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4章

      海上的航行是十分无聊的。
    朱瞻圭倒是适应了这种寂寞的生活,没有什么感觉。
    第一次出海的朱瞻基,朱高煦和朱高燧,在第一次海上航行兴奋过后,便陷入了无聊和烦躁当中。
    更让三人受不了的,就是晕船的现象。
    朱瞻基可能是年轻体壮的原因还好一点。
    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个在北方长大的孩子,那是惨的一塌湖涂。
    那吐的简直就是昏天暗地,几天都没有吃下饭。
    受不了味道的朱瞻圭,直接跟三人分开,去了另外一艘全是货的船上。
    夹板之上,朱瞻圭躺在躺椅上,一边享受着阳光浴,一边享受着旁边侍女按摩喂水果。
    这次他出来带了两个侍女,分别是当初试姨妈巾的三宝,(不是郑和!)和她的妹妹八宝。
    军中不能有女卷这是老规矩,老爷子对此也管得非常严。
    如果不是因为礼仪的原因,老爷子当初出来的时候,连宫女都不会带。
    朱瞻圭之所以带着这两姐妹,是因为她们两个是孟加拉苏丹国的公主。
    当初跟郑和出海的时候,船队也到达过孟加拉苏丹国。
    此时的苏丹国,可不像后世脏乱差,人口拥挤,贫困不堪的模样。
    作为最大的自由国际贸易港,孟加拉苏丹国可以说是富的流油。
    14世纪的孟加拉,环境气候可以说是好到让人羡慕嫉妒到发狂。
    这里的土地和气候,只要随手扔进一颗种子,就能发芽生长。
    当时朱瞻圭就想狠狠的抢一把。
    据他的估算,单这一个地方,就能给他带来四五千万两的收入。
    可他的想法被郑和给拦下来了。
    苏丹国对大明这个大国,可以说是非常的恭敬。
    船队到达的那天,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住宿吃食待遇方面,更是最好的。
    王宫那边得到了消息,更是派出了大王子来邀请朱瞻圭和郑和,前往王宫做客。
    两人到了王宫的时候,国王带领全家出来迎接,晚上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
    安歇的时候,国王还把他的两个女儿,派到了朱瞻圭房里服侍朱瞻圭。
    这种超高的接待待遇,朱瞻圭哪怕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下刀去抢了。
    在离开的时候,国王将两个女儿送给了朱瞻圭,想用两个女儿换来大明的友好。
    同时还附赠了一大堆礼物,更是派自己的儿子跟随着船队,拜见老爷子表达两国友好之情。
    此次修路要借到孟加拉苏丹国,朱瞻圭便把这两个侍女带了出来。
    他想凭借两女的关系,看看不用战争,能不能拿下孟加拉苏丹国。
    至于借道。
    呵呵。
    朱瞻圭还是比较相信道路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些。
    为了让两女成功的说服孟加拉苏丹国国王,朱瞻圭在船上收下了两女,并且给了两女才人的地位。
    成为了朱瞻圭的女人,本来就把朱瞻圭当依靠的两女,心更向着朱瞻圭了。
    对于朱瞻圭想让她们两个劝说她们的父亲,加入大明朝的想法。
    两女也是举双手赞成。
    在大明生活的这几年,她们是彻底的明白大明国的强大。
    如今隔壁的阿三国,已经快要被大明朝拿下了。
    如果孟加拉苏丹国再不加快速度投靠,将来被大明的领土包围,在被大明的海军封锁港口,那孟加拉苏丹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正是投靠大明的最好时机。
    以孟加拉苏丹国所在的地理位置,自己的父亲如果选择投降,拿到一个公爵的爵位还是没问题的。
    三宝的温柔按摩,让朱瞻圭舒服的眯上眼睛。
    “你们回去以后,不用着急的说归降的事,等我带着军队到达港口以后再提这件事。”
    “到时候在外部压力和你们的劝说下,我相信你们的父亲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两女乖巧的点了点头。
    三宝抿了抿嘴唇,犹豫的确认道。
    “殿下,您不会伤害我父亲他们的是吧!”
    感受到佳人按摩的手都有些紧张的发抖,朱瞻圭微笑的拍了拍其那白嫩的小手。
    “放心吧,看在你们伺候我这么久的份上,哪怕他们反抗,我也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让他们平平安安富足的过完下半辈子!”
    两女松了口气,御姐三宝更是感激地搂住了朱瞻圭的脖子,狠狠的香了一个。
    经过数月的海上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印度海。
    朱瞻圭分出了两艘战舰,让胡玉带领着一批护卫,保护两女回去省亲。
    自己的女人回娘家,规格自然要高一点,不然会让娘家人觉得,闺女在婆家那边不受重视。
    当然了,更重要的目的,是让胡玉等人摸清楚,孟加拉苏丹国的当前情况。
    像什么军力部署,各种重要的要塞堡垒,肯定也要了解一番。
    打不打是一回事,知道不知道是另外一回事。
    船队先是在贾夫那停靠,询问了一下留守的夏原吉,得知老爷子还在北方后。
    朱瞻圭留下一部分物资补给,带着船队北上,前往了北方的临时大本营苏拉特。
    一到地方,朱瞻圭就发现了营地的气氛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