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分节阅读_125

      “有你一人亦可,你只需瞧准了是谁在城楼上指挥赵军,一箭射杀他便是立了大功。”
    聘聘点头:“好。”
    昭乐望向其余几个人:“你们呢?有什么好办法?”
    伍齐射道:“臣以为可用投石机助楚军一臂之力。”
    “只用投石机怕是不妥。”昭乐摇头。
    “殿下。”声子往前踏了一步。“臣以为可将当日攻占大道岛时的灵石拿出来一用。”
    “你是说……将那怪石的粉末涂在投出石头上?”
    “正是。”
    “我且再想想。”昭乐撑着下巴,似是有些困顿。“你们先下去吧。”
    时值入夜,楚政身披黑色大氅来到昭乐帐外,向守在帐前的士兵微微颔首:“劳烦禀告太子殿下,楚政来访。”
    听到他的话,那小兵吓了一跳,立即冲进帐中禀报。
    昭乐早在帐中便已听到了楚政的话,心里忍不住要骂他装腔作势。
    “小昭乐。”楚政环顾帐内,见只有昭乐一人半倚床边,便走上前坐到他身旁。
    昭乐瞥了他一眼:“谁许你坐下的?”
    楚政不以为杵地站起来,朝着昭乐微笑道:“是,太子殿下,您不许我坐,我便不坐。”
    “当真?”
    “当真。”楚政弯腰扶住昭乐的肩膀,用唇磨蹭着他额头。“你总是不肯信我。”
    昭乐闭着眼享受楚政的唇,落他眉间时候的痒,这让他觉得真实。他低声道:“还不快坐下,一会儿若有人进来看见了该怎么办?”
    楚政本想再说初见那日时的话,却想起昭乐当日的反应,便不敢说了。唯有依着昭乐,坐到他床边,将他的手拉到自己宽大的袖子中握住,这样就算有人进来也是无妨。其实,他一直很想提醒昭乐,若没有昭乐的应允,有谁敢进昭乐太子的营帐?
    他轻轻抚弄着昭乐的手:“怎么这么早就上床休息了?可是近日来太过劳累?”
    “没有,只是有些头晕,休息一下便好了。”昭乐窝在被子里,用屁股往前蹭了蹭,蹭到楚政身边才停下,将自己下巴抵到楚政肩头。“你给我揉一揉会好的更快些。”
    楚政笑着亲亲他的额头:“只有你敢对我说这样的话。”
    “你不愿?”昭乐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楚政。
    “愿。”楚政拍拍他的腿。“转过来躺到我腿上,我给你揉一揉。你放心,这是太子的营帐,若没得你的允许是没有人敢贸然闯进来的。”
    昭乐笑笑,躺到楚政腿上,瞪大眼睛看着正上方的楚政,不时还会露出痴笑。
    楚政一边给他揉着头,一边笑道:“笑什么?再笑下去可要成痴儿了。”
    昭乐扁扁嘴,并不理他,仍是盯着他不时傻笑。笑着笑着,昭乐的心就沉了下去。
    “楚政。”他轻声唤着。
    “恩?”楚政垂着头与他对视,眼里只有他的影子。
    “明日便要再次攻城了,你回去歇着吧。”他扒开楚政停留在他头上的手,坐起来。
    楚政一愣,随即笑开:“无妨,你睡下后我便回去。”
    昭乐皱了皱眉,径自躺好闭上双眼,就像真的要睡去一样。楚政痴迷地摸摸他的脸,俯身把嘴挨到他耳边,伸出舌头在他耳上迅速地舔了一下:“我在你身边,你可睡得着?”
    “自然睡得着。”昭乐睁开眼,脸上的表情毫无变化,只有通红的耳朵在出卖他。
    “不怕我害你了?”
    “不怕。”昭乐笑容狡黠。“你若害了我,最难受的总不会是我。”
    楚政笑着去亲他的唇,亲过后抬起头认真地说道:“你伤了分毫,便似要了我的性命。”
    “明日攻城……”昭乐微微起身,抬手环住楚政的脖子,生硬地往下一拉,在他唇上轻触一下。“你也切莫受伤,不然我就在你的伤口上撒一大把盐巴。”
    “你好狠的心,就是为此,我也不敢受伤了。”楚政捏住昭乐的脸颊晃了两下,脸上的笑容一直漫到昭乐心尖上。
    ☆、第十八章 合围赵都 (2319字)
    又是一年年末。天正十二年腊月,赵都。瑞雪飘飘洒洒,向世人昭示来年的好年景。
    赵都的百姓闭上眼睛,倾听城外的声音。
    从今晨开始,齐楚联军就像是暴风雨一样席卷而来,冲车接连不断地向着城墙冲上来。
    “嘭——嘭——嘭!”
    沉闷的撞击声自城墙外传进来,悠远绵长,战士们高昂的呐喊也无法将其掩盖。百姓们亦难再强作平静,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退回家中,紧闭房门,企图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将战争拒之门外。
    驻守在城墙上的将士们仍在奋力抵挡,冲车巨大的冲击力令厚实的城墙也为之颤抖。
    他们弦上的火箭对冲车毫无作用,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军将城墙撞破么?
    远处,齐军的投石车上已经放好了石块,只等着拉动绳索便可以将其投向城墙。
    虽然知道投石机在这样的距离下,对于城墙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但王适之心中仍怀有惊惧。早在齐军攻向屯里之际,他便已经知道今日的齐国,已非当年那个软弱可欺的齐国。不知不觉间,齐国已经悄悄地成长起来。
    这一切离不开姜昭乐的功劳。王适之想,慈明的选择也许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