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08节

      “哪有,回来有炭盆子,旁边你田奶奶也不像你这么笨,人能举火把能举一路。俺们几个也能换着赶车烤火。再说这几日也是真冷,你是点背。”
    好吧,宋茯苓望着她奶接过老妈递的粥碗。
    她又问道:“那,奶?你对这次出事儿,银钱都要拿出去买粮了,怎么看?”
    其实宋茯苓用感慨的语气,话里的意思就是:
    唉,咱们白忙了,像一个怪圈。
    不停挣扎地挣钱,想挣大钱集体盖好房、过好日子。
    拼命忙了三个多月,结果皇上死了,点心房显而易见的以后不会有什么好收益,相等于又回到了原点。
    那么,奶,你都天天出去跑惯了,赚惯钱了,往后你会不会上火,对于这种情况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看?
    虽然没说那么透,给马老太送饭的钱佩英却听懂了。
    女儿今晚被冻的难得情感丰富,不再是没心没肺的样。
    可能是想多唠唠嗑,趁机劝劝老太太,给打个预防针?
    钱米寿也听个差不离。他小人理解的:姐姐是想问问奶奶,你怎么看钱都用去买粮,会不会心疼呀什么的。
    无奈中心人物马老太用手蹭了下嘴边的粥,疑惑道:“怎么看?我硬挺着看呗,那还能怎么看。”
    将空饭碗递给三儿媳:“我可不折腾了,就躺这睡。给我整些洗脚水,泡泡舒坦,明儿还得去买粮。”
    说完,老太太还打个哈欠。
    第一次情感深入沟通,失败。
    今晚睡觉前,没人嘱咐宋茯苓和米寿你俩明日不用去了。
    因为在宋福生、钱佩英,以及了解孙女懒的马老太看来,认为明日跟车这事吧,如果是希望孙女去,倒务必要多嘱咐多劝几句。
    而不需要孩子去,那就不用格外嘱咐了。
    毕竟,胖丫是谁呀?家里最会享福的那个,你让她明日还出去遭罪,她能给你小脑袋瓜摇成拨浪鼓。
    而且丫头本身也不信那些。
    昨日说去童谣镇那阵,胖丫就振振有词:哪有什么气运之子,没那事儿,说她至多相信天时地利人和。
    却没想到,这次误会宋胖丫了。
    按现代时间算,才早上三点,马老太前脚下炕出去,宋茯苓后脚就起来摸黑套袜子。
    棉袜外面套长筒运动袜,长筒运动袜外面又套一层珊瑚绒袜子。
    秋裤外套绒裤,绒裤上套护膝,护膝外套大棉裤。
    纯棉的肚兜、保暖衣。保暖衣外面绒衣,绒衣外面羽绒马甲,马甲外面大棉袄。用护腕还将棉袄里面的衣服袖口封上。
    头发盘起,拽过防潮垫,往身上一裹。
    这玩意可比棉被霸道多了,腰间别好弩,她就下了炕。
    正在灶房放轻动作做饭的钱佩英:“……”
    一身小子打扮的宋茯苓,叉腰道:“我看这回能不能把我冻着。”
    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老百姓日子不好过
    今天初七,吃面条的日子。
    民间有种说法,这叫拴腿。
    灶房里,虽然外面天亮了,但屋里还是黑呼呼的,没灯。
    牛掌柜端着面条碗,里头是用纯细面做的热汤面条,正在一边吹吹热气,一边喂困倦的钱米寿。
    米寿吃下去以后,有点清醒了:“什么时辰了,姐姐呢。”
    没一会儿,小人哐当一下推开房门:“太爷爷,为何不叫我。”
    太爷爷也在吃面条,只不过他吃的是用高粱面和麦麸混在一起的面条。
    挑起一筷子,听到米寿动静端碗出来:
    “噢,米寿呀,醒啦?你姐姐他们起早走啦。你太小,来回折腾不中。你就在家描大字吧,下晚帮着烧水等他们回来,中不?”
    回答完,老爷子低头一看手里面条碗愣住。
    就说会儿话的功夫,筷子和面条冻住了,挑起来什么样,面条就被冻成什么形状。
    一瞅这个,老爷子都没胃口了。
    天冷的这么邪乎,尤其这几日,从大年初一开始。
    今年种地不能被耽误吧?
    “老爷子,”齐婆子她老头从地窖里出来,“那蒜黄涨差不离了,啥时候收啊。”
    得,宋阿爷彻底吃不进饭。
    这种时候,谁还买蒜黄。
    可它长成,能不给割下来?割下来,那新鲜菜还放不住,自个吃呀?
