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节

      心里虽这么想着,可胤祯还是要出言安慰安慰十三哥。
    “最起码你这两个月都不用在上书房读书,不用日日早起,也算是赚了。”
    这又哪里是赚了。
    “我来这一趟,一则是想亲自看看你恢复的情况,二则,就是想问问这段时间所学的内容,抽时间赶紧补上。”
    他一路上可都惦记着这事儿呢,十四弟素来聪明,哪怕比他小了两岁,功课上也没落下太多。
    他这一走就是两个月,若是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被十四弟给反超回去,自个儿都能郁闷坏了,毕竟他是大了两岁的哥哥。
    当然了,十三爷这会儿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一同进学的十二爷,人家跟他也差了一岁呢,可在功课上,不照样也被甩后头去了。
    还有如此好学上进之人。
    行吧,虽不甚理解,胤祯还是把书本全都拿了出来,将这段时间所学的内容划给十三哥,还颇为贴心的把自己的笔记也一并拿了出来。
    原身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胤祯就不同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上辈子养成的习惯就是记笔记,方便复习时查看。
    上辈子的习惯也被他原封不动的拿到了这辈子。
    胤祯并不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所以并没有看到十三哥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诧。
    当然不是为了一本笔记惊诧,这笔记上的字儿都快飞起来了,没有任何美态可言,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师傅们讲课语速本来就不慢,脑子能跟得上,手里头的笔想跟得上那可就困难了。
    让他感到惊诧的是学习的进度,十四弟就算没有生病,依着往常的进度,也不该学的这么快、这么多,更何况十四弟生病还耽搁不少时日。
    “学得内容还挺多,我最近怕是要挤出时间来好好赶赶了,你《大学》背到哪里了,我记得临行前你已经开始背《大学》了?”十三爷语气不紧不慢的问道。
    他的进度比是三弟要快,《大学》四十二篇已经背到一半了,这两个月能挤出来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所以在外这么久,也只背了两篇而已。
    纵然心里头不是那么的情愿,可这段时间胤祯也是下苦功夫了,生怕自个儿不努力,连累了旁人。
    所以一本《大学》,四十二篇皆已经背完了,传授儒家经典的师傅也都已经检查过了,从昨儿开始,他已经开始背《中庸》了。
    对于儒家经典,上书房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多,四书是一定要背下来的,五经并没有做强制要求。
    也就是说,还差《中庸》这一本书,胤祯的儒学课就可以结业了。
    胤祯没将其当成一回事儿,既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熬上去了,那自然会出成果。
    十三爷这会儿脸上满满的都是惊讶,“可是检查过了?”
    只有师傅检查过了,才会允许十四弟背下一本。
    胤祯点了点头,“自然是检查过了。”
    跟在他身边的八个哈哈珠子,这一个多月里,一次罚都没挨过,同往日比起来,日子可是舒服多了。
    十四弟不会拿这事儿说谎,明儿就要一块儿去上学了,若是谎言,一戳便破。
    可这进度着实太过惊人。
    师傅检查,可不光是要把整本《大学》背下来,这里面,每个字的释义,每个词的释义,每个句子的含义,每个典故的出处,每一篇所蕴含的道理,后人所赋予的内涵。
    这些全都是要检查的。
    若是学习的时日太久了,迟迟不过,那检查的时候师傅还有可能会放水。
    但十四弟这才背了多久,《大学》早半年前师傅就已经开始讲了,可背诵却是最近才开始的。
    十三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读书用功,十四弟也不是贪玩之人,往日的进度没差多少,而且是他优于十四弟。
    如今,谁的功课更胜一筹,那便不好说了。
    被小了整整两岁的弟弟比下去,十三爷心里头还挺不是滋味儿的,这与他跟十四弟的关系好坏无关,男儿于世,谁都不觉得自己比旁人差。
    胤祯自是知道十三哥为何这般惊讶的,他有原身的记忆,自然也知道往日学习的进度。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整日埋头苦读,把学习的进度拉快这么多。
    可这些师傅们不愧是能到上书房教书的人,其实一开始也没布置这么多的任务,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他就被压榨到了极致。
    真已经到极致了,再往上加些砝码,他必然就保不住那些哈哈珠子们了。
    可正是因为他一直保住了,没让这些人因他受罚,心里头的那股气儿一直没散,所以他自个儿也不想把这口气散了,只能是坚持下苦功夫。
    反正要学的内容就这么多,能争取到早点从上书房结业,那是最好的了。
    面对十三哥,胤祯并没有多解释什么,也没有解释的必要,同父异母的兄弟,同班同学,年龄相近,本身就存在了竞争。
    他可没想过那个位置,也没想过什么亲王、郡王的,人活一世,最重要的还是随心。
    这一点还是上辈子老爸教他的,争不争的无所谓,争什么东西也无所谓,有所谓的只在于自己的心意。
    第5章
    作为唯一一个被留在上书房读书的皇阿哥,康熙回来的当天晚上,胤祯就被叫到永和宫去了。
    这一晚上也是挺忙的,先是收礼物,之后又是给十三哥划范围,马上要吃晚膳的时候,又被叫去了永和宫。
    康熙皇帝还是跟原身记忆中的一样,很是威严,四十多岁的年纪,辫子上却已经有明显的白发了,眉心的皱纹很重。
    “儿臣见过皇阿玛,见过额娘。”
