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考公务员的孙承宗
对于京城的读人来说,这一段朝廷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先是推出了公务员制度,然后又要修忠正祠。虽然这两件事情关注的人很多,但是明显能感觉出关注这两件事情的不是一群人。
关注忠正祠的,官员更多,或者家里有官员的更多,然后就是举人了。
关注公务员制度的,大部分是秀才以及秀才以下的读人。
在关注公务员制度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穷苦的读人。那些家里有钱有势的,他们对公务员制度根本不上心,这不是他们的追求,也不是他们的理想。
他们没那么着急踏入官场,进士才是他们的追求,反正他们也不用操劳家里面。
即便是有一小部分关注的,但是人数依旧很少,这些人大多数科举无望,想着当官混入的。更小的一部分,则是真的心有抱负,又科举无望,不想蹉跎岁月的。
比如孙承宗,他就是觉得自己科举无望,然后也不想蹉跎岁月之中的一个。
自从十六岁考中秀才之后,孙承宗连续考了三次举人,然后还没考中。说起来孙承宗觉得自己读还是不错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就是考不上。
这种错觉让孙承宗觉得在家死读是没戏的,于是便开始出门游历。
到了京城之后,孙承宗便开始了自己的教生涯,毕竟京师是天子脚下,来到这里他就不想走了。通过好友,孙承宗找了一份教的工作。
在大理寺右丞姜壁的家里面做先生,听说公务员制度之后,孙承宗就坐不住了。
事实上对时政敏感的孙承宗,早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变的时代,从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就知道了。只不过和大多数读人一样,孙承宗对张居正的改革也持怀疑态度。
不少人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四个字揽权过甚!
不过在张居正死后,预想中的清算并没有到来,皇上还对张居正异常的优渥,这一次的忠正祠据说也是要给张居正修祠,后来才扩大到给忠臣修祠的。
在联想到皇上的政策,皇上的年龄,孙承宗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稚绳贤弟,你想好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汉子看着孙承宗,开口问道“这可不是小事情,你还年轻,不必如此急切啊!在考几届,未必不能金榜题名啊!”
孙承宗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放下手中的酒杯,笑着说道“我今年二十四岁,十六岁中秀才,很多人都说我是天才,天赋异禀,属神童之列。”
“可是连考三次,连一个举人都没考上,还说什么金榜题名。”
比起黑脸男子,孙承宗的长相就好多了,方脸,五官端正,很符合大明朝的审美观,在黑脸男子看来,长得如此奇伟,这是天生当官的材料啊!
“稚绳贤弟,切不可做此打算,这世上大器晚成者何其多,何况你不过二十四岁,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本就难求,那就更该孜孜不倦啊!”
看了一眼黑脸汉子,孙承宗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便笑着说道“仲元兄,你以为我是因为三考失利而丧失了信心?”
张仲元看着孙承宗,没有开口说话,脸上的表情却表现出了他就是这么想的。
“读报国,这是小弟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这公务员刚出来,难说这不是一条终南捷径?我是可以继续考,可是何时中举人,何时中进士?”
“即便我下一科中了举人,那我需要几科中进士?”
“真的等到五十岁中进士,小弟还有几年可做官?”
孙承宗说的很淡然,可是张中元却不知道怎么反驳孙承宗,他也知道孙承宗说的是实话。下一科中举人,下一科中进士,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
如果孙承宗有这个能耐,他早就中举了,也不会连考三次都不中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道几年后会如何,现在既然有机会了,为什么不去做?我愿意去做,而且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孙承宗语气坚定的说道,他的目光顺着窗子飘了出去,飘向了大明的皇宫。
“中兴之主,当有中兴之臣,想做中兴之臣,没有大魄力,大决断,怎么行?”
这话孙承宗没说出口,但是这是他在心里面告诉自己的。与其赌那看起来不通的科举之路,自己更愿意赌皇宫里面的那位少年天子,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仲元兄,小弟明日就要去参加公务员考试了,祝愿小弟考过吧!”说完这句话,孙承宗拿出一把铜钱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小二,结账!”
