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295.移民潮
不过燕云的惨景对于徐清来说却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倒不是他残忍到上百万人的死亡都能幸灾乐祸,他的心中对于这样的惨剧也很是同情和悲伤,可是在建设这个角度上,显然人少的地方要比人多的地方好规划,土地辽阔的地方肯定要比山岭纵横的地方容易建设,而燕云之地便是一大块平原,属于建设城市最好的地方了,而在蓟州(今北京)之外,便是燕山等一系列山脉,依靠山脉便能阻敌与国门之外,这样一片广阔的土地,又因为战乱而让大多数土地变成了无主之地,士族门阀的地位也极端下降,在这样的地方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并且开始真正的工业化,显然要比人口稠密的宋朝原有土地来的容易的多。
而此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许多无地农民纷纷抛弃了在农村当佃户的生活,开始到城市中务工,可是各大城市中实在是无法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口,像沿海城市如杭州、泉州、广州之类,还能通过海冒,将大量的人口转化为水手和手工业工人,可在内地的大部分无业人员却只能滞留在城市中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他们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工作,也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重新捡起锄头,城市中的五光十色早将他们眯蒙了眼,许多人在找不到工作之后开始纷纷转化成黑社会,不少大城市中治安情况开始急速恶化,面对这样的情况,将大量的人口带往燕云,想要耕地的给他们土地,想要城市生活的便给他们城市工作,如此一来,必然能解决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的问题。
对于徐清这样的想法,在提出之后,便立刻获得了范仲淹的同意,此时冬天已然快要过去,插秧的时节已然来临,若是再耽搁下去,燕云十六州百万亩良田就真的要荒废了,所以在经过朝议之后,朝廷立刻便同意了徐清的想法,将燕云十六州的无主之地划分成两块,其中一部分城市用地及城市周围三百平方公里左右的无主之地将收归国有,不予分配,这是徐清的建议,在未来,这些只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城市都将会因为城市化而急速扩大,到时候城市必然要面对扩张,与其等到那个时候支付庞大的转让土地费用,还不如现在就把所有的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盘下来。
而剩余的农村土地则再一次划分成两块,其中靠近边关的一部分土地将以奖赏的名义分配给有功的残疾士兵,并且还将给予他们牛和耕地的工具,让他们以耕种土地为主,这也算是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同时也让这些士兵可以安然养老,不得不说是一项德政了。
至于还有一部分农村土地,则直接用来分配,每个人只要愿意来到燕云之地,便可以在这里得到二十亩的良田,并且秧苗、农具、耕畜将全部由国家来提供,只需要还基本贷款就可以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些土地中种出来的粮食必须卖给军队,不能卖给其他地方,以此来保证燕云军队的粮食可以供应充足,也是为了减轻收购军粮的费用,减轻国家的负担。
当这纸诏书刊印在全国各大报刊以及大街小巷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移民潮立刻在各大城市中疯狂的蔓延开来,因为钢铁厂以及徐清在全国开展的大型粮仓建设计划,许多工人堆积在各大城市之中没有出路,濒临绝望,此时朝廷总算记起了他们,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至于心中原本对于朝廷的恨意,则是瞬间消散在了大脑之中。
渴望脱贫致富的人民们纷纷到官衙前排起了长队,一夜一夜如同九十年代春运时的火车站一般,这些人大多是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丧失了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中早已经接受了城市的繁华,古老的家乡已然不再能够让他们适应,年纪轻轻的旅人拥有着强大的冒险精神,他们站在队伍中,尽管排了整天整夜,可所有人却依旧很兴奋,这种兴奋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恐惧的互相安慰。
一大批一大批的年轻人从各个官衙中拿到通过燕云的通关证,只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各地报名前往燕云的百姓总计超过两百万之众,其中五十万想要去农村耕地,而剩下的一百五十万则是打算前往各大县城中谋求发展,这个数据让徐清大为欢喜,想要当工人的人比想要当农民的人多,这无疑代表着大宋人民的思想已经开始在快速的转换了,这对于徐清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徐清重视的事情,他立刻安排众人尽可能放开通关凭证发放的条件,让更多的人前往燕云之地。
这片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无数的煤矿、铁矿,以及良田和充沛的雨水,后代中国最大的产煤地,全世界最大的产钢地,都在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必然有大放光彩的机会,这是徐清所坚信的,而就在这过程中,辽国与宋国纠缠了一年的战争总算以辽国的投降结束。
在这份被称为汴京合约的白纸上,辽国将成为宋朝的附属国,每年必须要向宋朝进贡一万匹宝马以及三百名美女,每年还必须提供狼皮一百匹,黄金五百斤以作为尊敬皇帝的礼仪,辽国皇帝从此以后将取消帝号,以王号自称,每年必须派王太子或者王子来宋朝纳拜宋朝天子,以示对宋朝皇帝的敬仰。
这样的条约对于辽国来说无疑是丧权辱国的,可是辽国却只能咽下这个苦果,此时的辽国虽然地盘仍旧非常的广阔,可是其所占之地已然大多数都是无人区和沙漠了,整个辽国的实力可谓是大幅度的下降,在这样的状况下,他还要同时应付西夏、金国以及宋国的战争,这已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只能赶紧将与宋朝的战争结束,然后争取时间去摆平金国和西夏,为此,这样的条约,他是不签也得签。
