江初月。
    江初月笑着摇摇头,“我哪儿有这么好的技术呀,”说着绕过沈如归打开门,把衣服和袋子放在了房间里,又回到门口,“进来吧,上午我不是说做红薯饼嘛,已经做好了。”
    “你还真做了呀?李伟明该高兴了。”
    沈如归揽着狗娃的肩膀一起往里走,一边跟狗娃说话,“狗娃,剪了头发,耳朵凉不凉快呀?”
    狗娃抬头冲沈如归咧了咧嘴,鼓着腮帮子往上吹气,可惜前面的刘海已经剪短了,他不论眼睛怎么往上看,都看不见飘动的刘海。
    重复了几次,腮帮子都吹累了,才放弃,脸上竟然还有些失望的情绪。
    沈如归看的好笑,替他揉了揉腮帮子,“行了,等过年的时候,你就又可以天天在家吹头发了。”
    说着,江初月递过来一个红薯饼,“尝尝看,你不是不喜欢吃甜的吗?糖没放太多。”
    沈如归接过一个红薯饼,看着江初月笑了笑。
    江初月对上他的笑,故作没看见似的,很快移开视线,装作收拾桌子。
    而脸颊,不知不觉泛了红。
    晚上,李伟明吃到红薯饼之后,不出意外的,竟跑到江初月家来,连着说了好几句江小花人美心善完全不走心的话之后,才消停的回知青点。
    -
    刘芳江建武还有李琴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已经十月中旬了,彼时,江初月刚从镇上回来,手上提了不少的东西。
    就那么巧的,江初月竟然在村口碰见了他们。
    江初月站在原地,提着袋子,看着前面的三个人。
    也不知道在公|安|局里经历了什么,刘芳的背竟然佝偻了几分,江建武的腿彻底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脸上多了几分阴郁之气。
    至于李琴,整张脸没有半分笑气,一双眼睛看人时,好像带上了若有似无的刻薄。
    虽然她以为为人也挺刻薄的,可看人时,其实眼睛总是带着不走心的笑意的。
    而此刻,别说眼睛里不走心的笑意了,就是脸上,都好像别人欠她的似的。
    对面三人如刀锋似的目光同时落在自己的身上,江初月心想,若她是个箭靶子,这会儿大概已经万箭穿心了吧。
    “婆婆,小叔,婶婶。”江初月没有上前,隔了大概有五六步的距离,主动开口打招呼。
    刘芳冷哼一声,江建武似笑非笑的应了一声,李琴直接跟没听见一样。
    见此,江初月撇了撇嘴,“那我就先回家了,狗娃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呢。”
    说着,江初月就大步,绕过几个人打算先进村。
    谁知道,她刚超过三人两步,不消停的刘芳果不其然的开了口。
    “你个小婆娘,一个人去镇上了?真是不检点的很。”
    江初月背对着他们,听了刘芳这话,简直要气笑了。
    她深呼吸两口气,转过身,对三人假笑,“婆婆,我去镇上买东西了。而且,我老实的很呢,不老实的可是在你家等着你呢。”
    “你说什么?”刘芳皱着脸,声音极其不耐烦。
    江初月扯了扯嘴角,“婆婆,如果你想找我麻烦呢,就等你回家以后,如果还有多的心思来找我麻烦,我就在家等你。”
    说完,直接不再理身后的三人,回家了。
    一边往家走,一边心底幸灾乐祸。
    我可真好奇,等你回家了,是不是还有多余的心情来找我麻烦。
    第47章
    江初月这次去镇上, 不单是送板栗糕,还买了不少的菜种子。
    像土豆、白菜、萝卜这一类的菜正好是深秋的时候种,江初月得趁着地里的土彻底被冻硬之前,把种子种下去。
    他们住的后院位置宽敞, 正好可以用来改造成小菜园子, 种点菜, 再种点水果, 尤其是葡萄百香果之类的, 到时候搭个架子, 等藤蔓爬满架子,夏天的时候, 还多了个纳凉的地方呢。
    想到这些, 江初月就充满了干劲。
    她这边忙活了两天,头一天把土都翻了翻, 转过天来就把种子撒下去了,阴了两天的天气也彻底转晴了, 放在后院晾晒的葛粉也彻底晒好了。
    江初月用指腹捻了捻葛粉,指尖刚碰上,在太阳底下晃着眼的雪白葛粉瞬间碎成了一片, “成功了。”
    她全部检查了一遍, 开心的拿出早准备好的干净袋子,双手小心翼翼的将铺着葛粉的纱布一点一点的拢起来, 然后慢慢的倒进袋子里。
    一共晾晒了一米半长半米宽的四块纱布,摆放的密密麻麻, 全部装好后, 江初月颠了颠了,凭着手感, 差不多十来斤的样子。
    这数量也着实她的意料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以为做的成功的话能有三五斤,已经很好了。没想到现在不仅全部成功了,数量还比之前预估的翻了倍呢。
