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皇兄何故造反? 第663节

      如果人是他派的,那么,再背后之人,要么是英国公府,要么是任礼。
    何浩自己清楚,就凭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一旦说出来,必定会成为指控任礼最有效的证供。
    单这一点,就足以让一直扶持任礼的英国公府对他心生杀意。
    至于任礼,何浩本心里,是相信他的,但是,就算是再相信,经过了这么一番周折,他也会忍不住怀疑。
    会不会任礼屡次救他不成,所以,想要干脆杀人灭口?
    “后来呢?金尚书可审了那何浩?”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何浩,应该是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只要稍加引导,不难让他说出实话。
    但是,再一次出乎意料的是,卢忠摇了摇头,道。
    “臣也本以为,金尚书这个时候,该提审何浩了,但是,他老人家却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赶路。”
    “后来,到了甘肃,一路彻查军屯积弊,金尚书也都带着何浩,甚至是后来和关西七卫见面,也是一样。”
    “直到阿速将军答应进京,金尚书才让臣带着何浩一起回京,临行之前,金尚书跟臣说,让臣将何浩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交给阿速将军照顾,待回京之后,再行提审,必有收获。”
    听完了卢忠的整个叙述,朱祁钰沉吟了片刻,抬眼看着卢忠,带着几分打趣道。
    “既然什么都还没问出来,那你就敢信誓旦旦的跟朕保证,一定能让何浩开口?”
    卢忠苦笑一声,道。
    “陛下,不是臣自大,而是这一路上,何浩自己都已经坐不住了,好几回都主动找臣坦白,但是,金尚书不让臣审问,所以才拖到了现在,说白了,现如今,已经不是臣要审他,而是他自己按捺不住,要把着实话说出来了。”
    原来如此,朱祁钰心中顿时通透了许多,对于金濂的手段,又高看了几分,这位老大人,绝不像平时看着一样碌碌无为,他对于人心的把握和,丝毫都不亚于朝中的其他任何一位大臣。
    四次劫囚,真真假假,既唤起了何浩对于生的渴望,同时,又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事实上,如果那个时候,金濂真的借着劫囚的势头,去审问何浩的话,反而会让何浩觉得,这是为了撬开他的嘴,而设的一场局。
    但是,金濂什么都不问,何浩憋了再多的话,也说不出来。
    从这个时候起,可以说,主客已然易位!
    随着时间渐渐推移,着急的就会变成何浩,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下来,既没有人审他,也没有人问他,那么他自己就会产生无数的联想。
    劫囚的人到底是哪来的?任礼到底是真的想救他,还是想杀他?会不会是其他勋贵要灭他的口?
    以及,金濂为什么迟迟不审问他?是在等他开口,还是在明哲保身,不想掺和这档子事儿?
    种种的疑惑压在心头,会让何浩产生巨大的压力。
    接着,金濂又将他带在身边,查访甘肃的军屯情况,朱祁钰相信,这其中有不少内幕,都是何浩清楚的,查到的不少人,也都是何浩认识的。
    那么,在这些人的面前,何浩又该如何自处?这些人,会不会觉得是何浩告发了他们?
    而何浩自己,看到自己犯过的事情,被一件件抽丝剥茧的查出来,那感觉,必然就像是有一把悬在头顶的刀,不断向自己靠近着,但是,却始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这种心理压力,带来的折磨感,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关西七卫。
    当初截杀关西七卫的使节,何浩是亲自参与了的,而且还凭着那次的“战功”得了赏赐。
    金濂不审不问,便将他交给关西七卫押回京师,这一路上,天知道何浩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就算阿速不知道任礼的事,但是,他至少知道,何浩是任礼的心腹,即便不谈截杀使团一事,单是当初任礼将关西七卫拒之门外的恩怨,也足够让阿速对何浩没什么好脸色了。
    更何况,何浩虽然是跟在金濂身边,可说到底,就是一个囚犯,一概机密之事,他根本不可能知道。
    所以,金濂到底有没有将截杀使团的事说出来,何浩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一路上,关西七卫只要稍稍有所异动,何浩只怕都要心惊胆战。
    也怪不得,城门之外,何浩连诏狱都不怕,就想着赶紧离阿速远远的。
    毕竟,就算是诏狱,面对那些残酷的刑具,也比这种时时刻刻脖子上架着屠刀,但是却始终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的感觉,要轻松的多。
    轻轻叹了口气,朱祁钰道。
    “这何浩也算是个好汉子,酷刑之下,尚能咬牙坚持,若非跟错了人,行差踏错,也当是我大明一员干将。”
    “你回去之后,将他好生看押起来,若他肯据实招供,朕可以不予株连,保他家人平安。”
    “陛下圣德!”
    卢忠跪倒在地,开口说道。
    不过,话虽是如此说,但是,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明显还是觉得,天子有些多此一举。
    事到如今,何浩的心理防线早就已经被攻破,虽然说,和他没啥关系吧,但是,被谁攻破不是攻啊!
    按卢指挥使的想法,带回诏狱审出口供,顶多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给他个痛快,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朱祁钰看到他这副样子,便知道他的想法,摇了摇头,道。
    “卢忠,你身在锦衣卫,职在杀伐,得见阴暗之处,对人性人心并不坚信,朕不怪你。”
    “但是,这世上不总是有黑暗,更有光亮,仁慈,坚毅,勇武,守正,这些东西,是需要敬畏且维护的,行于黑暗处,且不可让一颗热血之心冰冷下来。”
    “试想一下,若有一日,你忠心耿耿为朕办事,陷入囹圄之中,可朕却只看朝局得失,名声美誉,不顾你之性命,你可甘心?”
