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2章

      好家伙,光耀帝在地上修了九座塔,他在地下修了十几个帝王规格的陵寝。
    【“咳,反正大家只要知道秦文帝是爱秦术帝的就行,不然秦术帝也抠不出儿子的钱搞研究。”
    皎月摆正脸色,继续正题,“最后秦术帝也没修陵寝,而是把遗体存放于诸子塔,并说服秦文帝给诸子塔改名为九陵塔。”
    “同时,因为中央塔纳天下学说,便更名为诸子塔,又因为光耀帝长眠其上,又名光耀塔。”
    “秦仁帝移居的儒法塔改名为英仁塔;而秦术帝长眠的塔则被称为万术塔。”
    “中秦前四位帝王,只有唯一一位抠门到真有钱的秦文帝葬在陵寝中。”
    两枚回溯石分别放出皇陵和九陵塔的对比画面。
    “秦文帝是个典型的守成之君,或许他没有光耀帝、秦仁帝、秦术帝那样光辉灿烂的建树,但中秦在他的手中,士农工商皆平稳发展,黔首安居乐业,人口持续增长。”
    “可以说,即便比不上前三位,但绝对能入大秦前十的明君之列。”
    “但有些事真的耐不住对比,平衡发展的帝王,落在世人眼中就是什么都不出众,世人说起他只剩下抠门一个印象。”
    皎月叹息,“这么一看,放塔上面和放地底下,好像一下子就区分出了帝王的优劣好坏!”
    “尤其是后来,秦文帝的儿子秦武大帝,继光耀大帝之后又一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帝王,最终放弃修建好的帝陵,选择长眠于九陵塔后,彻底坐实了只有好好的才能上九陵塔的观念。”
    皎月再次叹息,“嬴家人,想要到上面陪光耀老祖宗,还是到下面陪始皇老祖宗,就要看在位期间干的好不好。”】
    埋在下面的始皇老祖宗嬴政,“……”
    果然是一群逆子逆孙!!
    第60章 嬴家正统,打穿世界
    【“秦武帝之所以会选择九陵塔,其实是为了给兵家站台。秦武帝后面还有一位秦圣武帝,这对父女堪称整个大秦的战争机器,一生都在征伐。”
    “所有人都认为秦武帝之后的帝王会是一位偏治理的温和君王,但最终秦武帝却立了十岁就在外打仗的三皇女为太子,并以身镇守九陵塔,抬高天下武将和士卒的地位。”
    “在秦武帝和秦圣武帝时期,即便是贵族子弟也以参军为荣。而源源不断地财富也随着征伐涌入帝国。”
    皎月摊开手掌,仙力在掌心汇聚,幻化成世人熟悉的蓝色水球。
    她的指尖点在中秦一开始的领土上,点亮那块看似很大,其实在整个水球上只能算小巧的领土。
    “秦武帝二十六岁登基,三十岁开始他的征伐之路,一直持续到他五十四岁病逝。”
    随着皎月的叙述,水球以被点亮的领土为中心,向外扩张。
    有从路上行军的,有从水上行军的,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到达新的领土,并占领、治理,让其插上大秦的旗子,打上大秦的标签。
    同时,无数回溯石放出各种画面,有火炮无情轰开他国城墙的,也有秦国的臣子统御一方的。
    最终一切汇聚到蓝色水球上,就是中秦黑底红纹的旗子占据了大半个水球。
    “秦圣武帝二十七岁登基,并在两年后派遣军队继续进行先帝的征伐之路,并在六十岁的时候彻底打穿整个世界,完成大秦统一天下的目标。”
    蓝色水球上,一块又一块的领土被点亮,被插上大秦的旗子。
    回溯石的画面中,随着旗子的飘扬,出现了高鼻深目彩色头发的人和全身如黑炭的人,气候也从四季分明到集热、极寒、多雨、干旱等多种多样。】
    嬴舜华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好家伙,这些人是打穿了地球啊!
    不过想想那个时候的欧洲,都还没进入罗马帝国时期,战力肯定渣得不行。中秦用火炮轰,简直是热武器打石器时代土著,毫无悬念。
    同时,嬴舜华觉得仙幕中的光耀帝有一件事没干好!
    为什么大秦的旗子还是黑红底色,上面有个秦字的军旗。她什么都干了,怎么没把有五颗小星星的旗子弄出来。
    虽然大秦的棋子插球上也很好看,但没红色旗子显眼啊!
    整个大秦,比嬴舜华还震惊的大有人在。
    那震惊程度,简直比当初仙幕说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个球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看到回溯石中,还是皇女时期的秦圣武帝连行军海上都不忘放面军旗表示海已经被她占了。
    公子高心情复杂地感叹,“真不愧是十一妹的后人,和十一妹可真像啊!”
    每一个都不好惹。
    阴嫚公主第一个点头表示肯定,“感觉比阿父还厉害。”
    其他同观看仙幕的公子公主齐齐点头。
    嬴政突然不觉得嬴舜华这
    些子孙后代奇葩了,这不是有干正事的吗。
    “打穿整个世界的征伐父女,不愧是朕的后人,确实可称大帝。”始皇老祖宗表示,他很满意,连看嬴舜华的目光都柔和了几分。
    轻轻摸摸小闺女的脑袋,决定以后再生气也不拍她脑袋了,免得把人打傻了,生不出如此有才能的子孙后代。
    老父亲心情好,见女儿激动得小脸通红,明显也对打穿整个世界很意动,心情就更好了,也就不免多问两句,“舜华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