看着孙承宗迈着大步而去,张中元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此时也在关注着公务员考试,这一次的考试很重要,也是他非常看重的考试,这是星火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翊钧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培养这点火种。
朱翊钧不知道,明末的名臣孙承宗已经准备投身到这场大火之中了,准备成为火种了。
事实上孙承宗的科举之路一直不顺,前世他四十多岁才中进士,虽然没到五十,可是也没差几年了。只不过孙承宗也不知道的事情是,他活的足够长。
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十一月,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孙承宗时年七十六岁。
如果朱翊钧知道孙承宗去考公务员,必然非常的高兴,冲着这个名字,那就需要着重培养。
“明日的考试准备的差不多了吧?”朱翊钧看着站在下面的几个人,笑着问道。
这一次的公务员考试,组织者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海瑞,一个是徐文长。这些公务员以后都会他们的手下工作,他们自然是要参与的。
第三个组织者是吕慎行。
作为大明前次辅的吕调阳的儿子,吕慎行一直都在大明皇家学堂。比起朝廷争斗,他也更喜欢学堂的气氛,不过这一次朱翊钧把他从学堂给调出来了。
作为学宫培养的文官,朱翊钧对吕慎行那可是很看重的。
对于他的地位和培养,朱翊钧也早就有了规划,以后公务员会越来越多,吕慎行就是朱翊钧准备的。凡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公务员,必须到他这里来进行培训。
学堂的名字朱翊钧都想好了,就叫大明公务员学堂。
虽然很俗气,也没什么创意,但是胜在简单明了。
三个人听了朱翊钧的问话,海瑞和徐文长全都看向了吕慎行。
作为吕调阳的孙子,这个身份海瑞和徐文长当然很诧异,但是更让两个人诧异的是吕慎行的能力。整个招募和考试到了他的手里面,一切都井井有条,并且游刃有余。
“陛下,已经准备好了,场地早就安排好了。”
“这一次报名公务员的秀才共有一百六十七人,来考试的估计不会有这么多。不过臣已经按照一百六十七人准备了,不会出纰漏的。”
“关于考试的试题,臣也是按照陛下的交代,主考民生。”
“五道题目,答对三道者为下等,答对四道者为中等,五道皆对者,为上等。按照皇上的吩咐,这一次招募公务员为三十人,择优录取。”
“不过臣觉得,下等还是不要录取了吧!”
朱翊钧一愣,吕慎行这是要宁缺毋滥,想了想,朱翊钧点头道“好,就按照爱卿所奏行事!明日考试,朕也会过去,勉励他们一番。”
说是勉励他们一番,说白了就是撑场子的,外加宣传。
表达自己对公务员的看重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去的。等到下一次招收公务员,必然会树立新的标杆,到时候就要大规模的招收了。
三个人一愣,随后也就明白了朱翊钧的意思,同声道“臣领旨!”
公务员考试的地点是在顺天府的贡院,这里一早上就聚集了不少人,只不过比起科举之时,那声势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当然了,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
在人群之中,挎着考篮的才是来考试的,衣着光鲜,手拿纸扇,不断摇晃的明显就是看热闹的。
不时还指指点点的,面带不屑,有的人就被看的受不了了,掩面而走。
在人群的前面,孙承宗面色坦然的挎着篮子,不时的四下看一看。发现在他的身边之人,居然也面色坦然,不由的好奇道“在下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那人看了一眼孙承宗,笑着拱手道“李奕齐,字介辅,顺天府人!”
两个人刚想聊一聊,突然人群就骚动了起来,然后就是人群大哗。只见一对对的禁卫冲了过来,直接将人群隔了老远,然后锦衣卫也冲过过来,后面跟着东厂的番子。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皇上驾到”,现场顿时就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