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10节

      这种涉及到大量数学的组合过程,对他来说倒是要比一些理论概念更加好理解——毕竟其中很多参数和固态物理是互通的。
    “适配导数算符,即满足▽agbc=0,则▽aζb+▽bζa=0……”
    “最大对称的时空所以要有最大的killing矢量场,黎曼曲率张量的定义▽a▽bζc-▽b▽aζc=rabcdζd带入得……”
    “把这个张量等式化在坐标里……”
    “12345678abcdefg……”
    几分钟后。
    黄昆有些惊疑不定的抬起头,犹疑着对杨振宁问道:
    “老杨,你们准备从对偶的情况入手?”
    杨振宁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
    黄昆顿时默然。
    怎么说呢……
    杨振宁和李政道想到的这个模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确实挺有意思的:
    模型的两个支点来自不同的理论,关联的情景也不相同,甚至连时空维数也不一样。
    但是……
    在引入对偶的概念后,它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
    所谓对偶,指的是如果一个物理系统有两种不同但等价的描述方式,那么这两种描述方式是对偶的。
    比较知名的例子有经典二维ising模型的自对偶,二维xy模型的粒子涡旋对偶。
    还有一维相互作用费米子体系的玻色化,原则上也算是一类对偶。
    在杨振宁和李政道他们做出的这个对偶模型中。
    当一个理论是强耦合的时候,另一个理论就是弱耦合的。
    二者用一个很微妙的方式,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一些东西结合在了一起。
    根据黄昆刚刚做出的简单演算。
    杨振宁此前推导出的量子化环路积分在这个模型下是成立的,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粒子,无论是电子、质子还是中微子,它们都在模型下是失效的——至少数学上如此。
    比如说质子。
    如果根据这个对偶计算,一枚质子的质量最终会显示300多克,中微子的质量甚至是负的……
    不过这情况早就在黄昆的预料之中,毕竟杨振宁一开始就说过了,这是专门为引力子做的模型。
    接着黄昆放下手中的笔,对杨振宁问道:
    “老杨,这个框架已经做出来了……那么技术上的应用呢?”
    “你准备怎么使用这个框架,去捞引力子这条大鱼?”
    早先提及过。
    引力子理论上的能级接近普朗克尺度,这种尺度别说现在了,过一百年估摸着都有些够呛。
    黄昆虽然不至于没逼数到现在就想找到引力子,但也没那么宽广到可以等上个一百多年——那时候估摸着华夏足球队都能拿世界杯冠军了吧?
    他能接受的时间线在20-30年左右,再晚不能超过四十年。
    毕竟四十年后,他们这批人差不多都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辞世了。
    而想要确定具体时间,具体的项目应用就显得很关键了。
    项目的难易、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出结果的时间——至少是理论上的时间。
    随后看着目光灼灼的黄昆,杨振宁沉默了几秒钟:
    “老黄,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的那句话吗?”
    “——以ads为理论基础,整合出一个能够描述引力子的模型,然后再去寻找它在宇宙中的迹象。”
    “你仔细想一想,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
    “重点?”
    黄昆重复了一遍杨振宁的话,旋即呼吸一滞:
    “老杨,你是说宇宙中的迹象?”
    杨振宁轻轻点了点头,深沉的抬头看向了天空:
    “没错,宇宙,准确来说是……”
    “原初引力波。”
    ……
    第710章 立约!
    “原初引力波?”
    这一次。
    听到杨振宁抛出的这个概念,黄昆脸上倒没之前那般疑惑了。
    取而代之的。
    则是一抹若有所悟的思色。
    引力波。
    这三个字其实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也就是“引力”和“波”。
    那么引力为什么会有个波呢?
    答案显然并不是因为引力是个女性,而是因为时空有了结构——我们平时观察到的物质的运动,都是发生在时空之中的。
    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物质是演员,时空是这些演员表演的舞台。
    普通的波,例如水波、声波、电磁波,都是演员在运动,舞台不动。
    而引力波呢,则是舞台本身的运动。
    在小牛的牛顿力学中。
    时空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舞台,因为时间就是均匀的流逝,空间就是均匀的绵延。
    无论物质有多少、怎么运动,对这个舞台都没有影响,所以不可能有波动,也就是此前提及过的绝对时空观。
    但在老爱的相对论中,舞台的性质就很特别了。
    在广义相对论中,老爱对引力的描述方式变得比小牛的平方反比律复杂多了,成了绕一个很大的弯子:
    质量引起时空的弯曲,物体在弯曲的时空中运动,看起来就像是受到引力的作用一样。
    好比诸位面前有一张平坦的纸,它的曲率是零。
    在这张纸上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圆的周长等于2π乘以半径,如此等等,欧几里得几何(就是你初中学的平面几何)的定理都成立。
    如果把这张纸变形一下,比如说变成一个球面,曲率大于零,许多欧几里得几何的定理在这里就不成立了。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你甚至可以做出三个内角都是直角的球面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高达270度,圆的周长小于2π乘以半径等等……
    如果把这张纸变成马鞍形,曲率小于零,你同样也会发现许多违反欧几里得几何的现象,只是表现在相反的方向。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圆的周长大于2π乘以半径。
    当把弯曲的对象从一张纸……也就是一个二维的面推广到相对论的时空……也就是一个四维的几何结构,就明白“时空弯曲”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时空的每一点都可以有个或正或负或零的曲率。
    广义相对论给出了质量与附近的时空曲率之间的关系,质量越大,对周围的时空产生的弯曲就越大。
    当一个物体不受其他力、只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时,无论时空是弯曲的还是平坦的,它都只是按照距离最短的路线即“短程线”运动。
    如果时空是平坦的,短程线就是直线,这时没有引力,它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时空是弯折的,短程线就变成了曲线。
    这时在其他观察者看来,这个物体似乎就是在引力的作用下运动——例如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就是地球在太阳周围的弯曲时空中的短程线。
    如果还是没法理解……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太阳好比一个耳根,他往沙发上一坐,就产生一个大坑,那么其他人坐在沙发上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大坑陷进去。
    在广义相对论中。
    不同地方的时空可以具有不同的曲率,所以说时空有了结构。
    既然有了结构,自然就可以波动了。
    因此根据广义相对论。
    引力波应该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任何不是球对称的物体的加速运动都会产生引力波。
    这个概念在理论物理的知名度极广,所以黄昆这次倒是能跟上杨振宁的思路。
    随后他眼神微微一动,朝杨振宁问道:
    “老杨,不对吧,为什么探测到引力波,就能说是找到了引力子?”
    “虽然理论上来说引力波应该具备波粒二象性,但如果从相对论的角度用度规场来对它进行解释,似乎也可以说得通吧?”
    “换而言之……二者之间应该没有那种绝对的辅证关系,否则爱因斯坦也不可能支持引力波的存在了。”
    波粒二象性。
    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时候只被用于光子,但后来随着理论发展,已经被推广到了所有的基本粒子。
    所以从波的角度进行逆推,一个微观领域的波,同样也应该有对应的微粒。
    但是……
    引力波却有些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