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9章 大战将临,军粮先行

      “大同的战事,原本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这样拖下去,动员的兵马太多,粮草运输是个大问题,这一代原本的运输能力要扩充,发动地方短期民夫代工,李登高你要迅速安排银子和粮食,招募民夫上阵,在前线和大同腹地修建粮仓,运输粮食,最起码要以四十万石计,”安排妥当了各投降将官和文臣的去处,李璟就开始着手应对北边的威胁,毕竟这是最后的决战了,以后估摸着,除非关外的鞑子和东边的孔有德,不然也没人给自家打了。
    “秦王,四十万粮草倒不是问题,原本在黄河边上的7个十万石粮仓顺利运入山西,加上原本的粮草,百万石都能调拨出来,只是走太原府到大同镇,运输时辰久远,而且塞外苦寒多荒漠,虽然如今才七月底,但是白日运输,仍旧得沿河走,不然补水是个大问题,只是这样一来,这可选的道路就少了,征发的民夫数量?”
    李登高不是推脱,而是涉及四十万石粮草的运输量是个大工程,以一人出雁门关到大同府这个距离,一来一回要走足足十日,十日耗粮又是二十斤,这些可得给民夫补足吧?两个人拉独轮车,一次最多不过八袋四石,有驴子骡马的又是额外支出。
    以次为例,一次运输四十万石粮食,需十几万民夫(有牲畜的只一人。)十日之功,当然,这只是个纸面字数,毕竟太原府和大同镇也不可能同时征发这么多民夫运粮,按照太原府知府衙门登记在册的适龄男子,和大同府,应州府的登记所得,三府一起在极限数字范围内能征发的人员不会超过三十万人。
    再多,地方就会生乱,因为1640岁的男人全部上阵的话,农活就没人可以去干了,因为现在不同于以往,以往夏收之后,一年的地利活就干的差不多了,顶多是种点别的贴补贴补,可是现在从闽南找回来的番薯和番麦(即玉米)开始陆续在五月底,六月初种植。
    大同府当时由于身处前线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是应州府却开始种植了番薯和玉米,现在大同府由于错过了玉米的种植时间,只能补种番薯,即便这样,按照官府的宣传,地方百姓也是欢兴鼓舞,毕竟这多收的粮食,就等同于在冬季的救命粮草啊,这怎么能不小心照料呢。
    所以李登高才不敢耽误这些农活,可是这样一来,可以征发的人数又少了很多,根据三个府统计上报的数字,顶多能有五万人上阵,按照各地的划分,太原府居多可以出动二万五千人,应州府一万五千人,大同府一万人,这是因为现在征发用于战争的民夫也同样超过了三万,不能再多了,再多地方农活就要被耽误了。
    “民夫不一定得是男子,你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由于长期的地方战乱,很多州县已经出现了家中又老又弱,唯独没有成年男子的恶果,这些顶梁柱就变成了家中的妇孺,他们虽然力气小些,但是终归要求条活路的,你们不能忘记这些人,如果家中还有人照料,有明年的盼头的,那就征发这些人一起上来,只要地方做好了组织,就不怕出乱子。”
    李璟想了一下,这些民夫和妇孺,虽然暂时被征发上来,但是由秦军解决了他们这些日子的吃食,就为他们的家庭节省了大量的过冬粮食,事后还发一笔银钱,这样又能迅速盘活地方的经济,他们手里的钱多了,购买商品的能力就大了,自己手里的一些涉及民生的产品同样也就卖得动了。
    “那即便算上这个数字,三地同时交替运输,以各地粮仓到雁门需一两日不等的运输时间,咱们倒是可以合理的运用,两万五千人加上牲畜一次可运输八万石军粮,所以在太原府内地最多半个月就能运输完毕,到时候在安排其中代州地界的民夫往北直接运输到大同去,又节省了应州和大同民夫的压力,我估摸着,大约一个月征发六万青壮妇孺便可完成。”
    李登高带着几个后勤司的文书快速的计算着,由于推广了新式记账法和简化的数字字母,这样以往在运输中出入粮草的数字时间被大大的节省了,而且管理起来也非常容易,简直是一目了然,当然也就很快得出了结论。
    “很好,一个月的时间,消耗军粮不过四五万石就能将四十万石的粮食送到前线,得亏咱们修了官道,不然的话,这时间起码要多一个月,而且还能养活这么多缺粮的百姓,解决了地方的隐患,一来一回,到了冬天他们自家的粮食又有收获,值得!”李璟默默的算了一笔账,这样干绝对值!
