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0章

      大明神机营纵横无敌,凭借的就是火器的犀利。
    如果其他国家也持有了这样的火器,那对打算当球长的大明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朱瞻圭没有制止胡玉等人,表情严肃的看着老道士。
    “道长,这可是违禁物品,您犯法了呀!”
    老道士笑了笑,伸手掰断定装子弹,一缕白色的粉末从里面滑落出来。
    “殿下莫要误会,这是老道从远处观瞧模彷出来的东西,里面装的是面粉。”
    “老道之所以拿出这东西,是因为老道想换请求的东西跟这有关!”
    朱瞻圭闻言这才伸手让几人收回了枪。
    “不知道长所说的是何物?”
    朱瞻圭有些好奇,这老道士。能拿出什么东西换自己的承诺。
    老道士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了一个竹筒,倒出了一大堆小米大小的白色颗粒。
    “老道有一法不用燧石也可引燃火药!”
    朱瞻圭平静的表情一愣。
    不等朱瞻圭说话,老道士又拿出了一根拇指粗快子长的棍子。
    “老道有一刃,乃世间第一锋利之器,可割开世间任何钢铁!”
    朱瞻圭有些不相信的挑了挑眉。
    没有解释,老道士又拿出了一本书,放到了两样东西的旁边。
    “老道有一书,记录了无数机关妙术,研究通透可造任何神奇之物!”
    说完,他抬头看向朱瞻圭,“此三物,可否向殿下求得一个承诺。”
    朱瞻圭在胡玉几人的保护下大步的走上前,先拿起了那本书。
    封面上是秦汉时期篆书,写着大大的三个字。
    机关术。
    。
    翻开书本,里面记录着各种各样的机关,以及朱瞻圭见都没见过的稀奇小玩意儿。
    看了一眼微笑不语的老道士,朱瞻圭将书放到了一边,拿起了那根黑色的棍子在老道士的指点下打出了一根利刃。
    刃长约半尺,细而薄,说是利刃,其实更像一根又长又直的鱼刺。
    顶着太阳而看,甚至能隐隐看到对面的光影。
    “枪!”
    朱瞻圭没敢试刃。
    单凭外观观察,这把刃绝对是锋利异常。
    朱瞻圭打算试验一下,是否如老道士说的那样,能切开世间任何钢铁。
    胡玉举起手中的枪,对着远处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枪里的火药和子弹被打了出去。
    朱瞻圭接过空枪,一手拿枪一手拿刃,两者碰在一起,轻轻的一划。
    没有任何阻力。
    超市出产的无缝钢管,如同泥做的一般,被直接削掉了一截。
    见到如此锋利,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枪管这种钢管有多硬,在场之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为了研究枪的膛线,很多老师傅想了无数的办法造出来的刀刃,结果都拿这个枪管,没有任何办法。
    可没想到在他们心中认为世界上最坚硬的钢管,竟然被一把不起眼的小刃如同切泥巴一样,一切而断。
    看那整齐光滑毫无毛刺的切口,所有人心中震撼异常。
    看着整齐的切口,又看了看毫无卷刃或者是锻口痕迹的细刃,朱瞻圭心中一阵狂喜。
    有了这根细刃,枪的膛线就不是问题了。
    小心翼翼的把细刃收进了鞘中,朱瞻圭看着老道士恭敬的问道。
    “敢问道长,此刃如何锻造,只要道长能告知,道长提出的承诺,只要不违背大明法律和人之道德,我必将全力以赴!”
    老道士捏着胡须摇了摇头。
    “此刃乃是我派先祖所得,据此传承已经有上千年,根据典籍记载,当时有一山突然雷电交加,我派先祖在雷电消失后,前去探查发现了此刃!”
    朱瞻圭眼睛一眯,呼吸有些急促的询问道。
    “雷电之地,乃在何处!”
    老道士遗憾的摇了摇头。
    “不知,未曾记录,后代之人也有去寻找者,可都毫无所寻。”
    朱瞻圭遗憾的叹了口气。
    如果能多找几个,膛线枪就能大批量地出现了。
    不过一个也差不多够了。
    凭借这把细刃的锋利,每天拉出近百把枪的膛线,还是没问题的。
    日积月累下来,也够给军队换一茬的了。
    小心翼翼的把刃收好,朱瞻圭看向了倒在地上,小米大小的白色颗粒。
    见到朱瞻圭把目光注意到了第1件物品上,老道士笑着介绍道。
    “此物名为天雷沙,乃是用水银银子和一些特殊物品配置而成,是我派一位先祖无意中发现的,撞击有火焰爆炸之声!”
    最后还笑言了一句。
    “我派先祖经常把他当成掌心雷湖弄愚民愚妇!”
    介绍完,老道士在朱瞻圭的期待下,取出一根针,轻轻的扎在了一颗天雷沙上。
    “啪!”
    一声轻响响起,被道士用针扎住的天雷沙,爆出了一缕小火光。
    见此一幕,朱瞻圭眼睛放光,伸手像胡玉。
    “火药!”
    胡玉瞬间明白其意,取出了一发定装药,倒在了一块石头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取出一粒天雷沙,放在了火药上。
    “借道长银针一用!”
    准备好一切,胡玉恭敬的从老道士那里借来了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