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1节

      第三百九十一章 赴死
    “师……师父……”塔上的无戒注意到这边的情形,望着那老和尚不禁开口。
    “逆徒,”老和尚道,“看来你还并没有被蒙蔽心性。”
    老和尚说完,一脸歉疚道:“诸位施主,老衲济严,上面那无戒是老衲的徒弟,不想他受人蛊惑被蒙蔽了心性,给各位施主带来了麻烦,还请施主们见谅。”
    济严曾主理过安山寺,不过这位大师厌倦寺中各种事务,最终没有接手安山寺主持之位,跟着苦行僧一起离开了。
    如今突然出现在这里,寺中的僧人一开始都没认出他,直到他与慧净大师论佛法,那安然的姿态,气定神闲的模样,才让人看出了他的身份。
    “师父,”无戒道,“您怎么会来,弟子听人说……”
    “说老衲已经坐化了吗?”济严道,“可见这世上人言多不属实,你下来吧,让为师为你指路。”
    无戒脸上满是茫然的神情,他下意识地去看慧净。
    慧净大师站在那里,脸上也不见慌乱,还是那般让人敬仰的高僧模样。
    “师父,您不知道,”无戒道,“弟子追随慧净大师,学到了不少的佛法,不瞒师父,我坐着的地方放置了火器,只要我有半点挪动,这塔就会烧起来,他们若是杀了我,这里立即就会化为火海,若是他们对慧净大师不利,我也会……塔中还有不少僧人,希望你们不要为难慧净大师。”
    慧净抬起头:“无戒,你这是何苦呢?”
    无戒道:“小僧这是自愿的,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世间诸多苦处难以消弭,以小苦替换大苦,也是修行。
    你们让慧净大师离开,小僧自然也会放出那些僧人。”
    无戒说完这话,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安静。
    李煦正在打量宋成暄遣来的人手,这些人显然都不惧死,即便知晓塔中的火器随时都可能会炸开,依旧守在那里。
    一个人想要做些事,身边必须有这样的人佐助,这也是宋成暄高明的地方,宋成暄年纪尚小时,就带人出来到海上对付倭寇,虽说朝廷不容许有殴斗之事发生,却暗许商贾在海上对付海盗,这样一来宋成暄不必进入军营,就有了机会磨砺,借此扬名并培养身边能够一起出生入死的护卫和随从。
    等真正入军营时,一切都是事半功倍,因为作为武将,在军中的威望比官职还重要,立了军功之后,朝廷想要一方安稳,也定然会伸手提拔,尤其宋家这种从前与朝廷中人没有任何瓜葛的人家,皇上也就更没有了后顾之忧。
    经过慧净和顺阳郡王的事,宋成暄更是头功一件,很有可能皇上将常州卫所交到宋成暄手上。
    这就是宋成暄和徐清欢一起筹谋的结果。
    李煦想到这里看向徐清欢。
    或许是因为宋成暄的到来,她方才紧绷着的精神,也放松了许多,李煦的目光落在徐清欢的侧脸上,心头那种奇怪的感觉再次翻涌,有些沉闷有些酸涩。
    宋成暄不由地皱起眉头,李煦也在这里,这样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等着坐享其成,却先带着人来此地涉险,想到这里他的表情变得更加深沉。
    如果不是慧净和济严大师在这里,他就已经大步走过去。
    宋成暄思量到这里,发现不远处的徐清欢转过头来,显然也是在寻找他的身影,两人四目相对,徐清欢点了点头,宋成暄蹙紧的眉头才微微展开了些。
    徐清欢却一怔,不知为何,宋成暄的目光看起来有些阴郁和沉闷,但是一触到她的视线,就如冰雪遇见朝阳,消融了一些。
    “宋大人,”济严大师道,“现在也该是遵守您与老衲约定的时候了,这座佛塔已经有几十年,里面供奉的是法正大师的舍利子,还有高僧遗骨和佛家法器,佛塔之中还有许多我佛家弟子,让旁人插手总是不大妥当。”
    宋成暄看着济严点了点头:“眼下的事就交由大师处置。”
    韩勋听到一惊,济严大师八成会为了佛塔放慧净离开,虽说慧净不一定会逃离这里,但无戒抓住了众人的心思,就会进一步再提要求。
    一旁的慧净也微微扬起了嘴角,唱了一句佛号道:“无戒,你何必如此,我本无罪为何要逃?你又是何时在这塔中安放了火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要胡乱行事,我们可以谈谈。”
