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节阅读_112

      接下来的几天,林彦弘没再去拿那本《梁州经注》,而是取了一本关于策论的书,带着李景承坐在誊台,一边看一边抄写。
    就好像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了一样,明知道这样做是欲盖弥彰,却还是选择了不去看、不去想。
    好在瞻河先生又恢复了从前那般,轻易不出现在众人面前,好多天不见踪影,林彦弘这边也没有了压力,乐得清闲。
    他想,也许瞻河先生只是为了提醒他不要花太多心思在别的地方、而应该专注学业罢了,应该并不是要查他。
    于是这天,林彦弘像往常一样老老实实的“用功”,过了一会儿,却感觉周围忽然安静了下来
    虽然往常这里就挺安静的,但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好像消失了,确实有些特别。
    林彦弘不用抬头,就知道一定是瞻河先生又来了。
    果然,还没等他停笔,一本书就被放到了案几上,林彦弘定睛一看,心中顿时狂跳不止。
    ——这好像是一本关于古文字的书!
    林彦弘抬头看向夏骓,面露不解,而夏骓脸上却一如既往的冷淡,仿佛刚刚拿书给林彦弘的人并不是他一样。
    “谢谢先生。”林彦弘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瞻河先生要给他看这等“闲书”,但还是十分坦诚地道了谢。
    “莫要忘形,舍本逐末。”夏骓虽然给了林彦弘本“闲书”,但不打算让他沉溺其中而荒废了正经学业,所以出言警醒。
    林彦弘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看着瞻河先生远去的背影,闻着书上新墨和冷松的味道,林彦弘不得不想,这恐怕是瞻河先生专门为他抄录的一册书,并非原版。
    要不然他也不会放下书就立刻走了,也不说说这卷书要什么时候还,该怎么还。
    正因为是手抄的,林彦弘才更加惊讶,也更加珍惜起来——难道,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得瞻河先生喜欢?
    不过,关于瞻河先生到底喜欢不喜欢他的问题,很快就被兴奋的林彦弘抛到脑后。
    他现在得了“利器”,自然想尽快“学以致用”。
    然而,虽然有着书卷中的对照,但这对他来说毕竟是个新东西,要熟悉起来甚至融会贯通,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事情。
    又过了月余,期间还厚着脸皮问了瞻河先生好几次,林彦弘终于认识了一些古字。
    他取了须弥芥子中木屋,想看看能不能一字一字地翻译过来,却发现只能看懂最简单的几个字词。
    “花……间……一……酒……无……亲,举…明月……三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清清竹叶、君兮的地雷投喂~!(*╯3╰)
    第67章 端倪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后面注明了一个名字, 写的是……李……白?
    ——可这不是“上辈子”的林彦兴要在几年之后才能做出的《月下独酌》吗?怎么会出现在这本古卷之中?这位李白, 又是何人?
    林彦弘只是按照一般人放置书籍的习惯顺序,从须弥芥子里木屋书架的右侧取了一本。
    之所以翻开并停留在这一页, 也是因为上面一堆古字之中有“一”和“三”这样比较“容易”辨认的简单字。
    等试着逐字逐句地翻过来, 林彦弘才意识到,自己似乎发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秘密。
    于是, 在带着巨大的惊讶和疑惑的情况下,林彦弘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继续对照着瞻河先生给自己的书,试图读懂那本古籍里写的内容。
    然而, 随着一首又一首熟悉的诗词, 就这样渐渐呈现在林彦弘眼前。
    他心中震惊与困惑的交织, 也愈演愈烈。
    事实上,他一开始并没能完全找到每一个古字对应的官字, 但有些字词只要连上几个,林彦弘就能隐约猜到完整的句子。
    等之后再去找那些比较生僻的来印证, 发现不差分毫。
    ——难道, 林彦兴那些风格多变、超越了他年龄和阅历的“神来之笔”,真的不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如果是这样, 那“上辈子”很多让他感到困惑的事情,就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可林彦弘看到这里、想到这里,却又不禁否定了自己。
    因为“上辈子”的时候, 林彦兴在去青桐书院之前,就已经偶有“佳作”,其中就包括那首《月下独酌》。
    这也就是说,林彦兴如果是看了古玉中的古卷才能做出诗句,那他就必须要懂这种雍国古文字。
    但是林彦弘可以肯定,起码在他们林府的博雅堂,亦或者云阳城的书局里,是找不到这样内容艰深的古籍的。
    要不然林彦弘自己也不用千里迢迢跑到青桐书院来,想找一位懂这方面学问的先生了。
    如果不是瞻河先生注意到林彦弘在看《梁州经注》并关注着雍州,而林彦弘主动问过他九州统一文字和官话之前的事情,瞻河先生也不会专门为他抄录了一本普通学生看不到的古籍。
    想来,没有这些一环扣一环的巧合,就算林彦兴“上辈子”来过青桐书院,都未必能学到这样不同寻常的学问。
    所以,林彦兴要如何才能在完全没有外部的助力下,就看懂这上面用雍国古文字记录的诗句呢?
    在林彦弘看来,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可若是林彦兴确实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才做出的这些惊世之作,那古玉须弥芥子中的古籍又该如何解释?
    总不可能,是林彦兴用雍国古文字写下了自己做出的诗句吧——那一样也够惊世骇俗的了!
    随着古籍上一首又一首的诗词被这样“译”出来,林彦弘越来越怀疑林彦兴的“才华”。
    他也渐渐明白了,那些诗句后面留下的名字,恐怕才是真正做诗的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商隐,陆游……
    这些名字对于林彦弘来说,实在太过陌生,以至于即便他对他们的“作品”耳熟能详,却完全不知道这些人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