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44页

      两头猪,一块儿卖个□□两的银子,就全部都攒着给陈贵娘读书用。
    张氏想的很远,现在在学堂里读书还好,花费不了什么,贵娘写字都是用最差的纸张,还自己做了一个沙盘,能在沙盘上写的,绝对不浪费纸笔。
    省的很。
    可是等将来她考上了秀才,再去县里读书,那花费就多了,不仅仅是路费,还有吃住都是钱。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钱。
    粮食收成一年到头也就将将够她们一家人吃的,收成好顶多也就能卖个一两银子,收成不好,自己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不用说卖钱了。
    他和陈母手上那点儿活计,一个月也就一两百文钱,没多少,加上苏玉阳的,撑死也就五百文,自家人偶尔花用,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大头还是得靠这两头猪。
    陈母和张氏从来都舍不得吃,也没杀过猪,都是让屠户过来,整只猪收走。
    猪被抬走的时候,张氏的心里还有些不好受。
    “爹,明年我养四头猪,到时候咱们自己留一头,也吃杀猪菜。”
    苏玉阳跟张氏也相处了小半年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无非是别人家养一头猪过年就能杀了吃肉,他们家养了两头,也没能让陈贵娘吃上一顿杀猪菜。
    别人都说陈贵娘读书享福,张氏和陈母没让她吃过苦,干过活儿,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也不说她句什么。
    实际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比别人都要节俭,特别是陈贵娘,每天鸡刚叫就起来读书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一读就读到半夜。
    比起农家人,更辛苦。
    庄稼汉还有个农闲的时候,就算是农忙,那也是天亮出去,天黑就回来歇着了,天气不好,就在家里窝着唠嗑。
    陈贵娘却不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在读书。
    “你能养吗?”
    张氏看了苏玉阳一眼,他知道,女婿在家是喂过鸡的,但是猪么,刘氏懒,没养过,他怕苏玉阳不会,给养死了。
    “我看爹养猪这么久了,多少也能会点儿,再说了,不会还可以问您啊。”
    苏玉阳笑着回答。
    第235章 旺妻命6
    “也成。”
    张氏想了想, 应承了下来。
    如今家里多了一个人,虽然说苏玉阳做成衣和靴子都能挣够他一个人的吃用还有多的, 但是他不得不为以后打算。
    现在苏玉阳的肚皮没什么动静,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动静。
    贵娘说的对,孙子孙女们生出来,总不能是过来吃苦的,不管贵娘能不能考得上,他这个做爷爷的, 当然都要让孙子孙女享福。
    趁着现在他们两口子还年轻,多给贵娘攒下一些家底, 以后贵娘也能多省省心。
    多养两头猪, 家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不说, 也能让贵娘和玉阳补补身子,将来怀上了, 也能好过些。
    要是今年贵娘还考不上,他就拿银子再买几亩地。
    到时候,贵娘可以安心准备考试, 只要她愿意考, 多少年他这个当爹的都供着。
    家里有田地,他也不怕贵娘读不起书。
    只是玉阳不能再像是去年那般悠闲了。
    地里的事情有他和老伴儿, 这家里喂鸡喂猪的事情肯定是要他来负责的。
    做饭洗衣服不用苏玉阳管, 等他从地里回来再做都来得及,苏玉阳就管鸡和猪,再有闲的时间, 就做鞋子衣裳,这样一家子都能挣不少钱,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我还想多抓几只小鸡崽儿,起码娘子每次从学堂回来都能炖只鸡补一补。”
    苏玉阳觉着,陈贵娘的身子还是太弱了些,虽然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但是比起人家那些吃得好的城里人还是差了不少。
    这是他有一次跟着陈母去镇上看到有一户人家的小姐之后产生的想法。
    那次是成衣店的掌柜的想要见他,说是看看他具体的手艺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就让他做些精细活儿。
    苏玉阳原本就有心想要看看读书人都是什么样的。
    谁叫他嫁了一个读书人呢?
    结果这一看,他的心里就挂上了。
    在村子里头不觉得,一出来,他就发现了,贵娘比起人家那些大户人家的读书人,身子还是单薄了一些。
    “你能养得活?”
    张氏也心动了。
    闺女每次回来,他倒是有心想要做些好的给她吃。
    无奈条件限制,也就是能保证每次回来都有鸡蛋吃,鸡肉猪肉也就是隔月能吃上一两顿的,要是按照苏玉阳说的,每次回来都给她炖只鸡,那不是能把闺女的身子给补的棒棒的?
    学堂里本来就苦,苦一个月回来还吃不上一顿好的,他这个当爹的心里难受。
    偏偏养十多只鸡加两头猪,已经算是他的极限了。
    再养多了,不好活不说,他也照顾不过来。
    “养十只也是养,养二十只也是养,而且我啥都不管,只养鸡养猪,能行的。”
    苏玉阳不觉得有什么,在娘家的时候,他是从早干到晚,家里人都睡了,他还在忙活,就没睡过几个好觉。
    嫁过来之后,每天睡的饱饱的不说,经常还能睡到吃饭再起,也不用做太多的活计,到了天黑,爹就让他歇着了,也不让他做针线活儿,说是怕费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