    “是我对不起大师,”无戒道,“我瞒着大师犯下了许多罪孽,我不能看着大师为我担下罪名,是我污了大师的名声,眼见着他们用我来伤害大师,我心中如何能安定,只要大师离开,我就会向他们说清我的罪过,我以大师的名义笼络了不少信徒,可我不是要害这世间,而是想要为这世间带来更多的善念。”
    “大师,”徐青安挤到济严大师身边,“您这逆徒已经执迷不悟,您何必要再为他伤心,他死也是咎由自取,不要上了他们的当,这无戒见我们宋大人来了,慧净那老和尚定然走不脱,就想出法子要为慧净顶罪,慧净那大染缸已经将无戒的心染黑了,您说再多话也洗不干净他,倒不如与我们走吧,若是实在有话要说,就与我言,我可比无戒容易说服的多。”
    济严大师向徐青安点点头,却没有离去而是向前一步,他仰起头来喊了一声:“塔中可有弟子在?随老衲一同诵念往生咒,前方就是净土,无心无戒,无戒无心,不必再有牵挂,一切皆是空。”
    塔中响起了僧人吟诵经文的声音。
    济严大师抬起头,看向无戒:“无戒,爱恨嗔痴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师父不再劝说你,不过师父已经想好了,会陪你走完最后一程,你可以动了,送我们一起前往净土,我心中无牵挂,无恨意,无贪念,更无惧怕,而你也将这些放下吧,否则恐怕不能与我们一起同行,佛祖也不会接纳你。
    至于那些法器和祖师舍利与我们一起离开,也算度我们一场。”
    塔中僧人的声音愈发大起来,透过那佛塔仿佛震耳欲聋,无戒的心仿佛也被镇住。
    所有的僧人都不惧死,等着他最后触发火器。
    济严大师已经走到塔底,向塔上攀登而去。
    塔下那些宋成暄的人,开始向后退,显然已经接受了济严大师和诸位僧人的选择。
    济严大师道:“所有僧人听着,今日之事引以为戒,不得受人蛊惑,不得为人所用,修佛修心,即心即佛,心若清净就在净土。”
    塔外所有的僧人都盘膝而坐,跟着一起念起了往生咒。
    慧净大师身体不禁一晃,济严大师的名声远高于他,如果济严因此而死,只怕世人很难再相信他。
    无戒开始喊叫起来:“师父,师父您不要。”
    第三百九十二章 悔改吧
    济严大师仿佛已经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他继续向上爬着。
    济严大师自从出家之后,一直勤练拳脚,年轻时也算是个武僧,可如今他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上多年积压的病痛已经显露出来。
    他在每层塔沿上寻找落脚点,仔细地就像个朝圣的信徒,宏伟的佛塔将他的身躯衬得更加瘦小,拱起的脊背也暴露出他的老迈。
    每攀上一层,都让所有人为他感觉到紧张,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就从塔上落下来。
    无戒看着师父,心中愈发的慌乱,一种后悔的感觉油然而生,冲击着他的信念,他可以死,塔里的人都可以死,这是他们必然要走的路途,可他的师父……那是养育他、教导他的师父。
    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紧紧地咬着牙,才没有说出反悔的话。
    师父离他越来越近,无戒的冷汗从额头上落下来,他慌张地看着慧净大师,却发现慧净大师已经不似往常时那般淡然,此时此刻正一步步向后退去,僧人唱诵经文的声音中,慧净的动作格外的显眼,与这一切格格不入。
    不远处隐隐看到有人影向这边靠来,显然是为了营救慧净大师。
    慧净大师曾说过,他不畏死,也不会有恐惧,可现在他的模样,却不似他说的那般。
    无戒不禁有些动摇。
    眼看慧净就要逃走。
    “你要去哪里?”宋成暄冰冷的声音响起。
    慧净顺着声音看过去,宋成暄背对着他站在那里。
    “我们都在这看着,你也不能走。”宋成暄声音冷漠,带着杀气,让人不敢再轻举妄动。
    “嘭”“嘭”几声响起,几个人被丢在地上,正是前来营救慧净的人,那些人从地上踉跄爬起来,想要就这慧净前行,却很快又被拦了回来。