    这就等同于秦王府拿着其他地方交上来的税赋,养活了辖区所有百姓的性命,而且还盘活了地方经济,当然,这也就是暂时的,如果一直这样,秦王府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救济了地方,也不剩下粮食,那还支撑什么大军作战,说白了,李璟用对付地主和明廷官僚,王府,查抄了他们的家产,缴获了粮食,用得罪朝廷的代价在一直支撑。
    只要过了今年的冬天,到了来年,整个山陕之地就会大量的提供军粮,以一年两季小麦或者加一季番薯玉米的种植,届时粮食的大问题就被彻底的解决了,腾出手来的秦军随时可以征战天下,再也无须担心其他的问题了。
    “根据咱们的计算,十日之内从河曲,岢岚等地征发的民夫就能回去,咱们以务工一日两斤粮草,回家路途每日一斤粮草计,需十三日之多,这部分人再以每日50文铜钱计,每人需钱粮不等,倒还能凑合。”李登高随即又算了一笔账,这就是所谓的以钱粮雇佣民夫制的坏处了。
    国家账面上可用的钱粮一下子就消耗了,但是这些人都忘记了,一旦地方稳定,黎民安居乐业,就会创造的更多的税赋和国家人口,随着这部分的补足,国家的实力也会迅速上升,只不过这种事,明廷是做不了的,因为地方实力上升了,他们不仅得不到一分银子的好处,反而还要警惕地方豪强壮大。
    因为那些黎民丰收,地主和地方官员那是要疯狂进行剥削的,所以明廷才不会蠢到给民夫发钱呢,他们恨不得所有的百姓都是苦哈哈的,饿不死但也绝不能吃饱,不然的话日子可能更苦。
    但是换在李璟这里就不同了,整个地方的地主,已经全部被剿杀一空了,没了乡绅从中渔利,黎民拿到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地方的知县的权利也被大大的分摊了,他们从原本一直需要亲力亲为变成了监督执行和把控大方向,只要知县和不和六房同流合污,那么地方就不会出现欺压百姓的举动,
    何况在李璟旨在统一天下这个稳定的上升期,地方还驻着刚刚建立的屯田军和守备军呢,这些人可是本地人,加上长期不懈的宣传,这些人都明白,地方官员要胡乱生事,找他们要银子,那就是他们的敌人,所以发现地方官府强行征收不属于秦王发布的税收,那么他们就会迅速的上奏和制止。
    是的,制止,这是李璟给予屯田军和守备军最大的职责,如果地方官府没有得到秦王府的命令就私自收税,向黎民摊牌而拿不出正式的文书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屯田军集体抵制,但凡文官和武将集团交上了手,文官还是对手吗?不可能的!
    “好了,这些事,你们拿个最后的结论出来,上报归纳入帐,只是天策卫和地方屯田部队会一直盯着,督察部也同样要派人下去盯着,谁敢乱伸手并且朝民夫索要这部分钱粮,甚至克扣的,一律按军法处置,谁伸手就砍了谁。”
    这就是如今军管的好处,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却十分有效,李璟也只能暂时倚靠这个方法去管理地方,不然的话,闹腾起来的文官是腐蚀的非常快的,甚至可能没等自己统一天下,他们内部就开始谋划着怎么给自己谋福利了,这可不是吹的,而是历史上不断发生的事情,谁都无法避免,因为这是人治,而非冷血的机器在治理。
    李璟也只能在自己未曾统一天下之前,暂时用军管还避免这一切,甚至在统一天下制定文官管理国家之后,他也要不断的向外围扩充谋取利益,这样才能避免整个国家快速沉沦,有周而复始的成为另一个封建王朝,起码在自己有生之年,这个国家必须不断的建立大海军,和侵略性的陆军,并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去传承下去。
    或许它会在某一天失败,王朝被推翻,但是李璟想要这个世界,最不济是整个东方都被汉人占据,打内战都比外敌入侵遭受屈辱来的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