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页
太阳冲破地平线的禁锢,升入天空之时,这次大朝才告一段落。实际上此次大朝会的议题只有两个,一是提前让参加会试的学子来洛阳是否可行,二是凉州在行省变革中遇到的问题。只是这两个问题牵涉面很广,朝臣们很是议论了一会儿。
能参加会试的学子不过四百多人,提前来洛阳肯定可行,可是学子在路途中的安全要怎么保障才是最难的。凉益并幽四地的还好说,最危险的是扬州学子和徐州学子,他们要经过冀青衮豫四州,这里不仅是洛阳朝廷和刘辩伪朝廷的战场,也是黄巾余党肆虐的地方。
“最后决定让董媛他们将扬徐两地的学子护送到国都。”内书房中,林禹州靠在软榻上,将朝臣商议的结果说给季盛彦听,“董媛一心想上战场,估计不会乐意接护送任务。”
季盛彦摇头,“放心吧,她心思敏锐,会顾全大局。”
“这也罢了,公孙度缺人,他游说举人留在甘陇行省为官,此事不知怎么被华歆知道了,他弹劾了公孙度一本。”华歆历史上也很有名,曹魏三公,指的就是王朗,华歆和钟繇。
“取得举人功名后,的确可以做知县级别的六品官,但是公孙度这种类似‘诱骗’的手段总归是让朝中‘正直’的官员不喜。”林禹州摇头,他能理解公孙度,换做是他,会做的更过分,只要愿意留在凉州做知县的,全部加薪,送房产,送土地,孩子读书免除一切费用,甚至帮介绍对象等等。人才啊,不学着自己去捞去抢,难道真等着天上掉下来不成?
季盛彦坐到林禹州身边,帮他揉腰,“华歆参奏,钟繇怎么说?”
“都是千年狐狸,钟繇为公孙度说了几句辩解的话。”这会儿帮公孙度说话,来年轮到他自己了,做相同的事也有了由头。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三方势力人才真多,能人异士说出现就出现,将才军师战场折损的就不少。可到了这个世界,感觉将有才之士全网络过来都不够用,好些个年纪太小,现在根本用不着,能用的人才,要真没了一个,得心疼死。”
听着自己伴侣的抱怨,季盛彦抬眼问道,“此世界比之水浒如何?”
林禹州撇了撇嘴,“半斤八两。”
“那就顺其自然。”季盛彦捏了捏林禹州耳垂,“神魂没完全恢复之前,别累着自己。”
此时林禹州特别想翻白眼,不想让他累,就别折腾他啊,某些事情做过度了,比一整天处理政务还累,虽然他也有爽到,但是事后的疲惫感,真的很恼人。
见林禹州神色有异,季盛彦揉了揉鼻头,他也知道自己昨天过火了,转头看了一眼窗外,他转移了话题,“华歆参公孙度,最后怎么处理的?”
听到这个问题,林禹州笑了起来,“刘协越来越聪明了,甘陇行省人才缺口是大问题,他把这个问题丢给了华歆,罚公孙度可以,前提条件此事需得解决。”
“呵。”季盛彦眼底闪过幽光,“刘协盯上华歆的门生故旧了?”
林禹州点头,“华歆出身大族,他身边有才学却没有参加科考的人很多,刘协这也是给他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也只有一次,如果华歆没抓住,那他的右都御史也做到头了。”
对于华歆的门生去了凉州会不会作乱,林禹州一点儿都不担心,有律法限制,他们敢触线,陈宫就敢剁他们的爪子。陈宫跟贾诩不一样,他是一个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要不然在演义故事里,他也不会因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而与之决裂,后来他成为吕布的谋士,为曹操所抓时,跟高顺一样,不愿归降,甘愿赴死。
林禹州靠在季盛彦肩膀上,吐了口气:“但愿他们能聪明一些吧,本来人就不够用,死了就可惜了。”
季盛彦拍了拍伴侣后背,于他来说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生或死都一样,只需要三个科举,朝廷就不缺做官的人了,但愿那些固执己见的人,能坚持下去。
第201章 三国建工忙(40)
整个三月和四月, 朝廷官员的重心都放在会试的前期安排与行省变革这两件事情上,待这两件事迈入正轨之后,也到了每年农忙的时候。伴随着新粮种的出现,税法也发生了变化,此时朝廷六部也组建完成,工部和户部忙碌起来, 百姓脸上也多了许多光彩。
除了朝局迈向了新阶段, 年前就竣工了的大汉学宫,也终于投入了使用。
五月时节,牡丹花开,大汉学宫也迎来了开学, 受科考影响,加之蔡邕坐阵, 这次赴学宫求学的学子很多, 最后学宫不得不举行了选拔考试。不过这些都不需要林禹州担心,他关心的只有学宫东侧的宿舍楼, 那是他向蔡邕暂借的, 用来安置参加会试的学子。
乘着有两天沐休时间, 林禹州推了一切应酬,他拉着季盛彦朝大汉学宫而去。
这次跟上次的不一样, 通往学宫的水泥林荫道旁的花坛里种满了牡丹花,不是名贵品种, 但数量一多, 开放后, 就很震撼人心。林禹州和季盛彦的相貌远超常人,他们自花中过,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还不算,花香弥漫,引来了很多蝴蝶,有的蝴蝶在林禹州和季盛彦之间穿梭飞舞,衬得他们更为不俗。
顶着众人或火热或诡异的目光,林禹州两人走到了学宫外的湖泊旁。经季盛彦提议,湖泊边多了青石围栏,围栏不高,估摸着真有人跳湖,围栏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聊胜于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