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这装模作样的强调,倒把叶萧惹笑了。
也罢,指望这人主动承认错误,倒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升起。
遂接了布帛找地方坐下,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上头的字句,一面问道:“这块地是从谁手里买来的?”
买地这种事情,李青山当然是吩咐旁人去办的,拿到地契的时候只随便听了一下过程,也没太听真切,事情办成就行了。
此时听叶萧问起,才使劲回忆当时的情景:“原主人据说是个富户,自古都是民不与官斗,给够银钱,自然就卖了,没什么波折。”至于是否真的如此,他压根儿就没问。
叶萧听后点了点头,既然银货两讫,也就偏颇不到哪里去,沉默片刻,好似才发现李青山一直在这儿闲着,抬头道:“你今日没事干了?这么闲?”
李青山恍然道:“没有,忙着呢,我那儿还有一堆奏折没有批,那我赶紧去办事了。”
叶萧并没有起身送他,想了想,仍是道:“我和睿儿等你回来用晚膳。”
这便是将前事翻篇儿了。
李青山当然高兴,说话间便大步离开了章台殿,在外头见到张让和娃娃时,脸上依然带着笑,行走间虽步履如风,伺候的婢女内侍却都看得出来,陛下心情很好。
总算雨过天晴了,从昨儿到今日陛下一直黑着脸,天知道他们有多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陛下发落了。
******
选址的事情敲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建造书院,初步的构想叶萧已心中有数,具体的事情还是得专门的人去处理。
这时候就体现出唐瑜的重要性了。
建造修缮等事情,在朝廷里由司空下属的民曹主管,唐瑜亲自带他去官署认了一圈人,往后书院的修建事宜,便由叶萧直接和民曹郎接触。
离开官署,两人分道,唐瑜自去办自己的事,叶萧则带着上回从黄诚处拿来的信物去提取钱财,又重新带着财物回到官署,修建书院需要的费用全部从这里出。
正式动工之前,需要先将图纸画出来,民曹郎是主管官员,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他给叶萧介绍了一位名叫韩砚的吏员,画图方面很有一手。
韩砚年纪不大,看着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量,相貌俊秀,说起话来也是斯斯文文的。
为了提高效率,叶萧在正式用他之前,先试了试他的笔下功力,见他的能力确实符合自己的要求,能够胜任自己即将交给他的任务,这才带人去了华亭山。
来到山脚,叶萧只带韩砚上山,张让停好马车想要跟随,却被叶萧止住,不得不在山下等候。
冬日的华亭山枯草连片,绿意不显,山腰之下积雪已化,一路往上,只遇见几位上山赏梅的雅士,看衣着都是非富即贵。
这年头也只有这些人才有赏梅的雅兴,纵使天下太平,年成日增,普通平民百姓依然忙于生计,鲜少赴这等闲雅之约。
韩砚极有分寸,一直默不吭声地跟在叶萧身后。
抬头望了眼山南的梅林,叶萧含笑起了话头:“依你看,在此山建造书院如何?”
韩砚沉吟片刻,才道:“书院乃读书明礼之地,选址不该太过纷扰,此处山明水秀,景致宜人,适宜在苦读之后放松心情,山南梅林成片,用得好了,利于扬名,日后若有意扩张,也十分方便。”
叶萧轻轻颔首,若有所思地继续往山上爬,爬过一段,忽又道:“你祖籍何处?”
身后逐渐沉重的呼吸突然停顿了一瞬,过后才道:“河阳。”
此时已至山腰,再往上,积雪依旧,皑皑一片,叶萧顿住脚步,举目远眺,好似不经意地说道:“河阳,我记得以韩氏声望最隆。”
韩砚沉默片刻,话语中有些许僵硬:“下官出自河阳韩氏旁支,三年前朝廷招安,才进了如今的官署。”
叶萧温言安抚:“不必紧张,我看你谈吐不俗,似有底蕴,才有此一问,如今新朝大定,过去的是该过去了。”
韩砚动了动唇,终是没说什么,交浅忌言深,两人今日才相识,没到那掏心掏肺的程度,更何况,这位如今官不官,民不民,他暂时摸不准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
还是那句老话,少说多做,像他们这种投效新朝的身份尴尬之人,更该如此。
韩砚骤然没了声响,叶萧也就没有继续纠缠此事,指点着山势缓缓道出心中构想。
同出于旧朝世家,建筑方面很多都是共通的,对于叶萧说出来的东西,韩砚大部分都能理解,时而也能补充一些自己专业的看法,两相揉合,言谈间便将雏形定了下来。
沉浸在正事当中,时间便过得飞快。
直到北边儿的齐云山白马寺敲响了晚钟,才将两人的神思唤回。
叶萧看了看天色,与韩砚一道下山,许是因为方才那番沉浸式的谈话,让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些,下山时的氛围比先前融洽了一些。
山脚下张让已经等急了,眼看天色不早,回宫晚了又要挨陛下训斥,正犹豫着是否上山寻人,便见那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下了山来,忙赶车迎过去。
“咱家正想着上山去寻两位,可巧就回了。”话语中的急切关怀体现得恰到好处。
韩砚先前得了长官指点,知晓这位赶车人原是当今陛下跟前最得用的大内侍,此时也不敢造次,主动道:“寒舍正在城西,离西华门不远,下官自己回去便是,不劳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