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页

      毕竟有那特殊待遇的,从头到尾就只有那太子一人啊。有一个得圣宠的母妃,待遇就可以由地入天,可真是让人嫉妒的很啊。
    皇子们眼含嫉妒与不甘,看着太子笑着应声来到了皇上的身边坐下。既然他们争不过那太子,不如干脆去支持最有可能把太子拉下来的三皇子,反正他们是不愿意看到这个残暴的太子登上皇位的,鬼知道那时候他们还有没有命活。
    皇帝对着这底下的暗潮汹涌视若无睹,和蔼的对着太子说道:
    “吾儿,今日这宫宴可来了不少美人呀,你若是看中了哪个,千万别跟父皇害羞,只管大胆的说,父皇都满足你。”
    皇上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像是打趣一般给太子壮胆。太子听出了父皇的潜台词,今日的宫宴来了不少的大臣家眷,十有八/九就是父皇故意邀请,替他扩张后院的。
    收一个权势高的大臣之女充到后院,无疑是最简单最快速增加自己势力的方式,太子通常对此事来者不拒。不过此时此刻,他满脑子都是那个年轻谋士庄文玉的身影,根本没注意到那群女眷,也头一回不想着扩张后院。
    因为,第一次见到人间有如此绝色,怎还看的下其他勉强入口的糠菜?
    太子故意装作曲解了皇上的意思,面向那个独酌清酒的庄文玉,说道:
    “说到美人,这三哥新收的谋士可真的称得上这个美称。且这庄文玉才华之高,让儿臣也心喜的很。”
    皇帝听闻不着痕迹的笑了一下,装作不知道太子小伎俩的样子:
    “哦?是么?”
    紧接着,他摆出一脸被挑起兴趣的样子,看向了这个早就被他暗中观察已久的谋士。皇帝清了清嗓子,对着萧沐说道:
    “你就是厉珏新收的谋士庄文玉么?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凡。”
    “多谢陛下夸赞,文玉愧不敢当。”萧沐举起一杯酒,恭敬的敬了回去,心里头的小人挑了挑眉。该说太子不愧是这皇帝最亲密的儿子么?这两人和他搭话的开场白几乎是一模一样。
    不过果然是皇帝,沉得住气,暗中监视了他这么久,现在才开始试探他。
    “听闻那水利一计是由你所出的,可真是少年英才,这里头有许多详细的计划,还请先生宴后留下和朕详谈一番。”皇帝平易近人的冲着萧沐笑道,让人赏赐了萧沐一杯陈年的好酒,举杯朝着他示意。
    萧沐看着杯中的酒,眼底笑意浅浅,举起杯子一饮而尽,动作洒脱,尽显名士风范。众人看着萧沐的眼光立刻变得复杂了起来,这庄文玉不仅得了三殿下和太子的青睐,还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怕是以后要一飞冲天了。萧沐迎接着或是嫉妒或是打量的目光,摩挲着杯子的边缘。
    这帝王赐的酒,可是没那么好喝啊。
    宴后,萧沐暂且告别了似有担心的三皇子罗厉珏,准备动身前往罗隼殿,就看见了一个小姑娘羞怯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长乐公主两只手互相绞着,一张脸粉扑扑得可爱,眼睛忽闪忽闪:
    “我、我是长乐。”
    萧沐轻笑一声,看着这个年龄尚小的人类幼崽,语调柔和:
    “参见长乐公主。”
    “不用喊我公主!”长乐急得立刻说道,自觉失礼得低下了头,小声补充着:“喊我长乐就够了。”
    “这怕是不行,有损公主威仪——”萧沐拉长了语调,小公主脸上立刻沮丧了起来,哄孩子一样又开口道:“但是若没有外人在场,我倒是很愿意喊小公主一声长乐。”
    小公主从失落立刻变为欣喜,忙不迭的点头:
    “恩恩!”
    萧沐挥挥衣袖,在自个儿不在意的时候,又撩到了一个小姑娘的芳心。他似是不知道公主的意思,语调带着些许难以听出的懒散:
    “小公主,还有事情么?文玉要先告退了。”
    长乐公主听着萧沐的一声小公主,脸色通红,不知所措的摇了摇头,在萧沐走了几步后,闭着眼睛,像是宣誓一样:
    “我会让你记住我的!”
    这句话大概耗尽了长乐公主积攒了许多年的勇气,也耗费了她作为一个尊贵的公主所能说出话的最大的音量。萧沐背对着小公主,眼角弯弯。
    小公主身上美好的气息几乎都要溢出来了,即便她什么都不用做,萧沐已经牢牢地记住了她。如此美味动人的气味,只可惜这次的任务对象不是她。说起来,萧沐还是有几分惋惜的。
    不过,这具身体的气息也还不错,做魔就不要太贪心啦。
    因为和小公主耽搁了一些时间,萧沐在太监的带领下,加紧了步伐来到了罗隼殿。罗隼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偶尔会在这里处理一些奏折,能够来这儿的大臣寥寥无几。萧沐到达罗隼殿的时候,罗国皇帝已经拿起了一折奏折看了起来。
    太监将萧沐带到这儿后,便关上门离开。这儿就只剩下萧沐与皇帝两人,皇帝明知道他已经来了,却依旧在看着手里的奏折,见此萧沐就安静的站在一旁等着他看完奏折。
    过了许久,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捏了捏鼻梁,微笑着对萧沐说道:
    “国事繁忙,让卿等候久了。”
    这个下马威做得高明,可比他的太子强多了。萧沐同露出一个虚伪的笑容,弯腰拱手:
    “皇上如此辛劳,实乃国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