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上清之云_分节阅读_181

      “不可能……谁敢……如此胡说八道!”瑶平长公主的眼神左右游移着,额上冒了一层明显的薄汗,显然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张驰冷笑着继续加码:“你以为侯爷死了,府上的那些下人就会像忠于侯爷一样效忠于你,可你却不知道想想,侯爷平日里都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当日你为了栽赃给我,毫不犹豫地下令射死了护卫队长钟岩,府中上下可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既然忠于你的人只能得来这样一个下场,也就难怪他们如今会选择明哲保身。我手头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口供,再多的抵赖也是枉然,奉劝长公主殿下还是不要再执迷不悟,好生认罪,不要让皇上为难。”
    瑶平长公主恨恨地看着他道:“我知道你因为被栽赃之事恨我们入骨,得到这个机会就恨不得将我们母子二人推入万劫不复之境地,但事情真的不是秋儿做的。知子莫若母,秋儿当时那种状态,根本就是烂醉如泥,莫说是易江流那样一个强壮的成年男子,就是一只鸡都杀不了。他只是在宿醉之后醒来,发现自己手上拿着带血的剑,而易江流已经死在一旁,便以为是自己酒后杀人,一时惊慌失措不知所云,我知道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他必然是百口莫辩,才会铤而走险,临时想出了嫁祸于人的办法。”
    张驰皱眉沉吟片刻之后道:“那个护卫队长钟岩,还有府上那些帮着你隐瞒的人,他们知道世子不是侯爷亲生的吗?”
    瑶平长公主没想到张驰竟然连这件隐秘的往事也知道了,心中一时五味杂陈,颓然道:“不知道。”
    张驰差不多已经明白了前因后果,难怪那些人明知道凶手是易秋华,却还要帮着长公主栽赃隐瞒,只怕其中不少人都以为世子是侯爷留在世间的唯一血脉,如果因为酒后误杀了侯爷而被处死,不仅侯爷绝了后,他们也会失去依仗,盲目的忠诚加上一部分的私心再加上长公主的逼迫,包括护卫队长钟岩在内的人就都加入了陷害张驰的行列。
    略加思索之后,张驰便对瑶平长公主道:“听你这样说来,此事倒是确实存在着一些疑点。你若当时不想着栽赃嫁祸他人,而是立刻报官详查,兴许还能在现场找到一些真凶遗留下来的线索,可你们这样一番栽赃嫁祸、杀人灭口的动作下来,却更加印证了易秋华就是凶手的事实,到现在你再想说易秋华当时烂醉如泥,却已经是空口无凭,无法查证了。”
    瑶平长公主急道:“府上不是还有其他人看见了吗?秋儿当时醉得如何,你问问他们便知!”
    见张驰只是沉吟不语,她的态度软化了下来:“之前栽赃之事,是我们母子对不起你,可你难道就不想查明真相,为侯爷伸冤报仇吗?”
    对于像她这样目高于顶的皇亲国戚而言,能对一介草民说出这个程度的道歉就已经是极大的诚意了,张驰把一腔嘲讽和不屑都藏在心底,脸上只是波澜不惊地道:“侯爷待我恩重如山,若幕后另有凶手,我当然是要追查到底的,当日府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长公主殿下且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写下来,以便后续查证。”
    瑶平长公主隐隐觉得有些不妥:“怎么,我说的话不算,还要签字画押不成?”
    张驰给她铺好了纸张,将笔递了过去:“这份证词主要是为了交给皇上过目,必要时提交三司会审,所以长公主殿下切记,所写之词必须是实打实的真话,一点错漏都不能有,毕竟已经有过栽赃嫁祸的行为在先,若到了这种时候还继续扯谎,只怕接下来再说什么都没有人会信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瑶平长公主已经没有了侥幸的心理,只好接过了笔,将那一日发生的事情都巨细无遗地交代了一遍,签字画押以后还反复叮嘱张驰一定要追查幕后的凶手,还她的秋儿一个清白。
    ***
    离开了永宁侯府以后,龙九对张驰可算是佩服到了五体投地,这个案子虽然不是他在跟进,光凭着经验想一想也知道其中的各种难办之处从追杀张驰的事发生了以后,人人都怀疑瑶平长公主母子跟侯爷之死是脱不了干系的,但是既不清楚事情的始末,也找不到可靠的证据,又不能对皇帝的亲姑姑上大刑逼供,根本无从下嘴,而张驰得了皇帝的诏令之后,居然靠着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迅速地把事情查了个一清二楚。
    他先是问出了易秋华经常出入的地方,乔装打扮在易秋华常去的青楼酒馆里头挑起话题,这件大案本来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重点,于是轻易地就被他套出了一些线索。
    当然,青楼饭馆里听来的传言未必就是真的,而且那些人只敢在茶余饭后嚼点舌根,就算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也没人敢出来作证指认一个皇亲国戚,不过这可难不倒张驰,他自己根据听来的线索胡编乱造了几张假口供随便按了个手印,拿假的口供在永宁侯府的下人们那里一通忽悠,让他们以为事情已成定局,再不争取立功赎罪的机会就要完蛋了,于是永宁侯府的下人们把那一日看到的、听到的全都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
    只有这些旁观者提供的佐证当然还不足以结案,易秋华本人又确实已经发疯,问什么都问不出来,说什么也都作不得数了,而长公主被软禁多日,心中已然慌乱,先前那种嚣张态度不过是恐慌之下的垂死挣扎罢了,被张驰拿假口供和下人们那里骗来的消息再一通连哄带骗,就稀里糊涂地亲笔写下了决定性的证词。
    一桩别人无从下口的悬案,就让他这么办成了。
    张驰在京城还没有住所,现在暂时住在龙九那边,回头一关门,龙九就佩服地道:“张兄弟真是好手段,只要把这份证词交上去,易秋华就算是再也翻不得身了。”
    张驰却只是皱眉不语,龙九给他倒了茶水:“案子都破了,你怎么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第123章迷雾中的真相(四)
    “这证词还不能就这样交上去。”张驰道,“来京城之前,我的确认为易秋华就是杀害永宁侯的凶手,这样才能解释瑶平长公主为何要包庇杀害夫婿的真凶,而且在朝廷刚刚收回了对我的通缉时,他就狗急跳墙带人来追杀我,也是想着只要除掉了我这个背黑锅的苦主,皇上就算对此事有所怀疑,为了顾及到皇室的颜面,也会选择将错就错,不至于非要爆出一个皇室宗亲忤逆弑父的丑闻来,顶多暗中训斥惩戒他一番就完了。”
    龙九点头道:“是这样没错了,皇上也肯定想到了这一层,缺的只是这份口供而已,难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吗?”
