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8页

      等她终于缓过神来,就听见郑书记正跟闫霜解释:村子里没什么娱乐,他觉得物质生活水平上来了,当然要提升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所以就弄了一下这些。他又不是学这个的,也只是胡乱折腾,所以想请专业人士指点一下。
    “咳,本来一开始是打算攒个大招,留到剧组一起过来的时候再放。但是想想到时候来的都是大明星,我们这点东西就更拿不出手了。”郑书记如是解释。
    闫霜:“……”并不是演艺圈的人就都是歌舞方面的专业人士好吗?他们内部也一样隔行如隔山的。
    当然,这也不怪普通百姓会有这种观感,毕竟有些偶像,红了之后是什么圈子都敢捞一把,跳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自己做老板,好像各个行当之间不存在门槛似的。
    她只能含糊地道,“我看挺好的,有意思。”
    “是啊,郑书记有心了。”阮渔也在一旁点头。大家毕竟都是忙里抽闲来排练,自娱自乐,自然也就不用在意水平。
    戚蓝见她赞同,不由微微挑眉。
    都来了这么长时间了,闫霜能看出郑书记那一点小心思,戚蓝这个装了情敌雷达的正牌女友,又怎么可能一点都没察觉?只不过他明显是一厢情愿,阮渔的态度落落大方,让她连想发作都没有机会。
    这会儿见阮渔称赞姓郑的,她顿时如同含了一口醋,险些再呛一回。
    眼珠一转,她故意凑到阮渔耳边,压低声音道,“我也觉得挺好的,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阮渔又好笑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笑,一口气憋下去,差点也被呛到,忍不住掐了戚蓝一把,批评道,“胡说八道什么?小促狭鬼。人家怎么得罪你了?要被你这么编排!”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到底动静不小,还是被郑书记发现了,朝着这边问道。
    要说戚蓝跟阮渔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平时吃个饭都要互相夹菜,动不动咬耳朵,这关系显然比一般的朋友亲密了太多。戚蓝不太肯定也读过大学,被无数网络信息轰炸过的郑书记到底能不能看懂,但是她本能地觉得,彼此之间的气场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郑书记第一时间开口询问,或许是觉得她在取笑这个节目。所以她连忙正色道,“我正跟阮老师说,茶花村住着太好了,让人舍不得走。将来没准我们会到这边来养老呢!到时候还要请郑书记多关照。”
    能一起养老的是什么关系?郑书记勉强笑了笑,“到时候我还在不在这里都是两说呢。”
    腰鼓队的人表演完了,在旁边的桌上坐下,又陆续有村民起来表演,大都是引吭高歌。
    生活在这片大山之中,受这片山峦滋养,这里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把嘹亮的好嗓子,山歌的调子又相对简单,不存在跑调的说法,倒是更考验编词的能力。
    不知道他们唱的这些词是不是郑书记找人捉刀,乍一听又俗又白,但却很耐听。仔细琢磨,还是根据茶花村的情况来创作的,十分贴切。里面隐藏着不少本地人才懂的小彩蛋,唱到这个地方,村民们大都会跟唱,然后大家一起开怀大笑。
    节目组的外乡人虽然听不懂,但也为这种气氛所感染。
    都是做这一行的,说到待人接物上,他们会比普通人从容许多。这歌旋律简单,歌词更是朗朗上口,听了几遍,大家基本就能附和着唱了,于是现场更加热闹,节目组的人和本地村民之间那一点若有似无的界限,似乎都跟着淡了许多。
    席间戚蓝起身去厕所,回来时腰间却多了一个腰鼓,手里拿着两根绑了红绳的鼓槌,正似模似样地打着鼓。
    阮渔抬头一看见她,就忍不住调侃道,“哟,这是打哪里来的‘一个茂腾腾的后生’?”
    “我觉得我还是差点什么。”戚蓝敲着鼓说。
    腰鼓的打法很简单,就那么几个动作,记住了就能上手,主要是得跟上节奏。不过戚蓝小时候没有玩过这个,这会儿十分新鲜,偏偏又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不自然。
    “我教你。”阮渔饶有兴致地站起身道。
    戚蓝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真的假的?这个你也会?”看起来实在是不像。
    虽然戚蓝也知道,阮渔的出身并不算好,但光看她现在的样子,就总觉得她应该是光风霁月的,就算是有爱好,也应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又清高又雅致,跟普通人有些距离。腰鼓嘛,看那些大婶们打得这么热闹,就知道有多接地气了。
    “我小学的时候可是学校腰鼓队的。”阮渔走到她身边将腰鼓和鼓槌接过去,调整好了姿势,又回忆了一下脚步和节奏,然后便动了起来,每一个鼓点和步伐,都正好踩在旁边山歌的节奏上,竟然还有点带感。
    但戚蓝还是很想笑,感觉……和看到阮渔去跳广场舞差不多吧,像是闯入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
    可她脸上的笑容又是真切的,让戚蓝不忍上前打扰。
    但阮渔很快停了下来,把腰鼓还给戚蓝,让她去玩,自己则回到位置上坐下来,掏出笔和本子,低头“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在写什么?”闫霜在旁边看到了,不由问。
    阮渔说,“虽然是真人秀的剧中剧,但主题曲、插曲什么的还是需要的吧?我顺便把词写了,别的你另外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