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理论要联系实际,不能光学不练,学校也鼓励我们要进行实践。”林晓玲据理力争道,“老哥,你有没有门路?给我们找点活干,钱不钱的无所谓,能拍片子就行。”
这次的获奖不仅让晓玲同学成功转正,还给了她不小的自信。
“你啊,还是太膨胀。”林子轩摇头道。
话虽这么说,他也不能不管,林子轩明白拍电影理论很重要,但实践更重要。
冯小刚没学过电影理论,现在照样拍电影,这就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他想起前几天在华国电视台,遇到了《华国时空》栏目组的编导,《华国时空》新开辟了一个子栏目叫做《生活空间》。
这个栏目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平凡的故事。
他们的目标是想做一个社会忠实的纪录者、冷静的观察者、认真的思考着,展现一幅幅华国社会变革中的生动画卷。
这需要不少外派记者深入各个家庭进行采访,栏目组刚成立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林晓玲是电影学院的学生,又有了一点小名气,电视台应该不会拒绝这种免费的劳动力,如果拍摄的节目被栏目组采纳,还会有酬劳可拿。
“拍纪录片可以吧?”林子轩询问道。
“当然行啦,还是老哥好,这么快就想到门路了,我们几个人在学校一点法子都没有。”林晓玲拍马屁道。
“既然想拍就认真拍,别给玩儿似的。”林子轩叮嘱道。
这时候,法国电影人让路易来到京城,和林子轩见了一面,表达了对《活着》这个故事的喜爱之情,并期望《活着》能早日翻译成法文。
他会和法国国内的出版商推荐《活着》这本书。
林子轩觉得这人不错,就送了他一本中文版的《活着》,反正家里还有好几百本呢。
通过翻译他知道这个法国人是个制片人,也是投资商,这次来是和张艺谋合作拍摄新片,这个法国人似乎对华国电影尤为感兴趣。
听姜文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后期制作又要没钱了。
林子轩觉得可以把这个法国人介绍给姜文,再忽悠一笔钱出来,把片子制作完成。
第二百二十一章 制片人
林子轩对着法国人把《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顿好夸,把这部片子说成是华国最好的艺术电影之一,来华国一趟不看看是你的损失。
这种叫卖式的推销让一旁的翻译忍不住笑场。
这翻译其实不算是翻译,也是一位制片人,京城人,叫做王微。
王微三十多岁,容貌端庄,颇有气质,1977年进入电影圈,当了十年的演员,没混出太大的名堂。
八十年代后期华国兴起出国潮,她到法国留学,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电影的制片人和监制,在电影制作和国际融资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制片人也分档次,像林子轩这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只能在国内闹腾。
高级的制片人能邀请大导演和大明星,推动国际资本的合作,拍完片子还能保证参加国际性的电影节,甚至能影响到电影节奖项的归属。
这种国际电影人和各大电影节的主席都很熟悉,了解国际影坛的动态和趋势。
法国人让路易和王微这次来华国,就是觉得张艺谋目前正在上升期,能拍出有艺术性和高水准的片子,这种片子在欧洲很有市场。
尤其是在欧洲的电影节上会受到欢迎,能卖出好价钱。
一位导演真正展现才华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年,在某段时间能拍出一系列的好片子。
这就是创作的高峰期。
当然,这不是说他以后拍不出好电影了,他也能拍出好电影,只是没办法超过以前了。
圈子里有句话,一个导演一生只能拍三部电影,其余的电影都是这三部电影的重复。
事实上,很多导演一生就拍了一部电影,想要突破自己的风格实在是太困难了。
张艺谋目前正处在创作的高峰期,《活着》应该说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这就像是抛物线,到了顶峰就会开始下降。
除非是寻求转型,否则很难再有大的艺术突破。
王微虽说不经常在京城,却也听说过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圈子里不少人都以为这片子会烂尾,想不到都开始做后期了。
一部片子做后期说明就要能放到市场上销售了,这时候进场很少会失手。
毕竟拍摄的素材都在哪儿摆着呢,看看就能大致判断片子的质量,不像是在影片刚开始筹备的阶段,很难判断片子会不会成功。
看得出这个剧组很困难,不然林子轩不会用这种方式推销电影。
作为制片人,王微想的是能不能从中获得收益,这个只有看过电影才知道。
对她而言,劝说法国人去看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是举手之劳,还能在林子轩这里留下一个人情,就算暂时用不到,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这件事掌握在王微的手里,否则任凭林子轩说的天花乱坠,王微不去翻译,或者故意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林子轩也没辙。
经过一番交流,法国人让路易同意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
林子轩打电话给姜文,让他把片子拿到京城电影制片厂的放映室里,等他们到京影厂的时候,姜文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