    胤祯在额娘面前,有时是不拘礼的,但是有一国之君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吧。
    父子之间亲近不亲近,这还是次要的,君臣之间有没有越礼,这才是要紧事儿。
    甭管是原身也好,他也罢,都很难单纯的把康熙也当做自己的阿玛来看,这人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阿玛。
    “过来让朕瞧瞧,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病的起不来了。”
    康熙也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又拍了拍胳膊上的肌肉,还有挺拔的背部,怎么看都是大清的巴图鲁,身子骨倍儿好的巴图鲁,一如他出发去盛京之前。
    在路上接到信时,他都很难相信,老十四会突然病倒,而且连续三日高热不退,他更难相信太医附上的脉案,已经到达了生死边缘的,会是自己的小十四。
    在小十五出生之前的四五年里,他一直都以为胤祯就是自己最小的儿子了,而且还是德妃生下的。
    对年长的儿子,他更多的是看重,可对于幼子,便是疼爱居多了。
    胤祯身体僵直,他在来之前压根就没想过,皇阿玛会如此的……亲和,仿佛普通的父亲一般。
    “儿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甚至比生病以前还要康健。”
    若不是怕失礼,他都想举起胳膊,让皇阿玛捏捏他的肱二头肌有多硬了。
    这种意料之外的亲近,反倒是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许是因为在后宫的缘故,身边待着的又是后妃和幼子,康熙看起来威严感稍减。
    不过也只是看起来,严父照样是严父,确定儿子身体恢复的不错,就开始考校功课了。
    一番问答之后,做阿玛的终于满意了。
    “不错,生病也没落下功课,继续保持,表现的好,明年南巡就带着你,表现的不好,那可就没你的份儿了。”康熙笑道。
    这次去盛京,十四就想跟着一块去的,自己不敢问,还托德妃过来问他。
    早知道这孩子留在宫里头会生这么一场大病,还不如把人带去盛京呢。
    南巡,胤祯眼睛都亮了,下江南和去盛京还是不一样的,前者不光可以骑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是坐船,更何况这时候的盛京压根就没法跟江南比。
    江南水乡,烟波浩渺,小桥流水,才子佳人。
    下江南,这可是不多得的机会,万一这是皇阿玛最后一次南巡,他若是不跟着一块去,下次还不一定是多少年后呢。
    “那儿臣若是表现的好,额娘能不能与咱们一同去,江南的好景致,不过儿子没去瞧过,额娘也没去过。”胤祯眼睛亮晶晶的道。
    “你小子还想出一份力换两份功劳。”康熙打趣道,孝子总是讨喜的,尤其这还是自己儿子,“也不是不行,还是那句话,看你接下来的表现。”
    胤祯自个儿的膳食就已经足够丰盛了,但是跟皇阿玛的御膳比起来,显然又是小巫见大巫。
    满满一大桌子不说,同样一道酸梅蒸烧鸭,滋味儿却也有区别,就好像同样是王者,一个是最强王者,另一个却是荣耀王者,高出一个级别来。
    唯独不太好的一点便是规矩过多,胤祯用膳基本上不用旁人伺候,往日在永和宫,额娘也总是依着他,但皇阿玛就不会了。
    先是由试菜太监试过,确定食材无毒,之后再由太监布菜,菜肴都是夹在面前的小碟子里,然后自己才能夹着吃。
    唉,由俭入奢也是挺不容易的,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用膳的乐趣仿佛都少了几分。
    食不言,寝不语。
    好不容易用完晚膳,胤祯自个儿就麻溜的撤了,相当有眼力劲儿,当然这跟他自个儿想早些回去就寝也有关系。
    最近这几年,康熙已经很少在德妃这里就寝了,不光是德妃,四妃皆是如此,年长的惠妃和荣妃早多少年就已经没宠幸了。
    德妃和宜妃在四妃里头算是年轻的,可放到宫里,又算不得了,都已经做了祖母的人,哪还跟年轻沾得上半点关系。
    不过,宠没了,恩还在。
    康熙平日里也会到四妃宫里坐坐,极少数情况也会留寝,只不过这时候一般都是安安稳稳睡一觉罢了。
    就像今儿一样,刚刚从盛京回来,平素里身体再好,这会儿也会觉得累,哪有精力召幸妃嫔,在乾清宫自己就寝,跟来德妃这儿区别也不大。
    更何况,他也确实想亲眼瞧一瞧小十四,这一趟去盛京,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麻烦,最大的事儿还是小十四病重。
    瞧过了,也就放心了,十四的身体确如太医所说,已经完全恢复了,更难得的是,生病期间非但没有把功课落下,反倒是比之前还用功了,成绩显著。
    他膝下的这些孩子们,个个拿出去都是人中豪杰,放到旁人家里,那都是能顶门立户的存在。
    ——
    再说胤祯,头一次接触执掌人生杀大权的帝王,说心里没点儿感慨,是不可能的,不过也只是有些感慨罢了,丝毫没能影响到他的作息,头沾枕头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人就已经熟睡过去了。
    御驾归来,不光是上书房热闹了,阿哥所热闹了,还有一批人清闲下来了。
    皇上不在,太子监国,四贝勒和八贝勒辅助。
    可如今皇上回来了,大阿哥直郡王和三阿哥诚郡王也跟着一块回来了,后边还有已经入朝参政的五贝勒和七贝勒。
    太子也好,四贝勒和八贝勒也罢,手上的差事都交出去不少,跟交出的去的比起来,还留在自己手里头的就不多了。
    是以,四贝勒也有时间教育儿子和……弟弟了。
    长子才一岁半,尚且未到可以开蒙读书的时候,次子年纪就更小了,身体也又不好,精心养着都还不够呢,又哪儿敢折腾。
    敢折腾的也就剩弟弟了。
    十四弟算一个,十三弟算一个,前者是自个儿的亲弟弟,后者是在额娘身边养大的,跟九弟、十弟、十二弟比起来,关系上也是要更亲近些。
    四贝勒于武学上并不精进,文化课倒是名列前茅,只不过上书房的时间已经安排的够紧了,不必他再布置多余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