    这番话,朱祁钰说的平静,但是,落在卢忠的耳中,却莫名听出了一丝悲伤。
    尽管不知道这种怪异的感觉从何而来,但是,天子的意思,卢忠却听明白了。
    “陛下乃千古圣君,能为陛下效死,是臣之福分,陛下放心,臣日后定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卢忠心里还是涌起一股暖流,说完了话,便叩首三下,连额头都磕红了。
    “起来吧,朕还有事要交代你……”
    朱祁钰也渐渐回过神来,摆了摆手,道。
    “昌平侯府家的那个公子,是个不错的人才,但是,心思难定,朕授了他一个锦衣卫镇抚使,虽说是叫他跟在于谦身边,可毕竟算是你锦衣卫的人,日后他有什么事,你尽量帮着,不过,他的一举一动,也都得好好盯着,明白吗?”
    “遵旨!”
    …………
    翌日,早朝上。
    “臣都督佥事赤斤蒙古卫指挥使阿速,参见大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和遭受冷遇的瓦剌使团不同的是,关西七卫的到来,得到了朝廷上下无比的重视。
    此刻,在文武大臣的注视下,阿速早已经换下了来时的蒙古贵族服饰,换上了一身绯色狮子补服,大步来到殿中,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声音铿锵有力。
    和瓦剌是作为部落臣服于大明不同,关西七卫,虽然同样是蒙古部落,但是,却属于内附大明的卫所,严格意义来说,属于大明的军队序列。
    所以,每一任关西七卫的首领,都要经由朝廷的册封,而正式的叫法,也不是什么头领或者首领,而是卫指挥使,秩正三品。
    阿速作为关西七卫当中,赤斤蒙古卫的首领,自然也早就得到了朝廷的册封。
    但是不同的是,在关西七卫当中,赤斤蒙古卫是对朝廷最忠心的,因此,从阿速的爷爷塔力尼开始,朝廷就对这一支十分信重。
    当初阿速的父亲且旺失加,亦是对大明忠心耿耿,因而在卸任指挥使时,被破格加授都督同知,秩从一品。
    到了阿速这一代,更是刚一上任,就被授予了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虽是虚衔,但也足以奠定赤斤蒙古卫长久以来,在关西七卫当中的领导地位。
    “平身吧!”
    两辈子加起来,朱祁钰还是第一次见到阿速,第一眼望过去,只觉得是个粗犷的汉子,带着草原上特有的斧凿一样的刚硬。
    身上穿着宽大的绯红官袍,但是,也掩不住身上的风霜,这一点和朝中的诸多早已经养尊处优的勋贵武将倒是不同,一看就是经过战阵搏杀的勇士。
    上下打量了一番,朱祁钰眉头皱了皱,道。
    “关西七卫替朝廷镇守边陲,功莫大焉,阿速将军远途而来,可是受了怠慢?因何身上官袍如此破旧?”
    于是,众臣这才注意到,阿速身上穿着的官袍,虽然宽大,但是,却并不合体,而且,虽然不算破,而且洗得很干净,但是看起来却很旧。
    一旁,鸿胪寺的官员心中忍不住叫了声苦,他们明明昨日就已经将赶制好的官袍送了过去,可怎么到了今天,就变成了这副样子,而且,偏还被天子看出来了,这要是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不过,他们的这种担心,显然是多虑了。
    因为阿速紧接着便抱拳道。
    “陛下放心,臣此来京城,一路上各官员都十分热情周到,并无任何怠慢之处,至于官袍,也早有鸿胪寺的大人送到了驿站,只不过,臣身上的这身官袍,乃是先皇赐予臣的父亲的。”
    “臣父一生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够亲自进京面见大皇帝陛下,但是,奈何瓦剌作乱,虎视眈眈,关西七卫身在要塞,父亲不敢擅离职守,临终之时,托付于臣,若能进京,务必替他向大皇帝陛下献上敬意。”
    “故此,臣斗胆,身着臣父传于臣的这身官袍,前来面见陛下,算是完成臣父的心愿,擅作主张,还请陛下恕罪。”
    朝堂之上静了片刻,旋即便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
    朱祁钰坐在上首,含笑道。
    “你父亲有此忠心,你有此孝心,此忠孝两全也,何罪之有?”
    “朕不仅不罪,反而要奖赏你,说吧,你有何心愿,只要不过分,朕皆可满足。”
    这可就算是极重的奖赏了,要知道,君无戏言,天子说出这种话,不管到最后赏了什么,但是其代表的意义,可非同凡响。
    当然,在一阵艳羡的目光当中,有几个大臣目中露出一丝担忧的目光。
    这阿速虽然是朝廷册封的赤斤蒙古卫指挥使,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大明官员,这种场合,万一他要是提出什么不该提的要求,那恐怕就难办了……
    第777章 阿速的请求
    文华殿中,众臣的目光都汇集在了阿速的身上。
    但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得到了这么大的“恩典”,阿速却并没有欣喜若狂的样子。
    只见他踌躇片刻,忽然跪倒在地,道。
    “陛下,臣此次进京,闻听瓦剌部落孛都受也先之命来朝大明,关西七卫和瓦剌部落,久有战端,臣早闻孛都乃瓦剌勇士,机会难得,臣想请命,和那孛都比试一番。”
    话音落下,底下一片讶然之色,不少大臣都低低的议论起来。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天子这么重的承诺,阿速竟然提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
    不过,在一众大臣当中,却也有几个人,第一时间就把目光转向了天子,如果有知晓内情的人,就会发现,这几位老大人,正是太上皇召见瓦剌使团那天,被召见的大臣。
    尤其是于谦,神色十分复杂。
    他终于明白,天子那天说的“稍安勿躁”,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怪不得,天子既不阻止其木格留在宫中,也不将瓦剌使团遣返,任由孛都等人的奸计得逞,却原来,在这等着呢!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