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1章

      “你要是真心悔改,现在就去找博物院的人,把画要回来。”
    苏沫的眉头在一次紧紧地皱了起来。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送出去的东西,博物院连公告都放出来了,怎么可能把画要回来?
    “这件事,没跟你们商量一下,是我的不对。但……”
    “够了!”
    顾奶奶突然出声,将苏沫的话打断。
    她目光饱含威压,沉沉地落在杨若凝的身上:“你自己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苏沫把画捐给国家,是一个多么大的善举,怎么到你嘴里,竟变成错事?”
    “她顶的是顾家少夫人的名头做事,挣回来的荣誉也有顾家的一份。”
    “你若是这点都拎不清,怎配做顾家的一份子?”
    这话说得很重,杨若凝的脸“唰”的就白了。
    第328章 脾气都被养大了
    “苏沫!苏沫!”
    这时,门口突然传来刘舒雅惊急的声音。
    伴随着人声,刘舒雅和苏君玮相继走了进来。
    顾奶奶收起脸上严厉的神色,恢复平日里的温和。
    杨若凝喝了一口水,将刚才被顾奶奶呵斥的心虚压了下去,瞥了一眼进来的两人,眼中满是嘲弄。
    这三年,每次这苏家的人出现,都是来打秋风的。
    苏沫敛下眸子,心头划过一丝厌烦。
    刘舒雅哪里看得出她的情绪,直接小跑到她的面前:“你这孩子,怎么一声不吭就把画捐出去了呢?”
    她一脸的心痛,仿佛苏沫捐出去的都是她的钱。
    苏沫有些厌恶她的靠近,皱着眉头往顾奶奶身边靠过去。
    她都懒得看刘舒雅。
    “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刘舒雅一噎,神色讪讪道:“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
    “这种大事,你怎么着也该找家里人商量一下?”
    “你不知道,你爸爸如今手里正缺钱用。要是把画卖了,换来几个亿的现金,也能解了你爸爸的难题不是。”
    这话跟杨若凝说的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更加直白了些。
    顾奶奶瞥了杨若凝一眼,似乎再说:瞧瞧,你的脑子也就跟她一样。
    杨若凝面上微僵,咬着牙恨恨地瞪了刘舒雅一眼。
    苏沫懒得废话:“已经捐了。没了。你们可以走了。”
    苏君玮沉下脸:“苏沫,这就是你跟长辈说话的态度?你在顾家也是这么说话做事的?”
    杨若凝嗤笑了声,想开口附和,却被顾奶奶警告地看了一眼,默默闭嘴。
    顾奶奶道:“沫沫忙了三天,都没正经吃过一顿饭,人都瘦了。先让她喝口热汤。”
    “你们也坐。”
    “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口味清淡,你们别嫌弃。”
    苏君玮忙道:“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您就是太宠着她了。瞧瞧,她现在的脾气都被养大了。”
    他果真坐下。
    刘舒雅见此,有些不情愿地坐了下来。
    他们可不是来吃饭的。
    现在苏沫都把画送了,不想着怎么办,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吃饭?
    顾奶奶开口让他们留下,苏沫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当两人不存在,只默默地低着头吃饭。
    她是真的饿的。
    她现在可是两张嘴,一顿不吃饿得慌。
    谁知,才喝了两口汤,气不顺的刘舒雅就又忍不住了。
    “苏沫,你平时在家就是这么伺候长辈的?”
    “长辈还没动筷呢,你怎么就先吃起来了?”
    一桌子人齐刷刷看向刘舒雅,却没有人出声阻拦。
    刘舒雅便更加得意:“现在不是以前,需要你伺候长辈吃饭,可再如何,也该长辈先动筷子。”
    “这一点,苏黎就做得很好。你啊,该向她多学习学习。”
    若不是顾及顾奶奶在场,苏沫手里的汤就直接泼她脸上了。
    顾奶奶倒还是很平静,手在桌子底下轻轻拍了拍苏沫,才开口道:“自家人吃饭,不兴这些。你们也吃。”
    刘舒雅还想说什么,苏君玮“咳”了一声,她这次不情不愿地闭嘴。
    陈姨又走了进来:“老太太,外头来了一群人,说是要见少夫人。”
    第329章 没给钱,糟蹋了
    来人正是齐院长和张馆长他们。
    苏沫连忙起身:“齐院长,你们这是?”
    这乌泱泱十几号人,怎么都一起来了?
    齐院长“哈哈”一笑,先跟顾奶奶打了招呼,才道:“是我着急了。打扰到你们吃饭了。”
    顾奶奶道:“怎么会打扰?你们能来,我们顾家简直蓬荜生辉。”
    这话不假。
    文化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备受尊重的。
    众人寒暄一番,这才说道正题。
    齐院长严肃道:“我今天,是来给苏同志颁发荣誉勋章的。”
    苏沫眨眨眼,不知道他说的荣誉勋章是什么。
    不等她细想,面前,齐院长等人都换了神色,身姿也变得挺拔。
    有一个人捧着一个红色的托盘站到齐院长身边。
    齐院长朗声道:“苏沫女士。鉴于您对华国艺术家的特殊贡献,今日,我十分荣幸,代表华国艺术家协会,为您颁发荣誉院士勋章。感谢您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