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章

      “不要胡说。”宫女的话还未说完,褚楚急忙出声打断:“没有的事,母后别听白芷瞎说。”
    宫女白芷讪讪收了声,顾自退到一边。
    大乐皇后心疼不已:“傻孩子,一串佛珠哪值得你这么拼命,交给其他人去做就行了,你又何苦去受此等罪。”
    褚楚笑着摇了摇头:“只要是母后和父皇喜欢,那便值得,况且这是给父皇母后贴身戴的,女儿不想假手于人。”
    “来,到父皇身边来。”大乐皇帝拉着褚楚就往龙椅上坐,丝毫不管此举是否妥当。
    待褚楚在龙椅上坐定,大乐皇帝又差人去取了上好的金疮药,一点点给她涂上:“我的宝贝女儿伤成这样,这帮宫人都是怎么伺候的。”
    “父皇你别怪她们。”褚楚半挽着大乐皇帝的胳膊,乖乖地伸出手上药,时不时疼得倒抽冷气:“是楚楚想着以后要嫁去大御,不能时时伴在父皇母后身旁尽孝,便做了这么一串佛珠,希望它能代替楚楚陪伴父皇母后左右,保佑父皇母后平安。”
    大乐皇帝很是动容。
    想起之前褚楚所说的,假若明昭太子待她不好,她一个人在大御,虽然背后有大乐做靠山,但终究鞭长莫及,受了委屈又怎生好。
    他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千娇万宠出来的,怎么能容忍自家闺女在别人家受气吃苦。
    思及此,大乐皇帝便道:“楚楚要是觉得这桩婚事不好,我们退了便是。”
    单方面悔婚纵然不得宜,于国于本无利,那也总比把女儿送入火坑好。
    褚楚连忙回绝:“两国邦交不容儿戏,更何况是联姻这等大事,人贵在信,昔年母后和大御皇后娘娘定下我和明昭太子的婚约,如今突然说解除,只怕两边都不好交代。”
    闻言,大乐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和大御皇后是闺中蜜友,姐妹相称感情甚笃。
    当年她怀孕时,大御皇后已经生下明昭太子,是以在太医查出她怀的是位公主时,便和大御皇后定下了娃娃亲,指了自己腹中的孩儿给两岁大的晏行舟做媳妇。
    原本是想着亲上加亲,喜上加喜,倒是没有想过会出现现在的这种问题。
    早知当初便不该提早定下这桩婚事,小儿女长大多有自己想法,该问问她们自己的意见才是。
    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让女儿为了两国关系不得不委曲求全。
    想到这里,大乐皇后和大御皇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褚楚所言甚是,同时也为她的懂事感到心疼。
    他们唯一的女儿,大乐尊贵的帝姬,何时需要这般委屈自己。
    “不如父皇让我前去大御一趟,眼下还有一个月便是秋祭,以往秋祭都是我在大乐的寺庙请福,不如这次转到大御那边的庙里去,就说是两国交好,为民祈福,这样我也好趁此段时间考察那明昭太子一二,若他实乃良人,女儿自是不惧孤身嫁到大御,若他不是,女儿也好及时止损,还有正当理由退婚,如此,对大御,对大乐都能有个交代。”
    “这……”大乐皇帝犯了难。
    这事说起来难也不难,不难也难,主要是舍不得女儿走这么一趟,毕竟大乐到大御路途遥远,万一有个什么好歹,他找谁说理去。
    却在此时,门外传来一男子清越的声音,犹如清风拂杨柳,阵阵起涟漪。
    “儿臣觉得皇妹的提议甚好。”
    第24章 跟着我,你也是皇后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紧接着,一男子行了进来,银冠广袖, 锦衣华袍,面容清秀俊朗, 举手投足尽显气韵风范, 长身玉立, 端的是风度翩翩儒雅天成。
    褚谦站定,向着大乐皇帝皇后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拜见母后。”
    大乐皇帝颔首, 抬手示意平身:“谦儿也来了。”
    褚谦笑着应下,抬头见褚楚公然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了几许,嘴角笑意更甚:“皇妹安好。”
    察觉他的视线, 褚楚扬了扬下巴, 唇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弧度,也没起身,反而坐正了些,状似无意地抚上身下龙椅:“皇兄见安。”
    视线交汇, 无声无形, 各有算计。
    末了,褚谦率先收回眼神:“父皇, 儿臣觉得皇妹的提议不失为良策, 明昭太子在世人口中纵然举世无双,风华绝代, 但事关皇妹终身大事,还是谨慎为好。”
    褚楚看着底下谈吐温文, 大气得体的人,不自觉地眯了眯眼。
    她这位皇兄可没表面这般明月清风,此番好心帮她说话,只怕是想借此搞什么幺蛾子。
    大乐皇后觉得褚谦此言有理,抚着褚楚的脸,百般疼惜:“楚楚的终身大事自是不能有失,只是……”
    “母后不必担心,儿臣会陪同皇妹一并前往大御。”褚谦看向座上的褚楚,眼底笑意渐浓:“时时刻刻守在皇妹身边,定不教皇妹被人欺负了去。”
    说到时时刻刻几个字,他的眼神借着视角直勾勾地在褚楚身上流连,看得人直心底发慌。
    褚楚眉头一皱,手指猛地攥紧,当即回绝:“皇兄日理万机,这种事便不劳烦皇兄了。”
    大乐皇帝揉了揉她的头,和蔼道:“楚楚啊,你一个人去大御父皇母后也不放心,便让你皇兄一道去,互相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