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0页

      这些秘辛只在皇室内部流传,岐国皇帝胸襟甚广,两个弟弟成年以后都封了亲王,打发到封地上去眼不见心不烦。
    这次太子大婚,两位王爷受邀前来,各自备了重礼,这种场合作为长辈受太子妃一杯茶还是当得的。
    原本新妇入门的规矩是向长辈们跪拜敬茶,但是太子妃身为郴国公主,尽联姻之责,结两国邦交,地位超然,不能按寻常嫁娶的礼仪来要求人家,折衷的办法是夏云泽只需要给他公公磕个头,其他人一律奉茶了事。
    为此顺妃还生了场闷气,头一次觉得娶回个身份高贵的儿媳妇不是什么好事,再加上早晨方嬷嬷添油加醋地告刁状,把顺妃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既心疼太子,又恨太子妃,憋着一肚子火打算找夏云泽的晦气。
    结果她看到儿子儿媳亲密无间、黏黏乎乎地挤挨着走进来,一口险些没接上来。
    这贱妇好生厉害,竟把她高洁无瑕的儿子也拢络了去!
    要不是顾忌着公主的身份,她真是一刻也等不及地想弄死这个小狐狸精!
    夏云泽对此一无所觉,鼻子又开始堵,肚子叽里咕噜,还得撑着旁边这个身娇肉贵的太子爷,脑袋胀痛,智商暂时退化成一只草履虫,就想着快点完成任务回去胡吃海塞。
    他还在生长发育呢,一刻也受不得饿。
    皇帝和蔼可亲,笑吟吟地受了新人的拜,赐下重赏,两位叔王也各有礼物,连一向与顺妃不对盘的宸妃都送给他一套珍珠头面,萧明暄则奉上一把没开刃的弯刀,刀鞘上镶满宝石,光芒璀璨。
    这种弯刀都是贵族女子出行时挂在腰上做饰物的,玩赏意义大于实用价值,萧明暄的礼也算不功不过,没借机给他哥送腻歪。
    他消停了,有人却要上赶着挑事儿,妖蛾子最终还是出在了顺妃那里。
    她准备的见面礼是一部《女诫》。
    还叮嘱他要细细研读,时时自省,修德守戒,谨言慎行,做天下妇女之典范。
    薄薄一册,压到旁人头上可能重逾千斤,放到夏云泽这里轻得不值一个屁。
    只见太子妃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然后转手就递给了太子。
    这母子俩表里不一的虚伪劲儿倒是一脉相承,作张作致地膈应谁呢?
    他知道顺妃对这门亲事有诸多不满,她从一开始就中意七公主,还弄出不少小动作试图搞砸这桩婚事,可惜事与愿违,他还是上了萧家的户口本。
    形婚原本无所谓,奈何有人胆太肥,我一个背井离乡的小公举还没说什么,你们倒委屈上啦?
    还肖想他七哥?七哥更是个掀桌健将好不好!再说公主又不是你家后院的白菜想拔哪棵拔哪棵!
    夏云泽虽然长得雌雄莫辨,骨子还是个钢铁直男,站在男方立场很快抓住了婆媳大战的关窍——你给我找不痛快,我就拿你儿子撒气。
    他先前跟萧明暄闹得不清不楚,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抱成一团,就这样太子还捏着鼻子娶他进门,所求的不过是他的公主身份,只要他还顶着荣安公主的封号,除非主动作死,旁人谁敢动他一根指头?
    他那个皇帝渣爹就算对他没什么感情,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嫁出去的公主被婆家人磋磨的。
    与后世那些为了保全夫妻感情而对恶婆婆百般忍让的小媳妇不一样,他对太子一毛钱的感情也没有,人前给夫君面子是不想无事生非,不代表肯容忍哪个不长眼的骑在他脖子上拉翔。
    何况太子要当贤德人,岂会与老婆一般计较?闹到外人面前万一落个不修内闱的名声,人设不就崩了吗?
    萧明玥看到顺妃拿出《女诫》就直觉要糟,刚要出来打圆场,就见他媳妇毫不犹豫地伸手接过,再干脆利落地递到他眼皮子底下。
    快得让人来不及做出反应,就下意识地接了过来。
    众人瞠目,顺妃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一时忘了维持端庄慈善的形象,嚷道:“那是让你看的,你给太子做什么?”
    “我不认识字呀!”他眨巴着水光潋滟的杏仁眼,一脸理直气壮的傻白甜,让人油然生出对牛弹琴的无力感。
    众人无语,萧明暄掩住唇轻咳了几声,忍住喷薄欲出的笑意。
    这小东西,天生有气死人不偿命的本事,让人恨得牙痒痒,心里更痒痒。
    他眸色幽深,肆无忌惮地欣赏着小皇嫂收束在玉带中的细韧腰身,视线又朝下扫了几寸,手心都跟着痒痒起来。
    想在没人的地方按住打一顿,让他的伶牙俐齿的小嘴再说不出一句刻薄话,只会带着哭腔喊自己的名字。
    夏云泽突然产生了被猛兽盯住的错觉,后颈竖起一片寒毛。
    肯定是因为感冒了!
    趁血糖还没耗尽,他决定速战速决,道:“听娘娘的意思,这既然是一部修身养德之作,那更应该呈予太子殿下了,谁不知道殿下最重德行,克己崇礼呢?研读此书,必有进益,是吧,娘娘?”
    顺妃气得手抖,一拍桌子:“那是让女人看的!”
    嘻嘻,老子也不是女人,要不要撩起来给你看看?
    夏云泽接着装纯,虽然是回顺妃的话,目光却望向端坐在上首的帝王,语气平缓,神情不卑不亢:“娘娘何出此言?修德不分男女老幼,明理不论贵贱尊卑,我既嫁予太子,便与殿下夫妻一体,共进同退,断没有一家人吃两锅饭的道理,既然娘娘赠书,理应与殿下奇文共赏,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