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80章

      樊牧野嗤笑一声:“我本来就不喜欢那些东西,以往只是为了家族而已。”
    “如今却是脱身藩篱中,寻得大自在。”
    张禧龙微微眨眼:“小人不也是么?”
    “寻得大自在。”
    海浪声声声入耳,浪潮之下,唯有自得。
    .........
    鸿胪寺
    徐福坐在那里,看着下方的同僚们互相争吵着,他就拖着下巴自己看着。
    去岁他从商国回来了之后,二世皇帝便令他担任鸿胪寺的少卿,位同九卿,负责大秦与他国的交往关系、与附庸国之间的关系等。
    本来徐福还是挺开心的,但自从他来了之后,发现整日里唯一的事情就是看着这些同僚们吵架、撕逼,着实是觉着没意思了。
    他打了个哈欠:“这还不如在海上航行。”
    “至少海上的航行不会如此的无趣。”
    .......
    中书署
    一缕梨花香暗自飘到中书署的楼台中,陈珂在百忙中抬起头,望向院子中的那一缕花香。
    满园梨花开,思绪纷飞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在春天中茁壮而立的大秦。
    遥有暗香来。
    【本书完】
    番外·《秦书·高祖始皇帝本纪》
    高祖始皇帝,秦国咸阳人,以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父曰庄襄王、母曰赵姬。
    赵姬本为吕氏不韦家中舞姬,后于宴遇庄襄。
    彼时雷光大阵、忽有惶惶雷霆降世、不乏空中神音,二人互视,四周雷霆雨落,林中百鸟相逢,金光乍现,天女散音,其时有玄鸟飞天,化一玄色巨龙落入其腹,由此高祖降世。
    后阴阳家东皇太一曰:昭王四十八年,紫微星动,帝降邯郸。
    高祖为人,神肃而龙颜,少时便有王相,侍奉之人常私叹:“吾不敢与公子对视,其神人耶?”幼时随其母居于邯郸,后先王登基,高祖回返。
    初回咸阳,高祖即惊人,其于宫门对答先王,皆无错。
    旁人皆叹:“其为神人耶,真乃神主。”
    年十三岁,先王崩殂,高祖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等地,据函谷以望天下。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后有宫人嫪毐专宠于赵姬,封长信侯。
    天下皆曰:“帝星暗淡、乃有奸臣。”
    九年,彗星见,或竟天。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玉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宫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为乱、高祖知之,神色自如,令相国等发卒,长信侯乱遂平,毐等败走。即令: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裂之。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十一年,令王翦等攻,取九城。
    十二年,文信侯死。
    .........(从这里开始,二十六年之前的事情可见史记哈,我主要写一写二十六年之后的事情。)
    时值高祖二十年,言从四起,曰:“有帝从西来、紫气三万里。此乃圣人居所,仙神所处,紫微帝星降临。”
    伪齐之王常叹:“吾曾得周王遗诏,其上曰:有大贤自西出,先祖曾梦中曰:昔日神居,秦王为我令长,后临凡,吾妒之,令其凡俗为我执马,今欠其因,复还其国,可令其得天下,尔当禅之。”
    后,秦果得周知天下,其不为伦理乎?
    高祖二十六年,夜,金光大盛,光中带紫,忽有紫气东来三万里,于帝京显落。
    彼时天下一统,帝号:始皇。
    高祖于梦中得仙神所授,大贤将自西来,唯有一劫,当死而后生。高祖不解,复问之,仙人但笑不语。后醒,恍惚间得朝,于朝上见珂。
    珂者,墨翟再传之徒,高祖二十五年入京,声名不显。
    朝堂之上,公然对高祖,高祖喜之,遂令其教文帝,文帝拜入其门,得学天下之理。
    次年,高祖得仙神所授、少府珂、丞相斯、上将军翦所言,遂改年号曰:始皇帝,是故,高祖二十七年为始皇帝元年。
    后世之人常曰:“此乃太平之始。”
    珂得重用,遂变法,其变法不合常理,然高祖深信之。
    经五年,变法成,天下安,天下之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谓儒之大同。
    始皇帝五年,高祖见文帝执政沉稳,合天下之理,虽暗自神伤,然却召左丞相珂于章台宫,二人对答。
    高祖曰:“天下之帝,可有久乎?”
    珂答曰:“天下之帝,无有久乎。”
    高祖又问:“天下之人,可得长生乎?”
    珂对曰:“天下之人,无有长生。”
    高祖叹曰:“天下之人,无有长生,朕亦不可追水中之月,令家国不稳,此不为帝之道。”
    遂令太子监国,与珂巡查天下。
    始皇帝八年,天下太平,帝深感心慰。
    于帝京传位于文帝,时值天下大安。
    二世皇帝四年,冬,斯病逝于咸阳宅邸,高祖悲痛,怄哭。
    二世皇帝四年,冬,翦病逝于咸阳上将军府,高祖悲大恸,泣泪不止,时高祖五十又一。
    二世皇帝四年,冬,高祖大病,几不能言。
    时长安候陈珂访,伏地痛哭,曰:“君若弃我而去,天下何有我友?”
    “若去,我愿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