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435.圈地运动
关于金国的移民登陆阿拉斯加的事情,宋朝也是直到毛戡鉴奏报以后这才知道的,这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毕竟许多人都已经把新大陆当做了自己的后花园,把太平洋当做了自己的洗澡盆了,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金国来跟他们抢地盘,宋朝人怎么可能受得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宋朝的移民想要抵达新大陆,需要横跨太平洋,一来一回最少半年的时间,有的时候若是迷失了方向,走上一年也是很有可能的,并且所有移民的船只几乎都得是远洋航船,造价十分昂贵,但携带的人却很少,毕竟这些远洋货轮,还需要留出大量的空间来给食物、货物们储藏位置,不然出海到抵达目的地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要是吃不到东西怎么办,所以一艘船,即便是如今最大的船,也就只能带上三四百号人,而这样的一艘船,整个宋朝也就只有三艘而已,建造速度极慢,且只有大连港才能制作。
但这样的包袱对于金国来说却是根本不需要担心的事情,金国所占据的地方距离新大陆非常的近,白令海峡即便是普通的货轮,也能轻松跨越,并且一来一回,最多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已,所以虽然金国的造船技术比不上宋朝,但是他需要携带的物资远远不是宋朝那么的庞大,所以一艘船携带的人口,甚至要比宋朝还要多,并且也不需要远洋货轮,近海船只也同样可以使用,一来一回也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所以等宋朝知道金国已经开始移民阿拉斯加的时候,金国人已经在新大陆移民了差不多十五万左右的人口,把整个阿拉斯加都给占了下来,并且还进一步染指现今加拿大的领土,其扩张速度之快,简直比宋朝要快得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宋朝占领土地之后,会用大量的时间去改善土地然后耕种,紧接着便是治理,但对于金国来说,并没有这个需求,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占比非常的少,所以大量移民到阿拉斯加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牧民而已,这些牧民抵达新大陆之后,根本就不用搭建房舍,耕地种田,就是跑马圈地,然后做牧场,所以虽然金国的人口没有宋朝多,但是其圈地的范围却是比宋朝还要大。
除此之外,金国还在大力支持人口移民,将大量的人口源源不断的送往新大陆,如果没有金国人可以上,他们就把自己土地下的奴隶给运上去工作,他所占据的土地,大量都是荒无人烟的土地,所以也没有什么印第安人可以让他肆意挥霍,只能开战奴隶贸易,将大量的人运往新大陆工作,这种手段无疑是十分残忍的,不过效果却非常的好,不然他也做不到在短时间内让新大陆的金国人口达到十五万的规模,这可都是人,需要一个个运的,能做到这一点,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确实不容易。
宋朝的官员生气归生气,可事情总还是要做的,现在和金国也不是敌对状态,为了这么点地开战着实没有什么必要,新大陆这么大,多一个竞争者也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了,如今的金国虽然占据了大块的土地,但是这些土地都是不适应人类生存的土地,也就只有野蛮的金国人可以在这种地方完好无损,为此大动干戈,着实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最后宋朝的解决办法就是,立刻让毛戡鉴抓紧时间圈地,把尽量多的土地全部都圈到自己的手中来,赶在金国人占地之前,让这些金国野蛮人永远都只能待在那苦寒之地,不得其他土地。
这种做法很快便有了效果,宋朝如今在新大陆的人口本来就不少,大概有五十万左右,只不过因为大家都是聚众居住,这才会让地盘变得那么小,现在既然有了竞争对手,自然不能再像原本那样发展,他赶紧把许多城市中的人口挪出来,逼着他们向前走,然后让士兵们骑马赶紧在温带与寒带交接的土地上竖起铁丝网来,顺便在建立起界碑。
这样一来,即便金国人比他们先行一步,但是看到界碑,固然也就不能闯了,宋朝虽然不能向金国开战,可金国也没有能力跟宋朝开战,要是公然闯过界碑,那可就是真的得罪了宋国,到时候他也没有理由再来阻挡宋朝惩罚的手段了,因此士兵们是连夜加班,尽快的制作着拦阻铁丝网,务必要将北美五大湖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另一边,移民队伍也是丝毫不停歇,许多村民带着自己的印第安人奴隶便向着前方而去,有的十几个人便扎下营寨,算作一个村子下来了,就用这样的方式,很快宋朝的移民就从西海岸扩张到了北美洲的中部和墨西哥境内,而另一边,徐宁也很快接到了这个消息,他立刻让自己手下的士兵赶紧坐船,现在便离开巴拿马,向着大西洋的方向,北上前进。
徐清早在徐宁离开本土之前,便已经告诉过他,对于新大陆的经营方式,就是先占据巴拿马这个新大陆东西大洋的传输口,然后通过这个地方,将太平洋岸的船只移动到大西洋的一边,然后一路北上将原本英国所占据的北美十三州纳入麾下,这一块地方,全部都是平原,且资源充沛,土地肥沃,更为关键的是这里还拥有整个西海岸最好的港口,纽约港。
相对于那些金矿来说,徐清明显更喜欢这些地形优秀的土地,毕竟一座国际性城市的出现,将会让一个家族获得难以想象的丰厚财产,这是黄金所达不到的,当然,黄金徐清也是要的,比如所此时他正在让自己属下的管家寻找澳大利亚的下落,这是一片至今为止还没有被人所发现的大陆,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也拥有着一个世界级的大金矿,只要能够获得这座金矿,徐家就会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也足够了。