    看着满满一袋子的葛粉,江初月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做起事情来,都轻快了许多。
    她把之前晾晒葛粉的纱布都泡在水里,一会儿洗干净,等晒干了就可以收起来了。
    搭着纱布的竹条编的架子她也一起收了起来,留着晒红薯干,萝卜干,豇豆条也很好嘛。
    紧接着,她迫不及待的生火,用灶烧水,来冲一碗葛粉试试。
    取掌心大小的量,捏碎放在碗里,倒刚刚漫过葛粉的冷水,放白糖,用筷子将葛粉搅拌至无颗粒的纯白色液体,随即,等到锅里的水烧开,水一定要烧到不断沸腾才可以,接下来便是考验真正技术的时候了。
    江初月站在灶台旁,看着锅底开始满满冒着细碎的透明的小泡泡。还记得当初她刚学冲葛粉的时候,要不就是太稀了,要不就是葛粉化的不够均匀,冲泡以后透明果冻色里总会掺杂许多纯白色的小颗粒,吃在嘴里很影响口感。
    灶里用的大柴,火烧的旺,不过才半锅水,很快就烧开了。
    袅袅的白色烟雾不断上升,不大的厨房里顿时满是氤氲之气。江初月左手挥了挥,让视线变的清晰一些之后,右手拿着葫芦瓢小心翼翼的舀起半瓢水,直接就在灶台上开始冲葛粉。
    右手的葫芦瓢换到左手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双筷子。
    滚烫的开水匀速落进碗里的同时,右手的筷子快速的呈顺时针方向搅动。
    不停的搅动,直到碗里的葛粉慢慢凝固,搅动的速度开始出现阻力,葛粉的颜色也变的透明。
    江初月看着搅动起来像果冻似的葛粉,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迫不及待的尝了口,“唔,好吃。嘶嘶嘶......有点烫。”
    她又尝了两口,便把冲好的葛粉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赶紧去灶门口把里面的柴禾退出来,免得锅烧干烧破了。
    给锅里又加了水之后,江初月冲狗娃招了招手,去橱柜里找了个小勺子递给他,“很烫,你要小口小口的,慢慢地吃,知道吗?”
    刚烧的开水冲的葛粉,碗底烫的根本端不住,江初月到底不放心,搬了个高一点的凳子,把碗放在凳子上,让狗娃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吃。
    安排好狗娃,江初月转身回屋里,又找了个袋子出来,从刚刚装好的袋子里,分了一部分的葛粉出来,打算一会儿送去村长家。
    从挖葛根,到制作的过程,陈芳芳都有参与。
    至于沈如归和李伟明......
    李伟明吃了她家那么多好吃的,除了夸她厨艺好,平时该怎么吐槽她还是怎么吐槽她,就不给他了。
    再说了,就算给他,李伟明那货会冲泡吗?
    这么点葛粉做起来辛苦死了,最后也才得一点点的葛粉,给李伟明,浪费了她半夜里得心疼的睡不着觉呢。
    至于沈如归......
    为什么也不给他呢?
    住在知青点,若是别的知青看见他吃这东西,保不齐会问两句。如果别人说要尝一尝,给还是不给呢?
    给吧,江初月自己倒是有点舍不得。虽说不是什么精贵吃食,可就是舍不得呀!!!
    所以,沈如归想吃的话,她直接给冲泡就好了。
    嗯,就这么决定了。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江初月也不知道,反正就这么决定了。
    此刻的江初月丝毫没有意识到,前几天她还惦记着两人该保持些距离,不该走的太近的。
    -
    村长一家在尝过葛粉的味道之后,一致好评,只说着没想到竟然还真能做出来,觉得稀罕坏了。
    江初月倒是笑了笑,“过程其实就还好,主要就是,就我拿给您的这点子葛粉,就得好几大框的葛根才做的出来。”
    “要这么多的葛根才能出这两三斤的葛粉?”陈嬢嬢惊讶。
    江初月想了想,“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我给你说的数量,是抛开了失败的部分,如果全部做成功的话,差不多能得五斤的样子呢。”
    陈嬢嬢在心里算了算,点点头,“你说的对,做这些东西,谁就能保证一次就能做好啊。就像咱们种地一样,再熟练的老师傅,要是天不好,产粮也不会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