    张驰道:“你也看到了,不论是瑶平长公主证词中所说,还是侯府的下人们口供中所提到的,易秋华当时都是处在一个醉醺醺的状态下,我觉得侯爷未必就是他杀的。”
    “我倒不这样想,瑶平长公主连栽赃嫁祸、杀人灭口这样的事情都做出来了,临到头来再给易秋华找点借口脱罪也是正常,而且你看看这些口供。”龙九低头翻捡了一下,找出了几张来自侯爷府下人的口供摊在桌上,他用指尖点着那几张纸道,“两名当值护卫、一名花匠和一名丫鬟的口供完美地互相佐证了,易秋华当日醉醺醺地闯门硬是要进去见侯爷,侯爷便叫他们放行,随后从屋内隐约传来了呵斥之声。”
    “之后就没有人听到发生什么了。”张驰头痛地扶额苦思,为了议事的私密性,侯爷的书房隔音比较好,安排的护卫岗哨也离房门有十余步之远,除非有人在里面大声呼喊或者怒喝,否则在外面的人是听不到什么的。
    “如果一个人突然被割断喉咙,确实无法叫喊出声,侯爷的死因正是被人一剑割喉,失血而亡。而且事隔数月,现场的痕迹早已被长公主等人破坏殆尽,我们没法知道凶案具体是如何发生的,只知道当时房中只有侯爷和易秋华二人,若不是易秋华干的,难道侯爷还能自杀不成?”龙九道,“不论是易秋华自己,还是瑶平长公主,总是要把事情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说,现在看来,至少当时易秋华醉酒是确凿无疑了,否则也不会干下这样不理智的事情,至于究竟醉到何等地步,我看还是不能听信长公主的一面之词。”
    “我们就假设长公主是在说谎,易秋华当时并没有醉到行动困难的地步。”张驰道,“但即使这样想,也依然有一个很大的疑点侯爷毕竟是习过武的,虽然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不专研此道,但也比寻常人要强壮许多,易秋华一个从未习武的纨绔子弟,如何能够将他一剑毙命呢?只怕刚有动作,侯爷就已经出手抵抗并且呼喊守卫了。”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世子醉醺醺的,他没有防备,不料世子会突然去拔他的剑,他未及抵抗就被恰好砍中颈部。”龙九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牵强,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就算是武林高手也会有一时麻痹大意死于贩夫走卒之手的情况,何况侯爷只是练过些强身健体的套路功夫,从不曾真正与人动手厮杀。的确,世子要一剑就砍杀侯爷的难度较大,但我想不出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毕竟那房中只有他们二人。”
    “……也许并不止他们二人呢?”
    “此话怎讲?”
    张驰回忆道:“我还记得那日我去找侯爷时,密道是开着的。而瑶平长公主并不知道开启密道的方法,以至于在我躲入密道之后,她只能命人强行破拆,才让我有了逃脱的机会。”
    这话让龙九也陷入了思索:“你是怀疑在你去之前,有人开启了密道,从密道潜入进去杀害了侯爷,并且栽赃给醉酒的易秋华?”
    张驰摇摇头:“不是潜入,那密道内的机关只能用来关门,不能开门,唯有藏在侯爷书桌下的机关能将密道门打开,所以在我之前进入密道的人,必然是跟侯爷有约在先,侯爷也问话确认过了对方的身份,才会打开密道门让他进来,那人杀害了侯爷之后从密道离去,因为不知道应该如何关门,所以密道出口才会保持在打开的状态。不然像侯爷这么谨慎的人,就算当时将贴身护卫无影派出去做别的事,也会让其他护卫随侍左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实在是想不出,只是醉醺醺的世子来见的话,他有什么理由特地让所有的护卫都离开房间呢?”
    “照你这样说,杀人者应该不是和你一样的密探,密探应该都知道怎么关门才对。”
    张驰点了点头:“但又必须是侯爷十分信任之人,一方面十分信任,信任到可以将护卫全部调离,一方面又不希望和他的会面被任何人知道,甚至包括无影在内,而这个侯爷十分信任之人又恰好有杀害侯爷的理由,令侯爷自己也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