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65章

      快四十了还能有这种颜值杀伤力,怀瑾默默的看了一会儿,忽然很爱他。
    再厉害,还不是得栽在她身上了!
    这个夜里,她的情绪如过山车一般,怀瑾看了一会儿丈夫的脸,然后摸索着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小声在他耳边说:“我真的好爱你。”
    张良迷糊的嗯了一声,柔淡的嗓音夹杂了一些沙哑,怀瑾都来不及这声性感的“嗯”心动,就被他一把揽进了怀里。
    贴着他的胸膛,感受到这均匀的起伏,怀瑾抿着唇睡了过去。
    第二日他们一家人启程回下邳,项伯带着英月和项羽,一直送到城门口。
    莺儿舍不得项羽,还掉了金豆子,直到项羽保证明年她生辰再过去看她,莺儿才依依不舍的擦了眼泪。
    他们刚走出会稽城外的山,后面韩成就带着他四个随从就追上来了。
    “怎么你也走这条路?”怀瑾见到韩成,就有些头痛。
    这人属牛皮糖的,有事求张良的时候,就拿着各种情谊故交来说事。如今韩成看着稳重不少,但她仍害怕他又整出些幺蛾子。
    韩成看着张良,道:“回城父的路也是这一条,子房若不介意,可同行一段。”
    看着曾经的旧主,张良神色淡淡,微笑道:“此路宽阔,王孙随意。”
    张良话语冷淡,韩成却不大介意,只是骑着马跟在张良身侧。
    怀瑾看了一眼后面的韩念,笑着点点头,然后放慢速度落在后面与韩念并肩骑行。
    不知道韩念跟着韩成的这些年日子过得如何?韩成再窝囊废,钱财方面一向大方,至少韩念身上这席长衫面料就不错。脸上仍是那副青铜面具,仿佛与脸皮融为一体。
    “这是、公子的……”韩念见到马车的窗户上,莺儿和不疑好奇的探出头来,与张良如出一辙的肤色,让韩念涌起喜悦。
    怀瑾点点头,对两个孩子道:“这是韩念叔叔。”
    孩子虽贪玩,礼貌却是知道的,于是一齐叫了韩念一声叔叔。
    韩念慌乱的低下头,破碎的嗓音响起:“我……我只是……公子的仆从。”
    想起张良已将自己给了韩成,他又补充道:“我是说、曾经是。”
    莺儿好奇的看着他,问怀瑾:“阿母,他脸上为什么带着铜疙瘩?”
    不疑黑白分明的瞳仁盯着韩念,也问:“他的声音怎么像……像……”想不出形容词,不疑急得抓耳挠腮。
    “回车里坐好!”怀瑾呵斥道,随即看向车里的阿燕:“给他们拿些点心吃。”
    车帘子阻隔了两个孩子遗憾的表情,怀瑾莞尔笑了起来。
    韩念看见前面飘逸挺拔的背影,又看到怀瑾满足的笑容,韩念心道,公子终于得偿所愿了,他也忍不住高兴起来。
    “子房,这些年你可曾回过城父?”怀瑾听见前边韩成在问张良。
    张良只是道:“并未回去。”
    “可是怕又遇见我?”韩成苦笑一声,道:“你心里想必是嫌我的,否则那年也不会决然与我分割。”
    想到张良当年几乎是什么都给了自己,恨不得立即甩手就走的模样,韩成心里颇不是滋味。
    当年总觉得张良处处制约自己,想将他这个王孙踩在脚下来显示自己的才能,现在想想,当年真是蠢笨。
    见张良神色淡然,不置一词。
    韩成叹了口气道:“从前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雄才大略,等你离开了,才知晓自己不过是一碌碌庸材。我父亲说得没错,我就是天资愚钝却不自知。”
    张良留下的那笔庞大钱财,这几年挥霍得所剩无几了,要不是有张豆豆在周旋,他恐怕也不会有现在这等派头。
    这句话倒像是真心感叹,怀瑾心道。
    果然就听到张良声音稍微柔和了一点:“公子不必妄自菲薄,你若无才能,便无今日局势的动乱,六国后人又何来机会?”
    这句话也不知是褒是贬,怀瑾体会了半天,才明白到张良那复杂的心情。
    “也算不上什么大才能,我本想着始皇一死,钦定的继承人若不在了,那这江山便乱了。始皇共有十多个儿子,说不定秦武王死后的季君之乱又会上演,那时便是我光复韩国的机会。”韩成说到这里深感遗憾:“谁知那赵高却趁机扶持了胡亥,以雷霆之速将其他公子杀尽,此人手段之狠辣,实在始料未及。”
    怀瑾扑哧笑了一声,张良和韩成都回头往过来,怀瑾摆摆手:“无事,我与韩念说笑。”
    以韩成的脑子,能想到这个办法,倒也真是不容易了。
    她正想着,张良忽然道:“不管是胡亥登基,抑或是发生季君之乱,都会有如今的局面,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他不知想到什么,叹息道:“只要扶苏死,社稷必乱。”
    提到扶苏的名字,怀瑾心里就有些添堵,不愿再听他们说话,她下马钻进了车里。
    作者有话要说:
    第365章 走阳武夫妻暂分离
    走出会稽郡的辖区,韩成必须要转道了,面前是淮水的某条支流,他们决定停下来休息一阵。
    韩成则拉着张良站在江边,翻滚的江水掩去他们的声音。
    怀瑾只能见到韩成的嘴一张一合,而张良则是沉静的听着。
    “那个伯伯在和阿父说什么?”莺儿坐在小木桩上,托着腮看着远处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