    宋成暄没有回头,而是径直走到徐清欢身边,徐清欢鉴于方才宋成暄的态度,她挪动脚步向宋成暄靠了过去。
    如果不是济严大师和塔中僧人的处境让人担忧,现在他们已经能松口气。
    徐清欢将注意力重新放在踏上,轻声道:“大师会不会……”
    宋成暄道:“那要看大师自己想不想了。”
    无戒被慧净迷惑走上歧途,济严大师想要救回这个徒儿,不知济严大师的苦心和信念能不能将无戒从这条路上带回。
    徐清欢紧张地攥住了帕子。
    就在这样的关头,紧闭的大门被人打开,几个僧人快步走出来,他们脸上满是焦灼和慌张,出了佛塔就瘫倒在地,汗水早已经打湿了他们身上的僧袍,他们向慧净看去,神情迷惑,心灵显然受到了巨大的震荡,他们都是追随慧净的人,他们被济严大师和诸多僧人舍生忘死的情志所感染,心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紧接着念诵着经文的僧人走出佛塔,他们稍稍走远了些,盘膝坐在那里,这些僧人一心礼佛,从来没有被慧净所动摇。
    如今他们不曾去看济宁法师一眼,就像是已经知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而这样的结果他们也会坦然接受,不会有半点的担忧。
    徐清欢也不禁心生敬意。
    越来越多的僧人走出来,无戒已经慌了神,他无力去阻止,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引爆身下的火器,可他却抬不起身子,本来想好的事,做起来却这样的艰难。
    到了最后,僧人将塔中的大缸纷纷搬出,那些缸中都是圆寂的法师尸身。
    一个僧人走到宋成暄身边道:“缸中还有其他尸身,想必就是被慧净等加害的人。”
    如今有了证据,慧净也就不能轻易脱逃。
    现在除了无戒之外,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此时济严大师已经登上了塔顶,师徒两个人面面相对。
    “看来你还有回路,”济严大师道,“佛祖也算怜惜你。”
    “济严大师,”徐青安先喊出来,“您下来吧,已经没事了,你那逆徒现在只能炸死他自己。”
    济严大师却没有动。
    无戒的冷汗已经将衣衫湿透。
    “师父你走吧!”无戒面色苍白。
    济严缓缓地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戒,你可愿放下,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弃家入圣道,愿度一切人。”
    济严说着脱掉自己身上的僧袍,缓缓地搭在了无戒的肩膀上。
    就像当年他为无戒主持剃度时一样。
    剃发时,济严曾问:“今为汝除去顶发许不。”
    无戒答:“好。”
    然后无戒的头发纷纷落地,最后济严为无戒披上了僧袍。
    一切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无戒出家时的那一刻,那时候他还很小,心思纯净,不知什么时候,掺杂了许多不该有的贪念。
    无戒曾恼恨师父离开,他不明白做苦行僧有什么好,为何不接掌这古刹,这里供奉着佛舍利,多少僧侣都要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朝圣,他站在师父身边也觉得无上荣耀。
    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作为佛弟子本就该这样去做。
    后来他遇见了慧净,开始他得到了满足,可他也逐渐付出更多,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这是他的悲哀,他早就已经不是一个僧人。
    “师父,你走吧!”无戒道,“弟子已经走的太远,要一直走下去了,弟子也不会悔改,您也无需相劝。”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