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火炮发展
由于瑞记洋行为德川家提供了两万支新式的伊斯莱亚后膛步枪,得到加强后的幕府军在对倒幕派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泥洪国的政局仍然由德川家牢牢把持着。在另一时空,泥洪国应当开始的“明治维新”还看不到任何的苗头。
做完这一切,吴维还觉得不太放心,临走之前又交待诺瓦克将军,让他找机会把朝鲜的济州岛和琉球王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在海洋方面,奥地利方面就先为清国提供了一道海上保护屏障,这大清国,我们西方列强们欺负一下还可以,绝不能允许还被那个岛国的矮人所欺负。至于他们内部,如果少数统治贵族肯放弃权利,这个国家可以顺利地向现代国家进行过渡,如果不肯交出权力,那么它肯定会被推翻——其内部的官僚集团会勾结革命派来一起终结这些少数贵族集团的统治。
这难免还会发生一些动荡……
这他就管不着了,吴维很安心地踏上了返回欧洲的航程。
……
由于受到麦国内战平息和麦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欧洲新兴的钢铁工业很快就遭受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市场销售不畅,钢铁价格在持续下滑。作为原来钢铁使用第一大户的铁路建设已经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在奥地利和德意志联邦区域内,铁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了6.5万公里,铁路交通网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和完善的状态。
这需要为钢铁厂寻找到新的销售途径。
除了机械制造业之外,吴维把目光投向了新兴的航运业和造船业。
在亚得里亚海,加上阜姆的造船厂,奥地利已经拥有了六家大型造船企业,吴维只能是拉上德意志的亲戚们,去北德的波罗的海和北海沿海城市投资新的造船厂。
与德意志各邦的亲戚们合伙在不莱梅、基尔和汉堡各投资收购了一家造船厂,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外,他又在吕贝克看中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错的小型造船厂。
目前在北德意志的造船厂中,只有但泽的硕效造船厂和斯德丁的伏尔铿造船厂有建造大型铁甲舰的能力,而这两家造船厂都位于普鲁士境内。奥地利海军原来有在基尔设立海军造船厂的计划,但在吴维从远东回来后,这些计划完全被打乱了。在吴维的主导下,甚至连的里雅斯特的皇家造船厂和波拉的海军造船厂都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帝国海军方面只保留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基尔的海军造船厂自然也是无法幸免。
由于基尔海军造船厂还没有建成,所以在这次的私有化过程中,海军方面只保留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且吴维还宣布,海军方面在下达订单时,不会给这些船厂任何的优惠,它们需要与那些私营船厂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进行竞争。
吴维的做法有以权谋私的嫌疑,因为在技术和造船能力上,他名下的伊斯莱亚造船厂是公认的最强造船企业之一,在世界造船界和航运界名声甚至超过了大英帝国老牌的维克斯造船厂。
可是维克多大公却根本不顾舆论的指责,依旧是我行我素。
帝国海军是我家的,所以,在这片地盘上,就是我说了算!
这让他的政敌们恨不得让帝国海军现在就打一场败仗才好,这样就能把这位强横的维克多大公拉下马来。
这部分人主要是来自于北德地区和马扎尔贵族集团。
维克多大公一直在强烈主张对匈牙利国内的分裂势力采取强硬的手段,在他的鼓动下,巴赫政府时代有许多参与匈牙利独立运动的贵族被没收的土地和家产,这让马扎尔贵族集团中的分裂势力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至于民众——即使是分离活动最厉害的匈牙利,普通的马扎尔人还是很敬爱他们的皇帝的,特别是在取得了奥意法战争和奥普战争的两场“伟大胜利”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在普通民众中的威望也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马扎尔贵族们反对吴维的主要原因是他最近又在鼓动让克罗地亚地区从匈牙利独立出去,恢复过去的克罗地亚王国。此举大受克罗地亚人的赞扬,却遭受到统治着克罗地亚的马扎尔官僚们的一致抵制。
至于波希米亚,吴维从来都不承认已经严重德意志化的波希米亚人和摩拉维亚人是单独的斯拉夫民族,奥地利帝国在波希米亚开办的学校里也确实一直都在使用德语。借助于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新建的钢铁和机械工厂,这位奥地利大公继续大量从德意志地区招募移民进入这些新建的工厂。
作为这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吴维当然很早就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化学工厂和化学实验室。现在,设在伊斯特里亚的化学工厂实验室正在专注于研究苦味酸和一种比苦味酸更安全的黄色炸.药——这种物质就是由威尔布兰德先生在1963年就发明出来的,却一直没被人注意到的硝基甲苯。
作为另一历史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炮弹弹头内的主要填充药,苦味酸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在与金属接触时产生的苦味酸盐,在遇到撞击里很容易发生爆.炸,而且硝基苯酚的生产成本也比甲苯要高得多。
三硝基甲苯的安全性要高得多,实际上在没有起爆药的情况下,它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即使是在被子弹击中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爆破。那些在“神剧”里看到的东西大多是骗人的,三硝基甲笨就是在扔进火炉子里也只会熔化燃烧,而不会发生燃爆。
随着平炉炼钢技术和阿尔卑斯碱性炼钢转炉的出现,炼钢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钢材内部含磷量和含硫量大为降低,这使得强度更高的钢制火炮已经开始完全取代原来的铸铁火炮和青铜火炮,后膛火炮慢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伊斯莱亚式楔门速射炮的出现,法国的施奈德火炮、埃森的克虏伯火炮和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火炮都开始研制和生产出了自己的后膛火炮。阿姆斯特朗公司对于后膛火炮的研制似乎比伊斯莱亚公司更早,不过阿姆斯特朗后膛火炮看似使用螺栓坚固,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楔式炮闩,只不过是用设在炮尾的螺栓来坚固炮膛后部的楔铁罢了。
在没有铜壳炮弹的情况下,楔式炮闩后膛火炮存在着严重的尾气泄漏问题,这一直在妨碍着大口径火炮在军舰上的装备和使用。为此,在装备试用了五年阿姆斯特朗后膛火炮后,后家海军又撤装了后膛火炮,又把军舰上的主炮换成了旧式的前膛炮。
这无疑是世界海军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