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节

      农人日子苦是真话, 那些说城里也有穷苦人的是没有去乡下地方讨生活。乡村里面的农夫农妇带着家小不停地做,辛苦整整一年, 那流下的汗能装满一大缸。就是这样, 一年到头最好不过混个饱饭。
    更多的时候连饱饭都混不上——所谓半年瓜菜半年粮,说的是乡村人家瓜菜重要,当得上半年的粮食。但是如果粮食够吃那又何必要拿瓜菜顶半年的粮食, 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农人之苦。
    张家三兄妹在他们所在的白河甸子算是小有名气的,不是什么别的有名, 就是为人剽悍,处事混不吝。不过这也是有本而来的, 想当年他们兄妹三个没爹没娘, 偏偏手里还有一点儿钱, 又有亲爹留下来的几亩田地。
    宗族里的人有一批好点儿, 只不过嫌弃几个毛孩子要上自家吃饭。但这也罢了, 因为按照宗族的安排, 谁家哪一年管三个孩子的饭食,哪一年就能耕种他们的土地, 收成也归自身。仔细算一算的话,算是个不赚不亏的买卖。
    但有些人是良心坏了的, 打量着田地又不想管孩子。或者干脆想要霸占田地,甚至把孩子给卖了的。
    这样的险恶环境,三个孩子居然顺顺当当长大,这些年相互扶持着也过上了村里中等人家的日子——若不是性子剽悍,处事厉害哪能到这个地步, 说不得早就被人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如今三兄妹也是娶亲的娶亲嫁人的嫁人,只不过联系比一般的兄妹紧密。不管有什么事儿都相互拉帮结伙,在整个白河甸子倒是没人敢欺负他们。
    性格上面混不吝这一点是一种习惯,一开始到扬州的时候他们还收敛一点,这算是新到地方总得露怯一两日。之后就现出原形来了,到赵家呼呼喝喝,大的事不敢做,小的便宜各种来的。
    踩着饭点拖家带口过来吃饭只是一样,到了赵家之后不问主人家就能到处乱跑——赵莺莺的房间被几个小子翻过一遍,她心里气不过干脆买了一把大锁,把自己的房间锁的严严实实。
    至于说正房里赵吉和王氏的房间,那房间本就有锁头,只不过以前都不怎么上锁的。后来看到张家人的作风,王氏赶紧上锁。要知道她的屋子可不比赵莺莺的屋子,里头可是有家里所有的积蓄和值钱的东西。
    赵莺莺这样做,赵蓉蓉几个也有样学样,就连赵蒙这个粗枝大叶的男孩子也找赵莺莺借钱买了一把大锁——他是过的粗糙,平常赵莺莺赵蓉蓉都不乐意别人坐她们的床,他却不在意这种事。但这不代表他能容忍不熟的人乱翻他屋子罢!
    后来张家人再来就翻不成屋子了,张大姑还生气道:“哎呦呦,这是做什么呢?大白天的,一家人都在家,却把房门都锁起来了。知道的当人谨慎,不知道的还当是防贼来的。”
    赵莺莺当时正在廊子底下择菜,抬头忽然接了一句:“本来就是为了防贼。”
    张大姑被这一句话噎住了,半晌才道:“这孩子说什么呢?太不懂事了,还说家教好呢!这是把亲戚当贼拉?”
    旁边有别的张家人帮腔:“就是,婶婶也该管管妹子,这么小就这么厉害,长大了怎么得了?要是放在我们乡下地方,弄不好传扬出去就是没人要了!”
    赵莺莺冷笑一声,站起身慢吞吞道:“可不敢担几位这个话!我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我家给房门上锁本就是为了防贼,满天下的人给房门上锁,哪一个又不是为了防贼的?张家大姑这么着急上赶着心虚,说不得是把自己当贼了吧?”
    说完赵莺莺也不等他们再说什么,身子一转就进了厨房。厨房里面赵蓉蓉就道:“你和他们说什么?他们要是讲道理就不会有现在的事情,他们就是不讲道理!你说什么都没用。”
    赵莺莺手脚轻快地做事,笑着抬头:“谁说没用?堵他们这一下,我看个乐子,心里痛快!”
