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穿越之一品贤妻_第477章

      南楚的各项政令和改革措施能够这么快的落实到各个府城去,跟南江府的覆灭也有很大关
    系,可以说,如果没有南江府被屠尽的事情,南楚也没法做到这么顺利的完成大部分府城的各
    项改革,对新生的南楚来说,最大的阻碍从来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内部的士族。
    并不是没有人反抗,可反抗的那些士族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动作,就已经被老百姓给折腾的
    散了,大部分士族是经商的,老百姓一听你不让朝廷见国立学校,不愿意让老百姓的孩子们免
    费入学读书,这还得了,你家孩子是人,我家孩子就不是人了不成,根本不用朝廷说什么,老
    百姓们自发开始抵制这一家人,不买你家东西,也不卖你家东西,你再有银子,菜不卖你家,
    柴不卖你家,衣裳不卖你家,你爱咋咋地,基本上,不用多长时间,这些士族自己就服软了。
    这正是成栋想要让熊若杉看到并且明白的道理,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颁布的政令一
    定是要对老百姓有利的,士族是很重要,但是老百姓更加重要,不管大楚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内阁制也好,君主制也罢,身为皇帝必须坚定的站在老百姓一边,这样,想要推翻皇权的人
    就不会有任何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支持的造反从来都是没有办法成功的,不要小瞧这些无权无
    势的老百姓,当这些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倒霉的从来不会是这些一穷二白手无寸铁的百
    姓,而是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士族、富商以及看似至高无上的皇族。
    熊若杉是个聪明人,对于成栋想要让他明白的道理他很快就能领悟,并且还能将其发扬光
    大,李齐所负责的教育改革只不过是熊若杉走出的第一步,因为读书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极强,
    所以这件事情毫无疑问的被很快落实到位,不少府城的百姓为了能够加强同南江府的联系,甚
    至自动自发的跑来帮忙修路筑桥,这倒是让朝廷省下了不少开销。
    李齐忙,李黄氏也忙,南楚一共有十二家纺织厂,这些纺织厂全部都是由李黄氏来负责管
    理,从衣裳到被服,李黄氏也是忙的不行,同时还要接手纺织机改进的研究工作,平日里也是
    忙的见首不见尾的,老夫妻俩都忙起来的时候,个把月见不到面都是常有的事情。
    李良负责商务部,南楚在各府城建立了大型的交易市场,所有的货物都是统一由商务部提
    供的,从生活用品到粮食铁器,全部都由商务部从各个生产厂购进,再运送到各府城进行销售
    ,另外还有海外带回来的新奇玩意,这些都是在配给制之外的,家中有余钱的基本都会到交易
    市场来买东西。
    商务部原本是归户部管辖的,后来专门独立出来,设置商务大臣的职务,统管南楚内外商
    务贸易方面的事情,包括南楚的海关,也归商务部来管理,随着出海的船只和人员越来越多,
    生产出来的商品越来越丰富,交易市场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大,李良也是整日扎根在办公室里面
    ,有时候连睡觉都顾不上。
    李陈氏负责医院、慈善堂和惠民药局的事情,这本该是张管家的工作,可张管家自从接手
    情报科之后,是一门心思的放在情报科上,医院就只能移交出去,幸好制药厂早就上了正轨,
    无非是大夫和护士的管理,这些事情只需要李陈氏按部就班的处理就行。
    慈善堂分为老人和儿童两部分,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孤儿都是要被送到慈善堂的,各府城也
    都设置有慈善堂,相较于医院,慈善堂才是李陈氏最不放心的地方,毕竟,这里面有太多的地
    方可以动手脚。
    □作者闲话:
    316、应有的觉悟
    李陈氏本来就是非常细心的人,她是个很喜爱孩子的人,对老人也是打从心底里尊重的,
    当成栋提出在南楚各大府城修建慈善堂,以收容鳏寡孤独的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孤儿时,李陈氏
    是第一个同意的,管了这么多年的纺织厂,李陈氏早已不是当年话都不敢多说的妇人,在讨论
    事务的场合,她也能说不少有建设性的话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李陈氏让人刻在所有慈善堂影壁上的一句话
    ,南江府中凡是进入慈善堂工作的人都是李陈氏亲自面试过的,甚至连负责卫生打扫的阿姨也
    都是李陈氏问过话后招进慈善堂的。
    李陈氏最担心的就是工作人员对这些老人和孩子照顾的不够尽心,从情感上来说,这些人
    身世处境已经够可怜了,李陈氏不希望他们再次遭受伤害,从律法上来说,朝廷把他们招进来
    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把工作做好的,他们的工作就是照顾这些老人和孩子,一旦做不好,说严
    重点就是渎职,而且这种老人和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很弱,一旦被人薄待了,也很难说出来,
    所以,工作人员的品德就显得分外重要。
    以前驻地并没有太多的孤儿,不是被人领养了,就是进入学校提前独立了,老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