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0章

      听着听着,许烟杪又看了一眼那绢帛,总觉得哪里不对:“婆婆,我可以摸一下吗?”
    “可以啊!”
    许烟杪上手一摸,不太敢确定,又看了系统。
    眉头猛地皱起。
    【太过分了,居然卖假货给老婆婆!】
    【这帛用胶糊过的!所以才看着特别有光泽!】
    作者有话说:
    钱币混乱,参考:
    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京中名水锡)居三四,此等分大略。倭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我朝行用钱高色者,唯北京宝源局黄钱与广东高州炉青钱,(高州钱行盛漳泉路)其价一文敌南直江、浙等二文。黄钱又分二等,四火铜所铸曰金背钱,二火铜所铸曰火漆钱
    ——《天工开物》
    *
    其云南所解及宝源局先年所铸,纯用铜锡不搀以铅,每钱一文,秤重一钱二分,钱边又皆经由车旋,民间因其色黄美,其质坚重,其边圆整,谓之镟边
    ——《请停止宝源局铸钱疏》
    *
    一条棍:明嘉靖时官铸铜币之一种。嘉靖后期,因原铸镟边钱劳费,遂改车镟为打锉,且多杂铅锡,边缘粗糙,色杂质劣,民间遂称此名。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
    *
    【顺便,明朝民间连开元通宝(唐朝钱)都有,并且拿来用,你敢信?】
    *
    又户部言:旧未行钱,地方务要设法举行,臣以为土货之产殊则贸易之情异,云南专用海(贝巴),四川贵州用茴香花银及盐布,江西湖广用米谷银布,山西陕西间用皮毛,自来钱法不通,骤欲变之难矣。
    ——《明实录孝宗实录》
    *
    海蚆:原文是贝+巴,但是这个字打不出来。所以会用蚆来代替。
    *
    卖房契:
    立絕賣房契人係臨安衛右,右千戶所董千戶下舍丁董一言,同男董志良,为因家下急錢使用,別無得處,情願將自己原買到樓房一所,前後上下四間并天井平房一間,門扇俱全。東至鄭秀房,南至張儒房,西至街,北至郝發信房,四至分明,坐落北門內正街,其房因爲歪斛,倒塌不堪,住坐憑中,議作時價:紋銀弍拾肆两重。
    其銀恐有雜色,不及銀水,每两估時值海蚆玖拾卉。
    共該蚆弍千壹百陸拾卉整。
    立契絕賣與前、所鄉百戶所軍丁鍾大用鍾大節名下,永遠爲業,听從修理,住坐當日房銀两相交付。
    ——云南省博物馆:明嘉靖二十七年卖房契
    *
    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
    *
    第193章 这、这瓜是不是过于甜了?!
    本来骗人就很过分了。骗老人就更过分了。
    许烟杪没有告诉婆婆她被骗了,打算把人绳之以法后一口气说出来,这样婆婆在气到身体之前,就会知道骗子被下狱了,心情肯定很好!
    打定了主意,许烟杪翻了翻系统,翻到对应的八卦,确定了罪魁祸首:“咦?”
    婆婆担心地问:“怎么啦?是有什么难事吗?”
    许烟杪扯了个谎:“我刚才看到一只花猫在你们院子墙上坐着,现在跑了。但是它的眼睛我好像看到它们和我家狮猫的眼睛颜色一样——婆婆,我去看看!”
    说完之后,他就站起身佯装激动地跑开了。
    并且在心里震惊:【卖假货的……怎么是你啊,耀祖!】
    *
    许烟杪很快就再次见到耀祖……啊不对,是家宝。
    他根本没想到,见到对方不是在洛县,而是在登闻鼓前。
    是的,他又敲登闻鼓了。这次来的只有他一个人,不是他那一大家子。
    “咚咚咚——”
    皇宫里,老皇帝听到这登闻鼓声,目光一下子狐疑起来:“怎么最近这么多当地不受理的冤情?”
    难道是他之前杀致仕官员还不够有威慑力?还有人敢顶风作案,祸害百姓?
    太子:“爹,你扭到腰了,我去负责这事吧。”
    老皇帝大喜,恨不得天天扭到腰:“成!你监国!今天就开始监!”
    太子:“爹,我问过太医你什么时候好的。”
    所以别想把国家甩给我,你好了我就立刻离开龙椅!
    老皇帝:“滚!”
    “遵旨!”
    *
    堂一升,太子都震惊了:“怎么又是你?”
    家宝恭恭敬敬一跪,伸直的双手上捧着状纸:“陛下!”
    ——他根本不知道上面的是太子。
    便有人连忙纠正:“上首乃太子殿下。”
    家宝立刻改口:“殿下!”他板着身子一动不动,还是有些害怕的:“草民要状告洛水县侯,她包庇赝贾!”
    在武官行列中的谢洛水压根没想到这次轮到自己,眼睛慢吞吞地眨了一下,却是不怕的。
    以她找回土豆、红薯、玉米的功绩,只要她不脑子一热,跑去通敌叛国,其他罪名大体上她都能全身而退。
    而且……
    “我什么时候包庇赝贾了?”
    【诶?谢县侯什么时候包庇赝贾了?】
    两道声音一前一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