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页

      裴玄抽了抽嘴角,无视了苏语嫣那双仿佛会说话的漂亮眼睛,他严厉地盯着一脸真切疑惑的小姑娘,要求她一定要按照他的交代行事。
    “任何情况下,任何人询问,只说你撬窗户逃跑了,不能说你还下迷药了,切记!”
    这种强硬的态度,惹得苏语嫣频频皱眉,但她也知道,这人对她没有坏心,特意交代的事情,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算了,给他个面子吧,本来我就没想把自己随身带迷药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裴玄一直在观察苏语嫣的反应,看到这姑娘眉目松动,便知道她心里答应了,忍不住偷偷松了一口气。
    ——真怕苏姑娘刨根问底,这让我怎么解释?
    ——难道告诉她,除了迷药外,另一种药效同样加强了。而中药之人来不及纾解,御医说,憋久了,说不定会有些不好的后遗症,这对男人来说,绝对是大仇了。
    ——当个合格的长辈,我实在是太难了!
    第14章
    “裴大人,我记得你的叮嘱了,香炉迷药之事,我不会再对外提及了。”
    苏语嫣若有所思地瞥了裴玄一眼,心底对他的评价有了稍稍改变,无论这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叮嘱她这件事,但是,裴玄想要帮助她的意图非常明显。
    裴玄得了苏语嫣的承诺,微微颔首,他相信这个小姑娘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既然如此,请苏姑娘在这个房间内继续休息半日,午后,负责调查的人员应该能够收集完各种证据和线索了,到时候,苏姑娘就可以离开上云寺返回嘉平侯府了。”
    简单地交代了几句,裴玄准备起身离开。
    苏语嫣最不爱欠人人情,裴玄这家伙虽然和她脾气不和,但是他确实是出于真心想要帮助她。所以,看到他要离开了,苏语嫣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裴大人,信王虽然是陛下的同胞兄弟,但是,他若是流露出想要主动迎娶我的心思,你说,今上会高兴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裴玄目光一凝,他回头认真打量了苏语嫣一眼,神色中带着郑重。
    “谢谢苏姑娘提醒,裴某记下了。”
    他没有回答苏语嫣的问题,直接拱手道别。
    苏语嫣也不需要裴玄回答,两人心中都已经知道了答案。
    ——信王虽然颇得当今圣上看重,但是,他若主动迎娶苏语嫣,肯定会被猜疑,因为苏语嫣不仅是嘉平侯嫡长女,她还是那个军功赫赫的武威伯的外孙女。
    ——天家兄弟之间的感情,确实经不起太多的猜疑。
    裴玄走到院外,信王府的长吏、幕僚和刑部的几名主事都等在门前的石阶下。
    “裴大人,王爷那边暂时没有清醒的迹象,这位苏大小姐是否提供了什么有用的线索?”
    “苏姑娘确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裴玄微微颔首:“诸位,想必你们也从其他人那里询问出一些线索了吧?咱们立刻汇总一下,看看哪些方面是此案的突破口。”
    “诺。”一众官吏紧跟着裴玄离开。
    不一会儿的功夫,相关之人的供词就汇总到了裴玄的手中,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后,再次派出下属去各处详加调查。
    这次,就不如一开始那么客气了,而是开始逮捕审讯可疑之人。
    当然,整个过程中,裴玄刻意模糊了香炉迷药这个细节。
    他这么做,自认为不是为了偏帮苏语嫣而刻意徇私。
    裴玄十分清楚,在这次的上云寺事件中,苏语嫣完全是个受害者,她被各方虎视眈眈地算计,最后能够幸免于难,保住闺誉名声,凭借的是自身的机警和果敢。
    受害者在逃脱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用于自保的手段,这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那些在阴错阳差之下产生的变故和可能存在的遗憾,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并不应该苛责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然而,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裴玄也不能保证,当年轻气盛的信王清醒以后,会不会迁怒添加迷药的苏语嫣。即便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但是对于一位享尽尊荣的皇室宗亲来说,那样的遭遇也足够难堪的了。
    裴玄从不赌人性的善恶,他虽然推崇法度礼制,推崇坦荡无伪的君子之风,但是也深刻明白,这个世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许多事情,都是在灰色的领域内徘徊存在的。
    他为官刚正清明,担当无畏,但并不意味着他不知变通,一味地墨守成规。
    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苏语嫣解决麻烦的方式与手段,但是,他愿意帮她收尾,挡掉一些不必要的后续麻烦。
    如果隐藏一点无关紧要的细节,能够让无辜的受害者多几分安全保障,不被一些权贵记恨迁怒的话,他愿意在底线之上做出变通。
    这些想法在裴玄的脑海中不过是瞬间划过,他没有再多犹豫什么,神色依旧端正儒雅,调查手段却雷厉风行。
    再加上他和上云寺主持交好,同寺内的僧人比较熟悉,无形中又有了不少助力。
    到了下午,果然有人来请苏语嫣等人重新返回静宜园。
    之后,上云寺内外也解了门禁,不再有铁甲护卫把守在来往的山路上。
    等候了一上午的各府车马终于可以通行,嘉平侯府和冯府的人是一刻也不想多留,几乎是寺门一开,两家人的马车就率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