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72章

      通过这种方式,她瞬间打开了关中文化圈的口子,让众人接纳她,顺便印象深刻。
    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她虽然已是举人,可实在是年轻,又生的俊秀不凡,看在许多人眼中,这就是一钟灵毓秀的少年,见之忘俗,会心生欢喜,进而喜欢她。
    可这些人绝不会把她当成平辈来交流学问,甚至因为她是江南来的,而有意无意排斥。
    江南文风之盛,压全大楚其他地方一头,是不争的事实。
    不说别的,就书院这事,被评为全大楚最好的书院,江南就占了好几个,而关中一个也没有,其中长安书院勉强算,但也排在其他书院后面。
    加上苏叶实在年少的过分,十四的年纪,已经是举人了,这让年龄超过他许多,仍还是秀才的人情何以堪?
    于是有意无意的,他们只把苏叶当小辈看,这样大家就不是同辈了,没比的必要了吧?
    他们可以对毫无负担的对苏叶展现善意,却不愿意承认她是同辈。
    这样微妙的心理,苏叶当然觉察了,不过她又不是来踢馆子的,自然不会明知道对方心里不自在,还要硬凑上去。
    她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几乎玩闹般的方式搜集历史小故事,这体现了她少年人跳脱飞扬的心性,符合众人对她年龄的评判。
    又以成熟系统化的理论为指导,一丝不苟的研究历史,追本溯源。
    那些看似玩闹的故事背后,细究起来,竟真有历史原型和依据,这是本地学子们也没想到的。
    有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们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能灵活运用,可是苏叶告诉他们,或许你现在理解的意思没错,现在就是这么用的,可之前呢?
    之前可不是如此,甚至有可能和现在的意思大相径庭。
    而苏叶写下来的推演过程,一点也不无趣,甚至生动极了,让一部分看过文稿的人,产生了兴趣,加入进来。
    他们有的按照自己想法去研究,有的会询问苏叶。
    她毫不藏私,把收集考据资料,比较对照,统计与计量等方法一一传授,还有诸如化繁为简,互相印证等等,一一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文人们听完,大受震撼,原来考据历史,也是一门学问,讲究方式方法。
    他们知道有史官一直记录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言行,且随着史官们一代代改良,衍生出国别体,编年体,传记等记载方法。
    却从未想过,历史的追本溯源是这样繁杂又有意思的工作,渐渐感兴趣起来。
    有了他们的参与,苏叶的历史故事搜集和溯源,一下子就快速运转起来。
    仅仅几个月时间,就搜集了超过五十个故事,内容有多有少,有的经过证实,已经找到了源头,而有些完全不可考。
    苏叶把这些都整理出来,让人拿到书坊去刊印。
    她早就购买了不少书坊,并在里面用上了新式的器械印刷,印刷效率是以往的五倍还多。
    现在去印刷报纸,都能供应的起,但在没登上帝位前,她不打算这么干。
    舆论这种东西,每个皇帝都是敏感的,市面上的书多起来,还没什么,毕竟重要的书籍,都藏在皇宫里,或者某些家族的私藏。
    他们可不会让孤本流传出来,那在市面上流通的,除了经史子集,儒家经典,就剩下话本之流了。
    像兵书这种东西,朝廷都不允许外传,一般也只有皇宫和武将手里有。
    或许某些文官家中也有,只是他们轻易不会拿出来罢了。
    苏叶的书坊印刷效率很高,差点挤兑别的印刷坊没了活路,这不是她想要的。
    毕竟许多书坊倒闭,细究起来很容易查到她身上,且为了掌控舆论,她用来掌管印刷和书坊的,是亲自培养出来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明面上和林墨玉的关系很大。
    为了省去麻烦,她只让这些书坊印话本,诗词歌赋等典籍,像《全唐诗》,《李太白诗集》《李太白文集》这样的,变着花样印。
    最夸张的有一本,专门是苏轼写的信,给弟弟苏辙的,给好友的。
    而另外一本,是他们的回信,最后还有一本,收集了来来回回的信件内容。
    就这样重复率高的内容,偏偏卖得极好,因为除了原本的内容,还有解析加大儒们的理解,甚至还有他们就此打嘴仗的内容,看着比话本还有趣。
    凭借这种五花八门的点子,她名下的那七家书坊,各个赚得盘满钵满,除了养活了大批落魄的话本写手,更是推出了不少大儒。
    这些人有的原本就很出名,有的只在本地出名,有的有实力,却因为安贫乐道,而不为外人所知,有的甚至是家贫。
    苏叶请他们写注解写点评,花了大价钱供养的同时,也推出了他们的名气。
    一时之间,各地大儒遍地开花,再不是原先一家一姓能占据文坛魁首位置的时候了。
    通过引导,苏叶让他们学会了辩证思维,看到上面某位先生的想法,你最先考虑的不是赞同,而是不赞同。
    在这种基础下,你能不能提出更好的观点?
    有的话,在下一本类似的书籍刊印中,就加入你的观点,甚至你们双方的观点碰撞。
    因为不是报纸,对线没有那么激烈,从思考到印刷成册,再售卖出去,经过不短的时间,以至于看不出硝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