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19节

      画眉还是摇头。
    百灵只得道,“横竖我提醒你了,你以后别后悔就行。”
    画眉这会子觉得自己不会后悔,她又不求大富大贵,能跟着宁芳,有份安稳饭吃,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等到数十年后,当她的儿女也渐渐长大,要婚嫁成家,那时候再和此时的小姐妹们对比起来,她才感觉到压力和后悔。
    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吃的?
    百灵劝不动画眉,只得罢了。却没想到她们小姐妹这一番谈话,被石青无意中听到,不由得对百灵刮目相看。
    论年纪,百灵是王妃身边几个丫头中最小的一个,王妃自己还没长成大姑娘呢,百灵就更显得小了。论相貌,她在几个丫鬟中间,也只是堪称清秀而已。
    平日里除了听说她账算得好,实在没什么特别的,跟着王爷,见过不少世面的石青还真没怎么把这丫头放在眼里。
    可今日听她这番话,再看这小姑娘,石青才发现,原来百灵一双眼睛生得极好,灵动活泼,很是讨人喜欢。
    关键是她有脑子,还知道上进。
    会在变化中发现机会,并积极争取,这样的眼力劲儿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事实上,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和画眉一样,在争取到一点成绩地位之后,就会贪图安逸,不愿意再去冒险了。
    可石青能做到王爷身边的第一小厮,自然知道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用他家王爷惯常的话来说,就是居安思危,不进则退。
    但可惜的是,这世上少有人愿意跟他家王爷似的,愿意不断冒险,不断进取的。所以此时难得见到百灵有这份心性,石青就暗搓搓的留了心。
    咳咳,只是姑娘太小,不好下手啊。
    但一起共事,多观察观察,还是没问题哒!
    宁芳可不知道她家小丫头已经被人惦记上了,还很大方的允许一脸正气的石青,带着百灵去下一个庄子打前站了。
    等她出发的那天,扶她上车的杜常都抱怨,“这回出来应该多带几个人,瞧王妃身边,竟是不够人使唤了。”
    宁芳调侃,“这不就显出公公能干了么?”
    杜常也笑了,“王妃就是这样好性子。既然您都不计较,那奴才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您若不嫌弃奴才粗笨,我就跟在外头伺候吧。”
    石青去打前站,但王妃的车架旁边必须留人。大冷的天,骑着马在外头,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不过看他有心出力,宁芳也不打击他的积极性,道一声辛苦,自坐进了温暖舒适的车里。
    才坐定,便见丁保甲带着村民来了。
    王妃要走,岂能不送?来的时候都没迎接,走的时候再不能失了礼数了。
    所以丁保甲说得很清楚,除非是家里躺着动不了的病人老人,或是月子里的婆娘娃娃,否则白虎庄上上下下一千多家,能动的全都必须出来!
    而本地村民们都来了,那些受了宁芳恩惠的灾民们能不来?
    听到消息,大伙儿也在以鲁老汉为首的带领下,全都来送行了。他们不象本地村民,还可以准备一些过冬的腊鱼腊肉,算是给宁芳送行。
    鲁老汉便代表灾民送了一块尺方的羊毛毡毯,“我们来的时日短,也没做出怎样好物件。只织出这么一小块毡毯,不嫌粗糙,就给王妃垫个脚吧。”
    宁芳挺高兴的收下了,还勉励他们,“我车里还真就缺一块脚垫,瞧这块织的,可比外面买的厚实,定是好用的。”
    这下鲁老汉也觉脸上有了光,“那是哩!咱们庄稼人,别的没有,就是做事下力气。别看外头东西卖得好看,那都是花架子,可没咱这下了苦功夫的。”
    怎么可能?一分钱一分货,可不是乱卖的。
    只宁芳笑着,却也不点破他们,道谢上车。
    村民灾民们齐齐行礼相送,杜常看着也挺骄傲,得意的上了马,刚想喊一嗓子“出发!”却又一溜烟从马上滚下来,到宁芳车边惊慌道,“王妃,好象有点情况。”
    第499章赔罪
    嗯?
    宁芳才挑开车帘,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嘶喊,“王妃娘娘,我们知道错了,请您大发慈悲,饶了我们吧!我们,我们家把孩子送给您赔罪了!”
    什么孩子?
    宁芳探头一瞧,只觉如坠冰窟,整张小脸都白了。
    寒天雪地里,南老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抱着一个小小婴孩,跪在她的车架前。
    而那个孩子,已经痛得晕厥过去了,只是仍有鲜血不断的透过身下衣裳浸出来,又从南老娘的手上滴下去。
    在这冰雪世界里,无比刺眼。
    “王妃娘娘,我们知道做错了事,也不知道怎么求您原谅,只好把我家的孙子送给您了!”
    “您放心,孩子已经净好身了。可以一辈子伺候您这样的贵人,替您做牛做马,替我们赎罪!”
    “只求求您了,求您别收走我们家的地!别赶我们走,这天寒地冻的,您这要是赶走我们,就是逼我们一家老小去死啊。王妃娘娘,您开恩吧!”
    朔风呼号里,把南老娘凄厉的声音,传得特别远,又特别清晰。
    前来送行的一众百姓都听见了,也都看到了她手上那个染血的婴孩。许多人都已经不忍的低下头去,心生同情。
    净身,
    在场有些年轻人不懂,但老人大半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