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42章

      而白菁菁则不太一样,作为守墓人的后裔,尤其是与自己足够亲密之后,吴良对她可谓是知根知底,自然可以放心的带入墓中。
    至于典韦、于吉和诸葛亮。
    这三个人就又有些不同了,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就算此前没有过接触,吴良对他们亦是知根知底,对他们的心性亦是足够了解,根本就没有考察的必要,直接忽悠就完事了。
    而现在的察木王子。
    他不曾在吴良所知的历史中有过记载,因此便也很有必要仔细考量,否则就算阴阳眼对瓬人军来说很有用处,但事在人为,如果他的某些品质不过关的话,依然有可能在最危急的时刻掉链子,成为他与瓬人军众人的催命符。
    不过察木王子此刻陷入犹豫反倒令吴良放心了不少,这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至少能够说明这个家伙心里没有隐藏别的目的。
    而若是在话已经说到这一步的情况下,察木王子依旧选择加入瓬人军的话,倒可以看出他的决心与坚韧,的确可以试用一下。
    反过来讲。
    如果察木王子在此时选择了放弃,吴良也并不觉得惋惜。
    若是这点决心与坚韧都没有,还让他加入瓬人军的话,他便始终是个隐患,不一定什么时候便会在遭遇险境的时候心生退意,甚至没准儿为了活命还有可能致同伴于险境,真心不如不要。
    就在这时。
    “等一下!”
    察木王子忽然追上了吴良,此刻他的眼中已经没有犹豫之色,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只听他说道,“我依旧要加入你们,如果我想安安稳稳的做个普通人,便不会不远万里跟随你们来到这里,在扦泥城一样可以,既然来了,我便已经做出了选择。”
    ……
    两日后。
    瓬人军顺利进入了陈留郡城。
    吴良的家眷一切安好,不仅仅是陈留太守程昱与王庆在照顾着他的家眷,就连朱家亦是极为热心的帮衬着,比对待自家家眷都要好的多。
    原因无他。
    还记得吴良这次离开陈留之前送给朱鲁的锦囊妙计么?
    吴良走后不到两月,果然便有一场可怕的蝗灾席卷而来,朱家家主朱逊看过锦囊妙计的内容,那时便有些惊疑,心说难道吴良这是算到了即将出现蝗灾?
    如此蝗灾一来,朱逊便彻底被吴良的神机妙算所折服。
    原本这个时代人们还认为蝗灾乃是上天降下的责罚,而蝗虫便是上苍的使者,以至于在面对蝗灾的时候都很消极,很少有人主动抗灾。
    但这一次,被吴良折服的朱逊却是十分上心,作为目前陈留郡内势力最大、声望最高的家族家主,在他的号召之下,再加上一些威逼利诱的手段,竟强行将吴良留给朱鲁的锦囊妙计中所写的“火诱杀法”和“以蝗易粟法”给实施了起来。
    不得不说。
    也就是朱家家主朱逊亲自下场,此事若是单纯靠朱鲁去办,很有可能根本就实施不下去,最终还是没有办法将蝗灾控制下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程昱的推动作用。
    于是。
    经过这场蝗灾,陈留郡俨然成了曹老板地盘之内损失最小的地区。
    曹老板前些日子班师回朝之后,正好到了收割的季节,见到兖州其他郡的情况,再见到陈留郡的收成,了解过事情的始末之后自是立刻将陈留郡设成了典型。
    非但如此,曹老板还直接将朱鲁封为“佃农中郎将”,负责督办整个兖州的屯田事宜。
    这是曹老板起势以来设立的第二个“将军”,如此殊荣简直令整个朱家受宠若惊,而管辖范围从一郡变成了一州,其中的利益与权势自然亦是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此刻。
    朱逊终于彻底信了邪。
    他这傻儿子可真是傻人有傻福,竟能遇上吴良这么一位贵人,这不仅是朱鲁一人之福,亦是整个朱家之福啊。
    于是朱逊立刻派人给吴良府上送去了大礼。
    同时还派家奴时刻打听着吴良府上的事情,一旦发现吴府有什么需求,不用汇报先去帮忙摆平了再说。
    这不前些天还有个不长眼的士族士子试图调戏吴府出门买布的小美人来着。
    结果还不待陪同出来搬运的陈金水等人做出反应。
    便不知道从哪跑出来一群打手,按住那士子便是一顿好打,直接打折了两条腿,还非要问出那士子是哪家的人,呜呜泱泱抬着就上门问罪去了。
    这一幕把陈金水等人都给看懵了,什么时候世道变得这么美好,路见不平事人人都敢一声吼?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都是朱家的人,难怪连士族士子都不放在眼中。
    而朱逊的想法也很实在。
    他必须得给吴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好教吴良能够舒舒服服的在陈留住着,不然万一哪天吴良搬去了旁的地方居住,万一做了旁人的贵人,岂不是便宜了旁人?
    这些事都是前话。
    且说吴良安然回到府上,自然是高兴坏了他的那些小美人与老部下,尤其是那些个小美人,一个个都喜极而泣了起来。
    毕竟他这次出去时间是真的久,一来一回便是小半年的功夫,直接从春末走到了秋季。
    美人们日盼夜盼,只怕吴良出什么闪失,亦是很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