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6章

      何村长被他说得一愣一愣,未反应过来,他继续开口。
    “两百斤土豆播种一亩地能产出三千斤,大伯只要在收获后把两百斤土豆还回给我就行,这过分吗?祖母却不乐意。”
    “剩余收获的两千多斤粮食,算是我对祖父祖母的一番心意,这也是不孝吗?”
    村长惊呆了!摇头。
    “村长您是个明事理的人,您评评理,再且我家旱地有两亩多加上水田一亩,我还需要六百斤土豆播种,可我现在仅剩五百斤,我也愿意借出两百斤给祖母带回去。”
    “她自个不愿,非要白占我的土豆,到头来还编排人,您也听到了她话多难听,是怎么说我媳妇的,清哥儿才为我,为许家受苦,产下孩子,她不曾看一眼就算了,还诋毁我夫郎,我能不气?”
    何村长:“这……的确是她不对。”
    “她若真想要两百斤,也行,那等我十二月收获了新一轮土豆,我再送去给祖母和祖父。”
    何村长咋舌,被他口中庞大的产量给惊住,半响才出声,“两百斤土豆能产三千斤?!那你借出去的三百四十六斤,岂不是能产......产出四千多斤!”
    许灏瑞点头。
    何村长征然,瞬时热泪盈眶,拍着他的肩膀,“灏瑞啊,怪我一心只想推广土豆种植,竟没想过你为了乡亲们而牺牲这么大,你相当于给咱们白送几千斤粮食啊!”
    许颢瑞:……倒也不必如此夸张。
    他摸了把脸,坚定道:“你放心,你祖母坏你俩名声这事我会帮你解决,不仅如此我还要让咱们村的乡亲们都知道你的付出,记住你这个大恩。”
    许灏灏再次点头
    他怔怔地看着何村长阔步走出院子,似乎还抬手拭擦眼角。
    这歪打正着地能让村长出面解决就好。
    他长长松了口气,不亏他说了这么久,许颢瑞搓了搓脸。
    转头看到站在厨房门口的宝姑用帕子擦着眼角。
    “?”
    宝姑走近他,红着眼眶,鱼尾纹湿润,“灏瑞,你和清哥儿受委屈了,你祖母她……算了子不言母过,宝姑就知道你是好孩子,孩子放心,宝姑支持你。”
    许灏瑞张了张嘴复又闭上,算了。
    村长回去后,先是找许唐氏做一番思想工作,又传达许颢瑞坚定的立场,随后通知村里酉时四刻在晒场集会。
    村尾除了张大壮和许灏瑞一家没人去,其他两家是张婶和铁锤媳妇去参加。
    傍晚余晖下,晒场中间村长坐在凳子上朗声讲话,周围村民席地而坐,连凑热闹的调皮孩子也乖乖坐在其中。
    “乡亲们,这次开会是讲关于土豆种植的事情。”
    “这次咱们大部分人都拿到了土豆,但数量有限,大家手里数量不多,我寻思着大豆已收割,地空着,大家争取早日将土豆种下,赶在十二月份能收获,按时交粮税。”
    “好!”乡民们积极响应。
    村长扫视人群一眼,“除事外,我要有一事要讲。”
    “村长还有啥事啊?”
    “相信在座各位近日都略有耳闻,关于许颢瑞的声誉问题。”
    底下人群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
    “哎呀,原先还觉得小猎户人不错,哪曾想啊,从他祖母口中传出……”
    有人摇头应道:“可不,我家也借到了20斤土豆,咱全家人都还夸他人好咧,谁知道他对他祖母这么苛刻狠心,还说不让祖母上门,许唐氏倒是让人同情……”
    “咳咳,各位安静!先听我说,事情我已有了解,作为一村之长,要为村民们主持公道,不能随意诋毁他人,也要保持咱们新塘村的名声,现在公开处理这件事。”
    “是由许唐氏向许灏瑞要两百斤土豆播种,许灏瑞愿意借,可许唐氏想孙子直接拿两百斤土豆孝敬她引起。”
    村长刚说完,底下又有人打岔。
    “这不是应该的嘛,又不是外人,谈何借啊,要我说小猎户还是伪大方,不孝就是不孝。”
    有人起哄。
    何村长冲那人:“你闭嘴。”
    “各位先听我说,首先,二十斤土豆保守可以收获三百斤,两百斤土豆保守能收获三千斤,人许灏瑞自家有三亩三分地,需要六百多斤土豆种植,他无偿借出三百四十六斤土豆给在座各位,自己仅剩下不足五百斤,还愿意借出两百斤给许唐氏。”
    “你们想想,是你能做得到吗?人家说要播种的话,才是借,直接做粮食吃用不了多少,能直接给,但许唐氏要播种张口就要两百斤……”
    “哎呀,那许唐氏过分了呀,人家小猎户都不够种了呀,怎么还能逼人家要呢,再说人家还愿意借嘞,那为人多好呀,是我,我才不借咧,大不了等我十二月收获了在送上门孝敬老人家。”一村民说道。
    “是哩,我也如此想哩。”
    村长:“你们先别讨论,你们想想,他最终给了多少你们,你们一人二十斤最后收获三百斤,还回去二十斤,也还有两百八十斤,许唐氏那就更胜,她还回去两百斤还有两千八百斤。”
    周遭只听到吸气声,紧接着底下沸沸扬扬。
    “牛哇,人家这是直接送上几千斤的粮食来哇,怎么的许唐氏心这么黑呢,还抹黑孙儿和孙媳,人家只是要回两百斤的种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