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64章

      毕竟这个也是十分看运气的。
    所以,方瑜只是又看到的时候,顺手掏一下,主要的“打野”对象,却是这山林中的一些洞穴,或者是山岩石缝。
    在这些洞穴或者山岩石缝中,这段时间一直躲在洞穴里面避雨的虫类那可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方瑜总共找到了两个半人高的小型的洞穴,还有三个岩缝。
    每个洞穴和岩峰方瑜都会先用木棍或者石头试探性的攻击一下。
    所谓打草惊蛇。
    果然,这两个洞穴和三个岩缝里居然都有蛇类栖息在内!
    不过想想也是,这山林里蛇类何其多,虽然有大部分都已经远离山林了,但还是有小部分留下来,而这小部分数量也算是蛮多的,但洞穴和岩缝却不多。
    而且大部分蛇类都有一定的水下功夫。
    在水中基本都可以生存半小时左右,还拥有一定的游泳技巧。
    所以,这样的暴雨天,对它们除了体温的影响外其余的其实影响不大。
    甚至,这些躲在洞穴和岩缝的蛇类,生活的还十分滋润。
    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虫类会往那洞穴或者岩缝里钻,这样的话,它们只要在洞里待着,就会有食物送上门。
    恰好温度低,它们就直接将自己转入冬眠状态,这样一来,消耗就更少了。
    因此,这被惊出来的五条蛇个个都吃的圆鼓鼓的,一点也看不出饿的痕迹。
    这五条蛇里,除了一条被它侥幸逃走之外,其余四条,都成为了方瑜的棍下亡魂。
    开启了坚毅技能后,再凭借武者的敏锐反应,这些蛇类基本都被方瑜用木棍敲死。
    但这也仅限于方瑜了。
    换成方三多他们的话,此时估计已经躺板板了。
    四条蛇里,有三条都是老朋友了,一条蝮蛇,一条菜花蛇,还有一条竹叶青,第四条是一条新品种,却也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银环蛇。
    说起这家伙,南方人估计大家都有几分印象。
    在南方农村里,估计基本都见过这家伙的身影,它算是农村里最常见的毒蛇之一。
    银环蛇浑身黑白相间,黑色肢节长,白色肢节短,白色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环。
    而为什么会叫银环。
    那是因为白天的时候,在太阳的照射下,那白色的鳞片会呈现银闪闪的光辉,所以称为银环蛇。
    同时它也是亚洲毒性最强的毒蛇之一。
    即使是方瑜不小心被它咬一口,不及时处理,那也是活不了多久就会开席的那种。
    所以,在打草惊出银环蛇后,方瑜就收手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他又不是专业的捕蛇人,这不小心要是被毒蛇咬一口,那就直接寄了。
    反正这四条蛇,这加起来十来斤的肉,够他们吃两天了。
    打完蛇后,这些蛇头都被方瑜剁下,埋的深深的,然后将身躯带回了洞穴中,怕吓到黄梅,他还特意用柴火棍稍微围了一下。
    接着就返程去将砍好的树木拉至山脚下的河边。
    待到将树木全部拉至河边后,木筏的主体架构已经够了,接下来就是等藤条数量足够后,进行组拼了。
    此时,一上午已经过去了,早上的那点肉汤早就已经消化了,考虑到接下来也都是体力活,方瑜便先回到洞穴,先弄份肉汤做午饭给三人恢复下体力再说。
    回到洞穴后,方瑜看到洞穴外堆积的一大团藤条,但方三多两人并不在。
    他没有多关注,反正迟早两人也会再回来。
    于是,他便先处理起了这四条蛇。
    挑出其中最肥的菜花蛇。
    这几条蛇里,就这条最肥,其余的几条毒蛇体型都不大。
    拉出来的时候,蛇躯还在扭动呢。
    将蛇皮用无形罡气切开。
    方三多两人不在,他就可以用点小手段了。
    没有刀的时候,无形罡气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
    切开蛇皮,将内脏掏出,什么蛇胆啥的,在没有任何处理手段前,那都是寄生虫和微生物聚合体。
    将内脏丢入火中,方瑜没有丝毫可惜。
    吃一顿还是顿顿吃,方瑜三人还是拎得清的。
    还是一样,先将整个蛇躯放在火上烤熟。
    烤熟后,再用清洁火烤后的石斧在石台上切成块。
    放入瓦罐加入雨水,然后就是架起来继续炖。
    因为蛇肉是烤过的,所以加入雨水的时候,里面就已经有油花荡开了,看着分外诱人。
    蛇汤开始沸腾的时候,方瑜听见洞外有动静,出去一看,果然是方三多两人身上捆着藤条回来了。
    “叔,婶,藤条够了,我出去打了几条蛇,今天又可以喝蛇汤了!”
    听到方瑜的话,方三多夸张的将藤条往地上一抖,开心的说到。
    “又可以喝蛇羹了?总算不用嚼地龙了,早上吃的一嘴泥,快,阿梅,咱们去洗漱下,开饭开饭!”
    方三多乐呵呵的拉着黄梅就要去找个水坑洗洗手,洗洗脸什么的。
    见到两人要离开,方瑜连忙叫住了两人,然后说到。
    “叔,顺着这个方向一直上去,上面有个水潭,现在雨停了,你们倒是可以好好洗漱一下,只是山水冰凉,你们不要下去,用衣服擦拭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