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页

      “啊?谁?老孟,你要带个人还和我通告什么,随便带嘛,我们俩谁和谁。”
    “对了再问个事,你们知道原作者的联系方式吗?”
    “原作者?你还要找他?还有必要联系?”
    “……算了。”
    孟淮明挂断电话,一时不能回神。
    ——所以你在说谎?
    汤圆酒糟,你在哪里撞那一堵墙?
    第9章
    《你来我往》的剧情并不复杂。
    酒糟汤圆向来是长篇主情节,短篇主感情,这篇三言两语可说清剧情的短文,传达的感情远没有他文案中写的那么浪漫。
    “最美的少年留到老。”
    孟淮明登陆了发表网站,一句话梗概横在封面边角。
    初始发表时间是在他们交往后。
    燕灰停更了单元童话《小鹿绒绒和他的森林乡》,接受孟淮明的提议,向出版文学转型。
    出版改IP几率大,孟淮明也曾想过让他为耽改市场供稿,但毕竟网文要养笔名积累人气,冒然走流量方向容易招惹非议。
    黑红在娱乐圈也是捧人的法子,孟淮明不想用带明星的方法带燕灰。
    写作是燕灰热衷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不纯粹以此谋财牟利,这是一分难得。
    他最终决定,不让汹涌庞大的流量干扰到燕灰的创作,只要燕灰保持童话写作的心态,以其天赋,学会套路后,再加上时间的辅助,给他充足的平台,获得荣誉将是实至名归。
    他应该可以飞得很高。
    孟淮明眼光刁钻,他需要这样一只鹏鸟。
    时下IP改编的风头正盛,但这未必能有长远发展,其中一大原因是真正有价值的作者,等待爆发点的周期过程从来不会短,且可持续性有待观望。
    集中的爆发高峰后,这一板块将会出现松动,开始产生断层和分化现象。
    同样的道理,栽培一名优秀的原创编剧也需要大量的机缘巧合,每年科班毕业的学生都数不胜数,能被记住名字的却寥寥无几。
    所以他要投机取巧,最大限度节省资源。
    这其中就包括时间资源。
    一本原创小说和庞大的资本堡垒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两厢比较后应运而生的,必然产业忠诚的服务者。
    他们热恋,他们提笔结盟。
    第一本书是《蜜糖罐》,从青春校园出发,切入职场,关注对象为心理疾病患者。男主是留学归来的心理医生,女主是跳槽来的心脑血管医师,伴随一桩桩病案,男女主从不对盘的冤家到生死相许的恋人,历经重重考验,最后走入婚姻殿堂,圆满收尾。
    让男作家写带有纯言□□彩的小说,孟淮明还犹豫过一阵该如何向燕灰开口,而男频以玄幻题材为主,那边的市场太需要笔名积累,大神也多,百万字起价,十年十年这样熬才积攒下来的书粉,假如然新人出书去对刚,必然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他把初步设想和燕灰提了提,燕灰二话不说,自己在屋子里关了半天。
    孟淮明原以为得打持久战,得靠软磨硬泡。谁知燕灰出来后不光没有心理障碍,还顺利把大纲列了出来。
    只提供场景和医院的设定,燕灰就已经把剧情的分配和冲突点条理分明地补全,心理医生和心脑血管的主刀大夫,都是治心,一方医治身体,一方挽救灵魂。
    燕灰原定的标题是“双心”,孟淮明觉得有些生涩了,他接过燕灰递过来的打不开的橘子罐头,灵光一闪:“干脆就叫’蜜糖罐‘吧,感情向要甜一点。“
    由于燕灰本身的取向,谈的对象又是男人,他没有和女孩子交往的经验,而这就意味着他要在女主角身上要花大量的功夫。
    孟淮明欣赏他的细致,又忧愁他的固执。
    燕灰准备阶段在网上开了树洞贴,悬赏感情经历,周末则去拜访真正的心理医生,购置专业书籍,并着手设计问卷。
    那是孟淮明第一次从头到尾经历燕灰的写作过程。
    起步半个月,燕灰还在坚持做那份月薪单薄的文职,不肯听他的意见把工作辞去,
    这也是他的执拗。
    白天上班,夜里攻读资料写稿,燕灰整个人都显得憔悴疲倦,孟淮明擅作主张帮他交了辞职信,买好机票,一起飞往他居住的城市。
    千米高空俯瞰帝都夜景,发光的蛛网向四面八方铺开,燕灰似乎是第一次乘机,极力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
    孟淮明觉得他可爱极了,像是毛茸茸的小猫,扒着舷窗,瞪圆眼,畏高又按耐不住好奇的样子。
    后来他似乎睡着,再睁眼时,燕灰依然面朝着窗,孟淮明伸手去掂他的下巴,燕灰转过头,巨大的铁鸟一头扑入云层,舷窗外素白宛如新纸,燕灰神情迷惘,轻轻用唇碰了碰他的手侧。
    丁香街的独栋别墅迎来了它的第一位外客。
    燕灰的适应力比孟淮明预估的要强,他工作积极,热爱生活,为人细致体贴,从不制造麻烦。
    这是千载难逢的一颗优质种子,孟淮明相信,不论落在哪里,良种都能长成茁壮的树木。
    蜜糖罐的写作耗时三个月,孟淮明的剧本和他并轨而行,期间虽有数次争执,但收场多是各自鸣金收兵,再换种意义,换个地方争斗。
    燕灰学得很快,他加快节奏,放大画面感,逐渐了解剧本的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