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7章

      沈扶玉失笑地看了他一眼,京城危险已经平息,云锦书的法阵自然也消失了,那条龙影再度散在了云里。
    听见外面的动静,张青渐推门走了出来,他的眉眼中带着散不去的郁气,勉强笑道:“各位仙君,请吧。”
    沈扶玉看了他一眼,知道是蒋韶出了问题,便礼貌对他一点头,走了进去。
    殿内,草乌正站在龙榻旁,眼皮微垂着,似乎是在打量蒋韶的模样,太子安静地跪在一旁,见沈扶玉一行人过来,他连忙起身:“麻烦各位仙师了。”
    “无妨。”沈扶玉对他一点头,走到了草乌的旁边。
    之前他和其他人去处理京城的事情,专门让张青渐将行动不便的草乌带去查看雪烟的情况,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去看看蒋韶的情况。
    这是沈扶玉第一次见蒋韶。
    头发花白、目光呆滞,鼻息微弱,他睁着浑浊的双眼看着床顶,岁月将他的面容揉搓得异常紧巴,好似每一处都生了细纹。
    他似乎是察觉到了旁边来了人,费力地转动眼睛,似乎想看看是谁。
    蒋韶,揭竿起义推翻齐朝统治,厉朝的开国皇帝,一生勤政爱民,在位百余年间,竟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派安居乐业之景。
    他功德无量,身遭一层金光,却因强夺命数而淡薄了许多,淡得几乎要看不见。
    估计不出两三天,就要离世了。
    沈扶玉叹了口气,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想来不止张青渐想要他长命百岁,厉朝的百姓也想让他长命百岁。蒋韶已经一百四十多岁了,他不信下面的臣子没有发现什么。
    “世间本无长生药,”凤凰靠着一旁金碧辉煌的屋柱缓缓开口,“孤的凤凰骨只对修者有延年益寿的效果,却无法叫人长生——不然他们修者还成什么仙呢?”
    张青渐看向他,他嘴唇抖了抖,半晌,缓缓地鞠躬弯腰:“先前冒犯伤害妖主,实在是在下的不是。”
    凤凰烦不胜烦地摆了摆手:“比起生剜孤的凤凰骨,你们放火烧山更恶心一些。”
    张青渐面色惨白了一些,不知是不是想到被反噬的痛苦了,他垂下头:“是我等迷了心。只是我等那时并非恶意烧山,只是想通过那种方式,叫妖虎获得更强大的力量,使皇上的性命再长一些,如此,便能更好地守护厉朝。”
    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因为蒋韶是个好皇帝,有了前朝昏庸的皇帝的前科,他们舍不得蒋韶离开,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留下蒋韶的性命。
    一开始只是去寻可以固魂的相斥草,相斥草的效果过去后,就去剜凤凰的凤凰骨,再到为了强凤凰重生的凤凰骨不惜放火烧山……
    一步一步,愈演愈烈。
    荒唐至极。
    “修者不入世,”沈扶玉看向张青渐,“只逢危乱出。”
    他强行帮蒋韶夺取性命,已是修士的大忌,再加上当初揭竿起义时应该也触犯了不少天机,张青渐转世恐怕也不会好过。
    张青渐惨淡一笑,并未过多解释什么。
    沈扶玉即便是封了剑,也是从百世难得其一的天才变成了万里挑一的天才,非寻常人可及也。张青渐能同他一争天下第一的名头,自然是有些能力与天赋在身上的。若非沈扶玉珠玉在前,恐怕也会落个绝世天才的称呼。
    因而张青渐也收过不少各个门派的橄榄枝,他尽数一一拒绝,义无反顾地做了厉朝的国师。
    争议颇多却从一而终。
    有人说他执迷不悟,也有人赞叹他意志坚定,个中缘由,想来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不觉得自己和寻常的修者有何区别,他只是走了另一条扶危济困的道路。
    “国师……”蒋韶虚弱沙哑的声音传来,张青渐给沈扶玉一拱手,忙围了过去。
    蒋韶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费劲地看着张青渐,道:“遗、遗诏,在书房第三层书架上。”
    “皇上!”张青渐的声音颤抖了几分。
    蒋韶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跪在一旁的太子,缓缓道:“你……一定要励精图治,休要辜负朕的期待,还有百姓……”
    太子身体微微发着颤,坚定地磕了一个头,他道:“儿臣遵旨。”
    蒋韶露出一个笑容,慢慢阖上眼睛,胸膛倒还有些起伏。片刻后,他又睁开了眼睛,这会儿他好像精神好些了,看过屋里的所有人,最终落在了沈扶玉的身上,他道:“沈仙君,久仰大名。”
    沈扶玉对他一拱手:“皇上。”
    蒋韶一笑:“山火一事,真是麻烦沈仙君了。朕本无意伤害百姓与生灵……”
    沈扶玉予之一笑,并未替那些险些丧命火中的生灵原谅他。
    蒋韶同他并不熟悉,他最终还是看向了张青渐,无奈地笑了一下:“你也老了啊。”
    当年他负伤滚入山下,本以为要命丧那深山老林中,不料被张青渐所救。他意识到对方是修仙者,便下定了决心要请他出山,张青渐原本不同意,是他在对方屋外跪了好些天、将人世间的惨状说了千遍万遍,张青渐才同意的。
    有张青渐做参谋,起义变得异常顺利,在后来恢复、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张青渐更是起了不少作用。
    这样会折损张青渐的修为,也会影响蒋韶的功德,兴许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看见百姓安居乐业,他俩都不约而同地将错就错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