    唉,好好的正月买卖,巴望着挣钱,眼下卖都卖不出。
    而此时宋茯苓他们此时已经到了云中县城门口,正在排队。
    一身小子打扮的宋茯苓,指着前方队伍对大郎哥他们说:
    “你们看,和我无关吧,已经往里放人啦。和谁来没关系,和初几有关系。哥,你们要学会分析,不要被老人那一套影响。前几日,人家忙着呐,能放咱小老百姓?你们信不信,就是今儿我不来,你们也能进去。”
    大郎他们几个小子齐齐侧头瞅宋茯苓:
    不信。
    昨儿富贵叔他们来还不放人呢,咋来的咋回去。就是妹妹你来,才放的。
    大郎:就前头那些被放进去的百姓,都应该回头感谢他妹妹。
    高铁头抱着肩膀裹紧棉袄道:“米寿来,咱们这些人备不住都不用排队。”
    马老太围着里三层外三层头巾,听到几个孩子在后面说话,回头瞅了一眼。
    目光扫到宋茯苓时,心里想的也是:不得不承认,她孙女是真好使啊。你瞅瞅一来,前面百姓都开始往里放了。
    宋茯苓:行啦,她不说了不说了。
    守城官坐在大毛垫子上,面前是一张桌,旁边还有个记录员。
    一看宋福生他们这伙人好几十个就头痛,“进县里要干什么。”
    没等宋福生回话,旁边那个记录员就忽然冲守城官耳语几句。
    宋福生也急忙眯眼认记录员。
    想起来了,这位应该是县衙管过户的,当时陆三派来的管家领他买云中县门市时应该见过这人。
    果然,外地来的守城官听完耳语,再看他们时没了皱眉的表情。
    宋福生福至心灵,将预先想的理由改成明面上的:
    “运粮。家在这县里有一间点心铺,年前在这里也摆过饭食摊子,有挺多米面粮油都在铺子里放着。
    这趟带这么多人来,一个是留几人守着铺子,照看生意,以免总进城出城给添麻烦。
    一方面也是为将存粮拉出去,以后不摆饭食摊子了。”
    马老太他们大气也不敢出,就听儿子在那说。也是真担心对方一听运粮就炸毛。
    粮食这个词,还非得用人提醒吗?这时候很敏感。
    那位记录员率先伸手要具保书,要过来后给守城官看了眼。
    守城关大章扣下,这章具保书下回就不能用了,下回再想进城需要重新开证明。又一摆手,佩刀官差立刻闪到两边,放行。
    给大伙窃喜坏了,进城没怎么废话不说,运粮这事摆明面上了。
    这说明今日只要能买到粮食,运出时也不用废话了,能直接拉家去。没白推车来。
    胖丫啊,你是真牛。
    宋茯苓:她都没听懂,和她有啥关系。怎么能往她身上硬碰瓷。
    很顺利的一切前提是能买到粮食,进来就为干这个的。
    可惜,白瞎了马老太没先去店里直奔青楼的心。
    云中县的老鸨子香囊接了,茶叶也从小角门接过去了,却告知来晚了。
    大前儿个接到上面信儿要将姑娘们转移时,这里的管事,就陆陆续续将米面粮油都倒动走了。只留下这几日吃的,留的也不多。
    说这话时,云中县的老鸨子是语速极快,小心翼翼。
    要不是宋茯苓耳朵好使,马老太都没听清说的啥,声音太小。
    然后哐当一下就将后门关上了。
    一帮人蔫头耷脑满大街寻面条包子铺子时,宋茯苓拽拽宋福生胳膊:“爹,你看那是不是隋伯伯?刺溜一下钻到那边胡同的那人。”
    宋福生一路带小跑跟过去,试探着:“老隋?隋哥?”
    “嗳呦,兄弟,你呀,吓我一跳。你可下来啦,你家铺子的牌匾都让人烧了。那啥,走走走,外头不细说,我领你去我家坐坐,今儿你必须得上门,你竟不晓得我家在哪。”
    “我不去了,赶明儿?”
    “别赶明,你得去。”
    老隋为了让宋福生去他家坐坐,一副明人不说暗话的样子。
    都来县里了,他还在家,又是大正月,必须要认认门:
    “你听哥哥说,我那有账单,有过来退货的,我给安抚住了。也有那胡搅蛮缠的,前后我给你垫了四两银。账单我没带在身上,你跟我去。”
    没招了,宋福生特意打发马老太他们全回店等着,也没带宋茯苓。
    怕带女儿上门,人家再往孩子兜里塞压岁钱可怎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