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张飞猛,万人敌
张飞得了兵马,直逼雁门,加上他自己的两千幽燕骑,正是一万兵马。至于精锐与否,那就见仁见智了,反正张飞觉得稳赚不赔。
臧霸方面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探马斥候几乎到处都是,为的就是时刻监视张飞所部动向。
臧霸获悉张飞一万精锐前来雁门,还真有些怵头。毕竟“万人敌”之名绝非等闲,与马超大战更是扬名天下。
虽然没有跟张飞交手,但臧霸深知张飞的厉害。
据臧霸所知,韩炜军中最三大猛将赵云、马超、典韦皆是可以跟吕布交手的狠角色。吕布可以说是公推天下第一的猛将,由此可见,张飞能与马超交手,手段自然很强。
臧霸狡黠且谨慎,他是绝不会跟张飞硬碰硬的,故而请教随军的李彦:“阁主,张飞悍勇,不可力敌。既然武成公早有安排,还请阁主出手降了张飞。”
李彦抚须而笑:“哈,老朽推演剑阵久矣,为的就是擒杀这些所谓的世之名将。然则,此阵却有伤人和,不易轻布。”
李彦的话,并不是不愿布阵,而是剑阵乃麒麟阁机密,岂可轻易示人?再有,大阵一旦布下,便公注于众,这天下能者居多,难免不被看破。虽然破阵不易,但大阵现世,困死张飞,日后再用,谁还会轻易入阵,任人宰割?
韩炜是授意用大阵擒杀关、张,可那是在二人在一起时,怕的是两人联手,无人可敌。要知道,关羽加张飞,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如今关羽已死,只为张飞布下大阵,得不偿失。
李彦作为麒麟阁主这么多年,审时度势的能力极强,面对一个张飞,还不足矣让九星破天大阵现世。
臧霸一听,就知道李彦不会轻易出手了。挠了挠头说道:“既然阁主如此说,看来应战张飞是势在必行了。”
李彦起身一拱手,言道:“此乃将军之军务,老朽不好多言,先告辞了。”说完,挥袖飘然而走。
臧霸抱着膀子看了看他三个兄弟,苦笑之后,言道:“如之奈何?”
“嘿,大哥何故惧那张三黑子?”
“对啊,一莽夫耳,何惧之有?”
孙观等人纷纷怂恿道。
话分两头,却说张飞攻打原平县。
原平县东西两面是山,两山之间夹平川,一条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经平原,所谓:“千万桑田总战场,百二河山尽赤土”,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故又有“三晋之锁钥”之称。
此处由呼厨泉带领匈奴营扼守,他们对刘备可谓恨之入骨,有着灭族之弥天大恨。
听闻张飞来攻,呼厨泉气的须发乱颤,他将发髻解开,披散与背后,又大汉铠甲褪去,解下佩剑。换上匈奴单于的装饰。
只见呼厨泉头戴虎纹毡帽,披发于肩,左肩露出,肌肉健硕,胸前虎头刺青若隐若现,身穿虎皮芢直襟式短衣,下套斑斓合裆裤,也是匈奴传统服饰。腰间挂起弯刀,掌中紧握长矛,来在匈奴兵卒面前。
数万匈奴人尽数穿着本族传统的战斗服饰,张牙舞爪,气势汹汹。
接着,用匈奴语叽哩哇啦一阵怪叫狂吼,随之匈奴兵们好似打了鸡血一般,疯癫的咆哮着,一个个眼都红了,好像要将张飞生吞活剥一般。
这就是所谓的信仰吧!
别看是蛮夷外族,可信仰这种东西,使人盲目兴奋从而沉迷狂热。
不管如何,呼厨泉的誓师很成功,最起码这些家伙可以拼死与张飞一战了。
张飞早就恭候多时了,原平城外皆为丘陵地,他将人马分布在各个丘陵之上,严阵以待。
丘陵地高差不大,谷宽岭低,坡度平缓,断绝地较少,对敌时只要占领制高点,那么骑兵发起冲锋,其威力可想而知?
张飞此刻岂能不知穆顺以次充好?但他依旧觉得很值当,兵卒本身是其次的,还要看为将者如何指挥?好的将军,可以把每一个兵卒、每一匹战马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张飞勇猛,且极会用兵。虽然将近半数的老卒劣马,但借着地利也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呼厨泉所部此时把报仇放在了心头第一的位置,他们忽略了这不光是仇杀,还是一场战争。
既然是战争,那顾虑就太多。身为主将的呼厨泉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对战局的判断力几乎为负。
首先,放弃了大汉精良的兵刃与铠甲,改用匈奴落后装备。这已经落于下风。
张飞所部两千幽燕骑可是清一色的重骑兵,被张飞武装到了牙齿。再有穆顺的并州营是除了朔水军在并州的第二支精锐,就是老弱残兵,也比露出半个身子的匈奴兵防御要强。
其次,张飞所部居高临下,一旦发起冲锋,便会所向披靡的践踏过匈奴这种密密麻麻散乱的军阵。
呼厨泉一挥手,号角声悠扬,随之响彻天地的怪叫响起。只见铺天盖地的匈奴兵像潮水一般涌出,径直杀向张飞所部。
张飞将丈八蛇矛缓缓举起,暴雷般怒吼:“放箭”
一千弓手与两千幽燕骑齐射,三千支羽箭顷刻之间离弦,都是瞄准马匹。射人先射马,结果显而易见。只要前一排有马匹栽倒,后面就是连锁反应。
人踩人死,马踏马亡。匈奴先锋骑兵遭到了重创,张飞只是区区一波箭雨,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呼厨泉见到这惨不忍睹的战况,怪叫一声,一马当前冲了出去。身后数万匈奴兵顷刻间炸了毛,怪叫遥相呼应,冲杀而去。
张飞见呼厨泉发动了总攻,目光贪婪的舔了舔嘴唇,下令道:“扬旗,准备撕裂敌阵。”
几道丘陵之上,分别为张苞部、吴班部、范强部、张达部,四部骑兵见旗号传来,一齐杀出,直奔散乱的匈奴骑兵。
张飞见四面骑兵齐出,这才将丈八蛇矛恶狠狠往前一挥,大喊道:“冲!一击破敌!”座下踏雪乌骓唏律律嘶鸣,踏尘破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