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5页

      纪云凡竟然脸红了,“我想见也见不到,做梦也梦不到,自己试一下怎么了!”
    “没怎么,你愿不愿意把房租给我,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帮你。”傅折桂觉的自己就是恶魔,在拿潘多拉的盒子诱惑别人。
    纪云凡果然上钩,“你知道更多的女鬼?”
    “我不但知道女鬼,还知道狐狸精,琵琶精,总之你想知道什么,我就知道什么。”傅折桂自信道。不就是鬼故事吗,一本《聊斋志异》足以打发纪云凡了。
    “你先给我讲一个。”纪云凡热切道。
    傅折桂看着房间中的美人图,立刻有了主意,讲画皮的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听完了,咱们是不是说说租房的事情。”说了这么半天,傅折桂口干舌燥的。
    纪云凡还沉浸在刚才的故事中,傅折桂又叫了他两声,他这才回过神来欣喜的道:“租,这房子就租给你,你想租多久都可以。不过,你得给我讲故事。一天一个,不,一天两个,三个鬼故事。”
    《一千零一夜》啊,傅折桂扯了扯嘴角,“一星期一个,不能再多了。”
    “那还是一天一个。”
    “五天一个。”
    “三天一个。”
    “成交。”
    “我先进去换一身衣服,你让牙行的人写好契约,我一会儿就出来。”纪云凡说完,进了书房后面的卧室。
    傅折桂心愿达成,满脸笑容的从书房里走出来,将纪云凡的话告诉了周方。
    “真的成了?”周方也是一脸惊喜。
    傅折桂点点头。
    周方赶紧拿出一份契约。这种契约,都是牙行写好的,就跟现代的合同差不多,只要写上甲方、乙方等必要内容,两方再签字画押,他将契约拿回去盖章就算生效,十分的方便。
    “租金就按你之前说的,每个月八两?”周方问那个老者。
    老者刚要点头,纪云凡从里面走出来道:“每个月五两即可。”此时他换上了一身男装,竟然十分温润,只是肌肤有点太白了,白的几乎透明。
    老者有些不愿意,但也没说什么。
    周方朝傅折桂赞道:“京城寸土寸金,每个月五两,能租到这么好的房子,这次你们可真走运了。”
    傅折桂自然也很高兴,每个月五两,算上押金跟佣金,也不过十一两,对傅家来说还可以接受,他们还有钱买一些日用品什么的好好安顿下来。
    周方写好了契约,双方按了手印,他问:“我这就把契约拿回去盖章,你们是跟我回去拿,还是等我有时间我送来给你们。”
    傅折桂急着将这件事敲定下来,也正好想看看京城的风土人情,就跟周方一起往牙行走。
    刚到牙行门口,一个男人突然从走了过来,他拿出一个棍子在傅折桂身前一点,一根柳枝便像变戏法一样出现在地上。
    “无妄求财终有望,世高应下雨重财。若逢三七十数内,自然方隧君心怀。”地道的京口,他念着有韵有律的,念完,他一抱拳,朝傅折桂道,“这位老板,皮五给您道好,升官发财啊!”
    傅折桂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周方似乎也不愿意招惹这个男人,就对傅折桂道,“你随便赏他点钱吧,省的麻烦。”
    傅折桂明白了,原来这个皮五就是一个无赖啊。京城果然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皮五嬉皮笑脸的伸着手,也不理会周方怎么说他。
    傅折桂有心不给,但谁都知道,这种泼皮无赖最难缠,她从荷包里掏出一两银子递给皮五。
    皮五掂了掂分量,似乎不太满意。
    周方道:“行了皮五,你今天可看走眼了,这位姑娘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姑娘,她才从京城外面来,刚租的房子,哪有什么钱。”
    皮五收起脸上的笑意,伸手将地上的柳枝拔起来又站到了一边的石狮子后面,估计还要等下一个来牙行办事的人。
    也是,来牙行的很多都是商人,他们没权但有钱,正事皮五这种地头蛇的最爱。若是遇上几个京外来的单人客商,他们说不定就能发一笔。
    周方赶紧领着傅折桂进牙行盖章。
    傅折桂对周方十分感激,除了佣金,又多给了他半两银子这才拿着契约从牙行里退了出来。
    门口,皮五正在纠缠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客商,客商仗着带着几个仆从,根本不理会他,结果,从胡同里立刻窜出几十号人将客商跟他的仆从团团围住了。
    傅折桂看着那客商苦着脸往外掏银子,心里也不知道是同情还是庆幸,赶紧离开了牙行,回了家。
    纪云凡这个是两进的院子,他住在第一进,租给傅折桂的是第二进,两个院子之间有雕花的月亮门相连,第二进后面有后门,出门就是街道,也十分方便。
    傅折桂回家的时候,傅家已经基本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准备弄点饭吃。纪家只有一个厨房,这厨房大家要轮换着使用。
    何老,也就是纪云凡的管家,看傅家什么都没有,就把纪家的一些东西借给傅家,傅家吃上了到京城以后的第一顿饭。
    吃过饭,大家又聊了一会儿,各自回屋睡觉,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傅折桂拿出《新科考宝典》的书稿准备出门找个书局刊印。临出门的时候,她想起昨天皮五的事情,又多长了一个心眼,把书稿放下,只拿了书稿的第一卷 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