当辽国的使臣亲自跪在地上将印有辽国大王王玺的议和诏书递上来的时候,不少大臣都不由得发出了唏嘘声,曾几何时,辽国使者在宋朝的皇宫中横冲直撞,见到皇帝也不拜见,甚至敢于大声咆哮与朝堂之上,而此时却不得不跪在地上接受他们的审视,这让他们的虚荣心在被满足的同时,也不由得更加重视起军队来,若不是这次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辽国的使者可能跪在地上朝拜他们的皇帝么?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让不少老臣都不由得反思起来,大宋百年来总是依文治国,以礼传家,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德化是否就真的不需要兵戈的配合?这种思考对于宋朝士大夫们的思维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开拓,徐清也很快便观察到了士大夫阶层中弥漫着的反思情绪,不过徐清并没有轻举妄动去提拔武将的权益,这件事情还是需要让整个士大夫阶层去好好想想才能去做。
现在只不过是萌芽而已,还没有到形成共识的地步,而就算是形成了共识,要让士大夫们自动放弃自己的权利,将其中一部分过渡给将军们,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五代十国之乱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实在是太大了,千里赤壁无一处良家,万里河山没半块乐土,这样的世界深深的根植在宋朝的士大夫阶级中,想要把这些思想拔除,绝不是徐清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几代的时间才可以完成。
所以徐清只是摆出了疑问而已,至于后面的思考,徐清把他交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是一门心思钻在了大建设上了,全国各地的煤场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而对于蒸汽机的应用,科学家们也纷纷探索出了其他的方法,其中一位叫做邹芳的人,就通过将蒸汽机和织布机联通在一起,造出了一台蒸汽织布机来,这样一台机器只需要带着一个蒸汽机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织出非常漂亮的布来,虽然质量不如手工的好,可也没有差到哪里去,速度则非常的快,一个寻常女工需要一个月才能织好的布匹,通过这样一台机器只需要短短三个小时的时间便能织出来。
这样能够大规模生产布匹的东西当然立刻引起了徐清的注意,此时棉花已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可是织布的速度却非常的慢,并且价格依旧十分的昂贵,一户农家能有三条以上棉衣就已经算得上是良家了,这样的条件显然跟后世现代人一年要买二十几条衣服有着巨大的差别,而这种机器的普及,也可以让妇女阶级从家中解放出来进入工厂工作,这相当于是把这个社会剩下的一半人口给动员起来,尽管其中会有思想保守的人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
可终究有人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进入工厂工作的,当大量的女人开始抛弃依附丈夫的生存方式时,女性的权利自然也会提高,带着这种想法,徐清便立刻批准了蒸汽机织布厂的建造,首家便设立在昆山县,也就是后世的上海,此时的上海还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不过他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然让他从诸多沿海小镇中脱颖而出,徐清带着对未来世界的布局,便把这家织布厂设立在了这里,一来可以直接将织好的布匹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二来则是能够通过上海将便宜的布匹卖到其他国家中去赚取外汇,这无疑能为宋朝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徐清自然要干。
而相比起火车的建设工期之长,一个织布厂显然就要快得多了,徐清要求的织布厂也不是特别高级的建筑,只是一栋由砖瓦房制作而来再加上一个巨大锅炉的小型工厂而已,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家织布厂便建设完毕了,总计两百台织布机连接在巨大的锅炉上,当开业的那一天,徐清还亲自从汴京赶到昆山来剪彩,他这一来,立刻让江浙一带的富商巨贾们纷纷云集到了昆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来,一时之间整个昆山还真有了点后世上海的感觉。
当徐清乘船从汴京到达昆山县港口的时候,整个港口上已经站满了人,无数的鞭炮声不停的庆祝着徐清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见到徐清无疑相当于见到后世的国家副总理了,中国人自古好奇心就重,别说是副总理了,就算是一个明星,中国人都能盯着他们看好久,所以徐清一来,整个昆山立刻人满为患,不过徐清倒也不担心,甚至他还有些欣喜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些人大部分都非常有钱,若是能够让他们出资扩大织布厂的规模,那么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布匹的花样和质量在经过商业竞争之后也会越来越好,价格也能随之下降,这是徐清所乐见的,所以他也没把这些人赶走,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去了新建的织布厂,当两百台织布机在六百名女工的支持下运转起来,看着那一寸寸的布从纺织机上落下来的时候,无数人的嘴里都发出了惊叹声。
等到第二天不出意料,无数商人便带着钱来到了徐清暂住在昆山的府邸,徐清立即接见了他们,对于他们想要经营织布厂生意的想法,徐清也很快便答应了下来,而还有一些更加精明的人,则是直接跑到了汴京去,通过自家的关系联系起了科学院中的科学家来,他们纷纷出巨额的招聘费用来聘请这些拥有强大知识的科学家,一时之间,倒真的是有不少科学家从科学院辞职去了各大商贾之家中做起了首席研发官。
对于这样的情况,徐清不以为杵,反倒是感到很开心,这些商贾能那么做,便代表他们已经开始重视起了科学与科技在商业上的作用,而这,正是工业化本应该有的样子,在人类历史上,工业化便是源自于资本主义的崛起,商人们为了更快的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所以开始支持科学与科技,以此来研究更为先进的工具来加速掠夺财富,而现在大宋的商人们便是在做这件事情,这怎么能让徐清不高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