    赵莺莺上辈子在的地方要求她谨言慎行,不能够行差踏错一步。平常一句话要在肚子里过三遍,然后临到说出口在舌头上还得再打三遍滚儿。而且有些时候错不是你的也不能申辩,总之整个皇宫里她们这些小宫女身份最卑贱,遇到谁都得让着忍着。
    这辈子赵莺莺不用再去那等地方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受那份强忍着的罪!眼前是自家有理,她可不会客气!
    等到赵莺莺稍微出气,从厨房里出来。就听到几个张家和她一辈却比她年纪大得多的半大小子道:“哼!还当是有钱人家呢,什么东西都没有!当我们稀罕呐,我呸!那光溜溜的屋子有谁会打主意。”
    这就是这一段时间搅的赵家家无宁日的张家人,赵莺莺无话可说,只得招呼了一句:“您大少爷的不稀罕,烦请抬抬贵脚,再别登这个门。真要这样了,我谢谢您!”
    说到这个张家人就不做声了,在赵家这边好说也能占到一些便宜,他们自然是不想走的。
    张家人想的很清楚,反正赵家人又不可能把他们抓去见官——话说这点儿小事也不能见官吧?周围的邻舍也不好插手,因为都大约知道了张家人和方婆子的关系。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躲都躲不开,谁会上赶着?
    赵莺莺上回还和赵蓉蓉道:“还是脸皮厚的活的自在,要是别人这样,不要说有人会说闲话了,就是自己那关也过不了,没几个人能这样不要脸皮!放在他们身上,竟是全当作听不见的了。”
    赵蓉蓉也咋舌:“从前我只见过二伯母能有这种做派,如今见识了,他们家竟是人人都一样——我就想着要是二伯母遇着张大姑,那可了不得。”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张家人又不是眼瞎,当然看得出来哪边是有便宜可占,那边是挤不出来水的干帕子。
    赵莺莺藏好鲥鱼,看着麻利走出去的王氏,忍不住叹了口气——真不知道是不是自家流年不好,前头好不容易摆脱了赵家小院的风波,才过上安稳日子没几天,这就冒出来一个张家人。
    赵莺莺知道这些人是她的奶奶的儿孙,所以算起来和她也是真的血脉相亲。但是对不住,她就是没什么爱护之情。人的感情都是相处来的,这些人她真是没见过,而且这些人也没什么可爱的地方。所以就算是长长久久相处,出来的感情应该也是厌恶而不是什么见鬼的相亲。
    赵莺莺并没有在厨房里多呆,随着王氏的脚步,她也走了出去。这时候正是家里上菜盛饭的时候方婆子和赵吉坐主位,其他的人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也就是随便坐坐。
    不过除了赵莺莺和王氏在厨房没有坐下之外,就只有赵蓉蓉因为要帮一家人盛饭还站着了。可是现在的赵蓉蓉盛完饭根本没有地方坐,一齐涌进来的张家人占据了家里吃饭的八仙桌任何一个边边角角。
    其中一个有十五六的半大小子就笑嘻嘻抢过赵蓉蓉手里的饭勺道:“就不劳烦妹子了,我们自己来自己来。”
    焖的一大锅饭,赵家人还没吃呢就被抢的干干净净。桌上的菜也是一样,汤汤水水的也有人拿米饭溜盘子吃。吃着的时候就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嬉皮笑脸道:“婶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可是听说你家今天做了好菜,怎么不端上来?难不成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泥腿子,不肯拿来待客,要自己偷偷吃?”
    之前那个抢赵蓉蓉饭勺的呼啦呼啦地吃饭,这时候打了一个嗝:“婶,您可不能那样做,那样做在咱们老家是要让人戳脊梁骨的——按照规矩习俗,宁肯自家饿死,也不能来客了没得像样的菜!”
    张大姑筷子不停,笑着道:“你们婶不是那样的人,这不才从厨房出来,是菜还没上齐呢!是吧,弟妹?”