对于新大陆,虽然这里的黄金白银数量非常的多,但光去争那些并没有什么意思,他要的是整个北美十三州以及法属路易斯安那,这两块地方,未来便是整个美国经济排名前三的地方,还有一个则是加利福尼亚州,不过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成为了新大陆的官府,徐清自然也不肖想了,但另外两个地方如今都是无主之地,此时不圈,更待何时。
所以徐宁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带着四百人便离开了巴拿马,他们一路往上,途中还穿越了加勒比海,这里海岛成群,数量非常之多,徐宁料想短时间内反正也没人能够抵达这两处地方,便在遇到大岛的时候便让船只停靠在上面,然后安排一个小队上岛插旗,就算是把这个岛占领了,一路下来,整个加勒比海的大型岛屿几乎全部被徐宁算成了自家的,其中还包括多米尼加、海地、古巴三地也全部占领,如今上面还有一些印第安人,不过徐宁并没有去招惹他们,只是插了一个旗子而已,他们现在的人口太少了,占领也没有任何的用处,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在海上漂流了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徐宁的船队总算从中美洲抵达了北美洲沿岸,根据徐清画出的地图,徐宁对照了一番,发现自己所寻找的地方果然没有错,正是后世的德克萨斯州,徐宁赶紧让船上的士兵下来,船上还装着三十多匹马,徐宁把它们分成了两份,让后让自己的人也分成两拨,带着战马立刻去圈地,将这些土地全部给插上旗子,然后从四百人的队伍中拉出一支两百人的队伍,以每五个人一组的方式立刻洒向整个德克萨斯,争取把这片土地给占据下来。
虽然说两百人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少,但是这已经是徐宁能够拿出来的极限了,徐宁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能够守住边境线,将这片地方控制起来,等待自己派来更多的移民就行了,至于有人打进来,徐宁并不在乎,现在虽然只有两百人,但以后这里的人会快速增加的,徐宁已经想好了,单单依靠自己和宋朝人,想要让这里的人口增加,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单单使用印第安人又非常的危险,毕竟这片土地说到底还是印第安人的,虽然现在印第安人看起来好像挺友好的,那是因为如今这片大陆上的人口实在是太少的原因,生存环境足够大,即便宋朝人登陆上来了,印第安人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去生存。
可等到宋朝的空间扩张到印第安人无路可退了呢?反抗必然是要诞生的,而这个时候,早期的印第安人或许已经被宋朝人同化了,甚至血脉也已经相容了,但是还是会有大量的印第安人依旧保持着相当大的数量,这一部分该怎么办?而到时候,谁的领地中拥有的印第安人数量越多,那么那一方也就更加危险了。
对于这一点,徐清是非常可以肯定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将工厂开到印第安人部落去的原因,不仅仅因为经济考虑,更是在为未来考虑,这片土地,如今按照宋朝的计划,是必须要全部占领的,虽然如今多出了一个金国,计划要些许改变,但这计划是必定没有印第安人份的,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引进其他的民族进来,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这片大陆上的实力平衡,宋人才能继续在这里称王称霸。
这就像英法西葡等国家侵占美洲的时候,并不会把印第安人送入工厂之中打工,而是会把黑人、亚洲人还有他们的白人引入到这片大陆上来,其实质,也是为了防止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人口过多的原因而已,并且本土的人口太过稀少,想要移民过来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如今的宋朝也基本上就是如此,想要移民的最多不过两三百万而已,这些人远远不够将整个大陆给填满,就算未来新大陆的待遇越来越好,想要移民的人口也不会超过五百万的。
毕竟如今的宋朝又不是后世那个人口拥挤的国家,现在的宋朝总人口不过一个亿,但下辖的领土却已经有接近两千万平凡公里左右,其本土大约在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居住于此,还有五百万的人口则分散在世界各地做生意,或者是当王侯,生活基本上都不差,就算是工人,现在的待遇也是越来越好,更何况住在大城市中,灯红酒绿,每天都过着十分新鲜的日子,而要到新大陆,则只能成为一个农民,平日里也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样的日子平常人也不是特别愿意过的。
至于说做生意,如今宋朝的生意遍布四海,新大陆人口稀少,也确实是不缺这个生意,所以想要招收更多的宋朝人,无疑是非常难的,况且此时只有一个新大陆而已,未来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发现,必然会吸引新的一批移民进入其中,到时候人口就会更少,招收他国的移民,显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而徐宁也早已经定下了计策,那就是巴拿马的殖民地招收印第安人为移民,另外再从日本、朝鲜、东南亚招收移民作为补充,这些地方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大部分还生活在农业向工业过度的时代,唯有日本算是日子过得不错,依靠学习宋朝的先进文化,如今可以说是三国之后的二等强国一份子,他的移民素质十分的高,让日本人来这里当管理者和工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于宋朝人,当然就负责享受就行了,他们将享有殖民地中所有土地的权利,以及所有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由本地所有宋人共有,仅凭这一点,宋人便跟躺着赚钱了,正所谓别人工作我拿钱,便是这个道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