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页

      至于他自己,反正比起给陈鹤顶包入狱,原主还能正常上大学已经可喜可贺了,也就说不上什么人生不人生,值得不值得。
    说到底,一个为了女主都能入狱的人谈什么自己的人生哦!
    没错,叶夜就是这么双标。
    顾奕笙其实也想说,你也要选自己能去的最好的学校,能不能在一个城市并不重要。但是他看着叶夜,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到底还是没说出口。
    顾奕笙暗自唾骂自己的自私,却又因为对方毫不迟疑的偏袒而放下心——叶夜答应他的事情,总是能做到的。
    走出校门的时候,顾奕笙看见叶夜站在校门口,夏天的阳光照在男孩的脸颊上,笑容明媚又快乐:“我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么重大一天的结尾,得和你在一起。”
    “晚饭想吃什么?我们一起去吃。”
    这场高考,对于大部分来说,仅仅只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但对于顾奕笙而言,却是一个神奇的,全新的开始。
    而对叶夜来说,在顾奕笙看不见的地方,他和系统进行了一场讨论。简单而言,系统表示了叶夜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标榜着青春疼痛文学的高中时代也正式宣告了完结,叶夜随时可以脱离任务世界了。
    叶夜窝在顾奕笙的怀里,抬头看了眼睡得正香的小男孩,对系统发出了灵魂质问:“你一定要这时候和我探讨这种问题?”
    系统:【系统检测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叶夜:“……”什么时机?贤者时间?
    叶夜懒得争了,挪了挪脑袋,被迷迷糊糊的顾奕笙伸手摸了摸后脑勺:“有一定要脱离的时间限制吗?”
    系统心如止水:【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越早越好。】
    叶夜打了个呵欠:“那就别急了,先把答应他的事做完了再说。”
    系统:【………】他严重怀疑以宿主这今天许诺一个小事后天许诺一个大事的调调得和顾奕笙混到白头偕老。
    事实和系统猜的其实相差不多,叶夜和顾奕笙一起报了北方的大学,虽然顾奕笙的开学时间比叶夜晚了几天,但他还是和叶夜买了同一天的车票,把人给送到了学校,又和他一块买好了所有生活必须品。叶夜也在几天之后装病敲了军训跑去陪顾奕笙开学,忙上忙下地凑热闹。
    两边同住的舍友稀里糊涂地就看着两人无声胜有声地坦然出柜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虽然叶夜和顾奕笙的确报了同一个城市的学校,但到彼此的学校仍然要坐个一小时的车,两人的见面频率只得降到了一周一次。叶夜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小顾这两年在自己的热情带领下总算是渐渐开朗了些,虽然仍然少言寡语,好歹瞧着也没那么不近人情,有时候还会冷不丁开个小玩笑,正是交点朋友的好时候。
    更何况见不到的时候,叶夜每天晚上都会开手机视频和顾奕笙逼逼,顾奕笙大多时候仍然是不说话的,但表情温柔又认真,即便叶夜是在说今天食堂的午饭吃了什么,也听得无比端正。
    到了周末的时候,他们就会一块跑遍所在的城市,把微博上所有推荐过的店铺一间间吃过去,硬生生把原先瘦条条的小顾同学给吃胖了一圈,反倒是好看了不少。叶夜在晚上掐了把小顾长了肉的小脸蛋,又扒开刘海细细打量了圈小顾的五官,在第二天正式把小顾拉去剪了头发。
    那陪伴小顾度过是十几年的长刘海哗啦啦落下,露出光洁的额头,疏朗的眉目,和第一面就勾得叶夜魂牵梦萦的高鼻梁。
    就这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叶夜陪顾奕笙过了十九生日,二十岁生日,二十一岁生日,叶夜送了衣服,送了钢笔,送了一副精致的银边眼镜,看着小男孩日渐挺拔的脊背和宽阔的肩膀,和逐渐成为习惯的浅浅微笑,已经是和高中时初见全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了。
    叶夜非常满意。
    而二十一岁生日之后,系统在日常统计数据的时候,突然发现宿主在许诺的频率上慢慢减少,时间跨度也越来越短,以前是“明年寒假我们去滑雪场滑雪”,现在最多也只是“下周去吃那家意面店吧”——即便是在顾奕笙说起毕业后一起租房子的时候,叶夜也只是歪头一笑,不置可否,然后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就好像未来的所有计划被叶夜一手抹去了。
    可在日常生活中,叶夜仍然是那个叶夜,看到顾奕笙时眼睛仍然闪闪发光,满心爱慕和体贴入微没有任何变化,和高中时一模一样。
    顾奕笙被叶夜的爱毫无保留地灌溉着,一无所觉。实际上如果不是系统会统计数据观察情况的话,他也不会发觉。
    顾奕笙的成绩依然优异,伴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他申请保研成功,留在学校和老师研究课题,同学们都将各奔东西,所以即便还没到领毕业证的时候,也已经把毕业照和散伙饭提上了议程。
    拍毕业照的那天,依然是个不负众望的好天气,叶夜从学校溜了出来,抱着捧精心准备的花束,千里迢迢地奔到了顾奕笙的学校,一眼就瞟到了站在最后一排,穿着毕业服的顾奕笙。
    看到他,顾奕笙二话不说撇了边上叽叽喳喳的舍友,朝他走了过来:“你怎么来了?”
    “你人生的重要时刻我哪能缺席。”叶夜说得一本正经,“当然是来合照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