    “还有菜就赶紧端上来,家里人饭都快吃完了!手脚怎得恁慢?”张牛倒是很有长兄的派头,只可惜他又不是赵吉正经的长兄,做这个样子只会让王氏和赵吉怒火中烧。
    赵吉皱眉正准备说话,王氏却拦住了他。赵吉到底是个男人,方婆子又是他亲娘,实在说起来这些张家人也确实和他有些亲戚关系。这样说来,赵吉其实不怎么好说话。
    王氏以前面对孙氏的时候算是历练出来了,撸起袖子打算自己上。
    不管三七二十一,王氏站在了方婆子和赵吉中间,把桌子朝着下首一掀——下首坐的都是张家人,她早就看好了的。哐当桌子翻的生意,乒乓碗盘砸碎的声音,一下响起,震到了所有人。
    王氏冷笑一声:“我以往也听说过上门打秋风的是什么样子,要说大家过日子不容易,遇到难处了帮帮忙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何曾见过你们这种人?吉哥前些日子早出晚归问人,就是为了帮你们个个都找到差事,这就算是帮大忙啦!”
    说到这里王氏狠狠扫了一眼在座的张家人,见他们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大声道:“你们去满城打听打听去,若不是有关系,外地人在扬州城里多难找到事儿!不知感恩也就罢了,一群黑心烂肺的东西,这些日子做痴撒泼净想着占我家的便宜。打量我是死人不成?”
    王氏平常不说这种话的,赵莺莺听的耳熟,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是孙氏爱说的。
    “我告诉你们,别以为我婆婆对你们心软,我就拿你们没辙。不能拉去见官不要紧,到时候我先和雇你们的雇主说话,就说你们是一群外地来的无赖。我原当是亲戚,却没想到是一帮坏人,请人立刻辞了你们!”
    王氏单手叉腰,威胁道:“我们家在扬州是没有势力的小门小户,但是总比你们这些外地来的有跟脚。想要撵走你们,那倒是还做得到。”
    “你们现在给我滚出去,再也不许踏进我家门一步。要是做得到这个,什么事儿也没有。要是你们再敢来一次,能让你们在扬州立刻找不见活儿。”
    一席话让张家人都镇住了,但是他们心里还心存侥幸。张大姑立刻开口嘲讽道:“看看这说话的口气,知道的是弟妹,不知道的还当是哪里来的公主娘娘呢!你管天管地管得到自家院墙里头三分地就不错了。外头的事儿哪能由你说了算!”
    赵吉这时候站出来了:“我家确实管不着什么事,也用不着管什么事。只不过照实说话而已——要是诸位在我家如何行事流传出去了,你说别人会不会愿意用诸位。”
    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排外,扬州当然也不例外。其中原因之一是外乡人在本地没有跟脚,到时候是好是坏说不准,真遇上不好的也追究不到人家家里,本地人就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雇佣张家人的本就是给赵家面子,这时候要是张家人的底细暴露出来了,那些给赵吉面子的人且不说。就算是不在乎赵吉的人听到了恐怕也要皱眉——这都是什么玩意儿!
    张家人是厉害,是剽悍,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何况王氏说话的时候他们还能轻视她是一个女人说话不算数,而赵吉就不同了,他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分量不可同日而语。
    气弱了几分,但是张大姑犹自不甘,眼珠一转看到了方婆子。立刻扑到方婆子怀里哭号起来:“娘,娘,您看呐,这就是您生养的好儿子!欺负他哥他姐来的。您这还是在呢,您要是不在,我们不得给他作践到泥地里去!”
    方婆子也是左右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这些日子张家人确实很过分,但是想到那些年没管没顾上过他们,方婆子就狠不下心了。正准备帮忙和赵吉说几句,让两边软和一些。
    赵莺莺看准了这个时机:“奶咱们屋里去吧,我有个针线上的事儿问您。”
    谁都知道赵莺莺这是说假话,方婆子也知道。于是对赵莺莺摇摇头:“莺姐儿你回房去吧,这事儿奶有空了教你,现在是大人的事儿,你们小孩子不该听。”
    “哦——”赵莺莺拉长了声音点头:“我知道了,奶。不过奶,我真想问您,您和我来吧。”
    八岁孩子拽不动个大人,幸亏赵蒙见机快,几乎和赵莺莺一起把方婆子架进了她的屋子。
    方婆子这一回是真的生气了,赵莺莺是她最喜欢的孙女儿,她轻易不会对赵莺莺说重话。这一次却疾言厉色起来:“莺姐儿!你的规矩去哪里了?刚才是你该做的事情吗?”
    赵莺莺却抓住方婆子的手:“奶,规矩这种东西就是装模作样,装给人看的,要是没人看,谁做那规矩!同样的道理,要是有人一点都不在乎规矩,而且本身就是最不守规矩的,您说我要不要讲规矩?”
    方婆子依旧气呼呼的,不过倒是不说话了。
    赵莺莺微笑:“张家大伯张家大姑是讲规矩的吗?您凭良心说和他们讲规矩有用吗?”
    方婆子也不懂了,明明自己这孙女才八岁,但通身的气势和一个大人没什么两样。她明明是做人祖母的,这时候却一句话也说不爽利。只能含糊解释道:“你张家大伯和大姑不容易,要是不练出这些来,当初恐怕过不下去日子。”
    赵莺莺却摇头了:“奶,不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难道因为你难就可以不顾别个了吗?当初爹和娘也难过,难道就因为他们难可以坑蒙拐骗?”
    见方婆子还有话说,赵莺莺只得道:“奶,我们家姓赵,外头来的人姓张!您说您到底站哪一边——就算您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也该做到两不相帮吧?您站到张家那边,我爹该多伤心呐!”
    赵莺莺总算知道问题在哪里了,和自己这个耳根子软的奶奶根本不能说道理,而只能谈感情。
    果然,一说到赵吉伤心,方婆子就犹豫了。赵莺莺赶紧道:“您想想吧,以前您就偏帮着二伯,那时候我爹没说什么,那是孝敬您。这时候您又偏帮别人,说老实话吧,爹和张家人可没有二伯那样的兄弟情份。您说说看,他会不会更伤心?”
    见方婆子点头,至少能做到两不相帮,赵莺莺松了口气,接下来就看外面爹娘了。
    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担忧的,王氏和赵吉是拿住了张家人的命门,说到底他们是求着赵家的。赵家容忍的时候就算了,赵家一旦不伺候了,他们也没有什么筹码讲价钱。
    张大姑见方婆子被赵莺莺赵蒙请进屋去了之后再没出来,跺跺脚,心知是不能指望了。于是立刻擦擦脸,冷哼了一声:“三弟和三弟妹倒是厉害,今天就能这样不顾亲戚不讲人情,显然是个狠心绝情的。人都说只有心狠手辣才能往上走,显见得三弟和三弟妹天生是这块料!”
    也就能说说这种狠话了,而听听这种话并不会少掉一块肉。王氏和赵吉面沉如水,只是打开了大门,示意张家人可以走了。
    之后的一些日子张家人还是来过赵家,不过这一次王氏和赵吉是铁了心了,每当张家人快到自家了,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已经临近,反正把大门一关——有一次张家人都走到大门口了,赵蒙都面不改色把门关上利落上锁。
    “我就这么干了,他们能吃了我?”赵蒙倒是满不在乎。相比起家里的姐妹,他这个男孩子自然更加大胆。
    反正王氏和赵吉事后没有说他,他之后就更加放得开了。
    张家人倒是没敢真的拍门叫嚷之类的,大概是王氏和赵吉的‘威胁’真的管用了。总之他们肯定不想试一试赵吉和王氏会不会来真的,万一真是来真的,到时候哭都没有用!
    时间慢慢进展,等过了一段时间,赵莺莺好像有些日子没听到张家人的事了。偶尔做针线的时候和赵蓉蓉提一句,赵蓉蓉小声道:“他们已经回去啦!”
    赵莺莺不大去听一些外头人的闲聊,所以很多消息都会滞后。原来现在农事渐渐到了最忙的时候了,而张家人也在扬州挣到了一些钱,至少回去以后可以今年宽松一些。这样的情况下,放在首位的当然还是田地庄稼的事,于是就回去了。
    “奶还念叨来着。”赵蓉蓉穿针很利落,轻轻巧巧把一根丝线穿过针孔,这才抬起头来:“说他们走的时候也不说一声,我看奶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了。”
    张家这些人表面上还是很亲近方婆子的,但是赵蓉蓉这个涉世不深的小姑娘都看得出来他们的真心假意。他们才不是因为真的想孝顺方婆子这个亲娘才那样做派的,他们只不过是想在赵家给自己找个靠山!
    虽然方婆子在赵家说话并没有那些当家婆婆厉害,但是对于张家人来说,聊胜于无。
    这一次他们招呼都不打,甚至没让人和方婆子说一声就走了。只要是个人就应该看得懂,他们从来对方婆子没有半分真心。
    赵莺莺活动了一下手指,打结子这种事久了手指头也会酸的。回忆着这些日子自家祖母的样子,叹了一口气:“其实奶的脑子是清楚的,她肯定也知道张家人是利用她。只不过她心里想着,可能还有一点儿真心是想要孝顺她。”
    只不过最后的举动明明白白地告诉方婆子,没有,一点都没有。就好像是一双旧鞋子一样,用到再也不能用的时候,就头也不回地丢掉。
    第63章
    从春天到夏天, 再到秋天,全都是扬州吃鱼吃各种水产的好季节。特别是春夏这一段讲究特别多, ‘八鳗九蟹十鳑, 十一十二吃鲫鱼’就是总结出来的俗语之一。
    不过鳗鱼也好,螃蟹也好,鲫鱼也好, 这些东西赵莺莺都是吃过的,甚至是经常吃。只有一样‘鳑’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 她去问王氏,王氏只笑着和她道:“你小时候吃过的, 你不记得了?”
    赵莺莺哪里还记得这个, 她不说话王氏就当她真不记得了。反正她年纪小, 不记得这个王氏也不觉得奇怪。想想现在正是吃鳑的季节, 干脆道:“明日菜市场上看, 要是有新鲜的糠糠屁, 我多买一些来,正好做出来给你们当零嘴。”
    所谓糠糠屁就是鳑, 大概是因为这种鱼最容易被米糠饵料网捉,所以才有了这个别称。反正鳑这名字没什么人叫, 大家都是叫糠糠屁,赵莺莺已经听赵蒙说过了。
    第二天的时候赵莺莺就见到糠糠屁了,王氏真买了一大堆来!
    “我看遇到这么新鲜的不容易,反正也不贵,就让那卖鱼的一起约给我了, 这样还便宜一些。”王氏得意道。
    虽然说糠糠屁很有名气,好像是大家家常都吃的一种小鱼。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糠糠屁有几个毛病,使得吃它的人其实并不多。
    第一是小,糠糠屁一般只有一两寸大小。小鱼本就不如大鱼吃香,吃鱼的人看不上,卖鱼的人也不喜欢,打上一网糠糠屁,赚头还不如一条大鱼来的大呢!
    第二是糠糠屁容易烂,糠糠屁的肚子很大,里面全是肚肠,肚肠里头则装满排泄物。一旦把肚肠掏空,本来就小的糠糠屁分量就更小了。而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糠糠屁稍微不新鲜就会烂掉肚子。而这种烂肚子的糠糠屁无论怎么烹调总是有一种奇怪的味道,为人所不喜。
    因为这两个原因,糠糠屁的价格很贱。但即使是这样,愿意买来食用的人家依旧很少。
    那么为什么这样糠糠屁还能有那么大的名声呢?而不是和水道里的其他小鱼小虾一样默默无闻,几样杂鱼做个乱煮。这就是因为糠糠屁的另一个独到之处了——如果糠糠屁没有烂肚子,而且被仔细收拾干净的话,则能被烹调成风味独特的美味。
    这种糠糠屁平常没有卖鱼的特意去网罗,只不过是一网撒下去什么鱼都上来了,不可避免地就带上了糠糠屁。而就算是这样,一般也不专门卖它,而是用来做搭头。就像菜市场里买菜蔬,一两根小葱总是用来送买主,这是一个道理。
    王氏说难得,说到就是今天竟然有人专门卖这个,而且格外新鲜。
    “莺姐儿,这是你最先说要吃的,过来帮我收拾!”
    赵莺莺不会收拾鱼,无论大鱼小鱼都不会。围着这堆糠糠屁颇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王氏当然知道赵莺莺不会收拾,便给她做示范:“你先看我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