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1章 宋军大败(求订阅!)

      …
    听闻李衍要与天祚帝进行决战,天锡帝耶律淳大惊失色!
    不怪耶律淳如此。
    因为这意味着李衍和天祚帝之间就快要分出胜负了。
    而不论李衍和天祚帝谁胜,下一步都一定会来灭亡他这个政权。
    试问,耶律淳怎么会不担忧?
    再加上,北边的金军四处横扫,并囤积大军于北安州,虎视眈眈着古北口。
    耶律淳斟酌再三,终于做出抉择:
    “朕获承大位,本想与卿等共保宗庙,可现今女真骑兵已达古北,李衍已占据西京并云地,大宋重兵已临边境,他们三方均要夺取咱们燕京,甚至有可能联手而夹攻……朕观人事天时,不敢独坐宝位,必将投向一方,朕思前想后,觉得与其投向女真、李衍,不如称藩于宋朝,与卿等同保血属,你们以为如何?”
    言毕,耶律淳垂首掩面呜咽流泣。
    萧普贤女、李处温等人也悄然下泪,唯有左企弓不流泪,但也是摇头叹息不已。
    当日,萧奥便和张觉一起来到净垢寺见马扩,还给马扩带来了锦绮衣袄和银绢等礼物。
    萧奥说:“我们接到圣旨,请马宣赞即刻启程回国,我朝将派秘书郎王介儒和都官王仲孙与你一起去雄州宣抚司,面议称藩之事。”
    听说耶律淳准备称藩,马扩心中就是一喜!
    这就相当于是完成了赵佶所制定的中策,而作为说动耶律淳称藩的使臣,马扩必定会有丰厚的升赏。
    不过马扩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非常冷静的说道:“未见九大王回书,马某不敢回去,更不敢受贿。”
    萧奥一怔!
    张觉则快步走到马扩跟前,悄悄耳语说:“宣赞怎么这样死心眼?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敢待在燕京?不怕陛下一怒之下将你杀了?”
    马扩笑道:“扩既来之,就以完成使命为职责,不瞒郎中,扩自北上渡过白沟河之时,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扩的勇敢令众人钦佩不已。
    萧奥和张觉返回耶律淳处为马扩请来了耶律淳的亲笔书信。
    可以说,马扩这次的出使是极为成功的。
    如果没有后面宋军的一败再败,以及不久之后的耶律淳驾崩,已经走投无路的北辽,很可能很快向北宋称藩纳贡。
    那时,北宋出兵帮北辽保住燕地,北辽和北宋就不会相继灭亡。
    这里公平说一句,赵佶选择这个时候出兵北上收复燕京,本身其实没有错,尤其是赵佶还给出了纳北辽为藩属这个多项选择。
    只可惜,赵佶在位的这些年,太过穷奢极欲,严重透支了北宋的国力,又不修其兵,以至于,纵有这千载良机,也不属于他,而且还会引火烧身。
    ……
    被耶律大石击败,又被童贯和种师道保下了之后,尽管心中憋着气,可杨可世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宣抚司下达的命令。
    上任当日,杨可世便派遣手下将领赵明率兵来到白沟河岸边,然后将招降用的黄榜大旗插在河岸。
    转天,辽军也隔河与宋军对垒。
    河对岸的辽军的统领依然是耶律大石,他在兰沟甸击败了杨可世之后,耶律淳又给他增兵三万,令他率军来白沟河驻防。
    白沟河上有一座桥,桥南端被宋军控制着,桥北端则被辽军所控制。
    双方就这么隔桥对峙。
    这一日,赵明可能是心血来潮,竟派人将之前插在河岸的大旗,插到桥中央。
    大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辽军将士看得非常刺眼。
    赵明又像往日一样组织士兵向桥北喊话,让辽军过来投降。
    忽然,一个辽兵跑到桥中间取走黄榜旗,然后回去交给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接过黄旗看了看,然后用力撕碎扔到地上,骂道:“无多言,有死而已!”,然后就下令辽军攻击。
    辽军将士同样恨趁火打劫的宋军入骨,尤其是在之前连连被女真人击败又打败了宋军的情况下,几乎每一个辽军将士都在想:“我们打不女真人,难道还打不过你们这些卑鄙的宋人?”
    因此,得了耶律大石的命令,辽军将士立即拼尽全力向宋军射击,结果箭矢如雨。
    宋军毫无防备,受伤无数。
    因为有宣抚司的命令在,赵明不敢下令还击。
    见宋军不还击,耶律大石便集合队伍,打算向河桥发动冲击。
    赵明见状,赶紧派人驰马飞报种师道。
    种师道果断下令:“兵刃既接,安能束手就死?辽军若过境就还击,战胜有功。”
    和诜急忙阻止:“不可。官家圣旨和童太师的指示,种将军都忘了吗?”
    诸将纷纷愤愤而言:“不还击就能取得燕京?”、“如果兵不血刃就能收复燕京,那又何必调动军队?”、“和知州愿坐受其赏,我辈可没有此等脸皮!”……
    这其中又以杨可世为最,他早就受够了这个不能还手的命令,愤然起身,道:“不战,我辈又何故而来?”
    原来,对峙的这段时间,辽军可以肆意杀害宋军将士,宋军却苦于军令不能还手,以至于全军上下都憋着一股屈火。
    种师道作为前线总指挥,深切的体会到了这种屈火,而且,辽军马上就要过河,总不能束手待毙,所以,种师道不理会和诜之言,打发杨可世伺机而战。
    杨可世很快就率领本部人马来到白沟河边。
    一到,杨可世就分一半兵马给赵明,让他指挥将士守住大桥,谨防辽军冲过来。
    忽然,杨可世发现,河北岸一个辽军军官正在摇旗指挥,而辽军骑兵纷纷往西而去。
    杨可世对部将说:“河流上游必有可涉水之处,必须分兵去抗击他们。”
    恰在此时,种师道派遣泾原老将赵德率军前来增援。
    杨可世见之,便对赵德大声喊道:“赶快往西去!西边可能有辽军过河了!”
    赵德还没来得及前去,辽军就已经从上游过河,然后驰马而来。
    过河的辽军,人数虽不多,但气势汹汹。
    赵德见状,便想避其锋芒。
    杨可世见状,大骂:“老匹夫,安得逃跑?你何以报答国恩!”
    杨可世骑马离开河桥,亲自迎战西来之敌。
    辽军趁机冲过白沟河桥,与西来之辽军分左右两翼,将宋军包围。
    杨可世所部憋着一股火,死命与辽军大战,杨可世甚至一度冲到了对岸,还差点跟耶律大石来个王对王。
    可惜!
    辽军也憋劲,也同样悍不畏死,关键是人马比宋军多。
    双方在白沟河两岸展开了一场血战。
    战了近一个时辰,赵明胳膊中箭,所部已溃败后撤,杨可世身中铁蒺藜箭,伤及骨头,血流满靴,他“怒发裂眦,鞲臂以捍,口衔鞚,堕两齿,胸腹中流矢,亦手杀数十人。”,杨可世号称“万人敌”,的确名不虚传。
    后来,种师道亲率大军赶来,将辽军驱逐到河北岸去。
    这天夜里,为防备辽军过河偷袭,种师道令“四边将,列声金鼓”。
    耶律大石的确有乘夜过河偷袭的意图,可他听到南岸整晚鼓声不断,怀疑宋军也许会趁夜色北上,于是下令全军保持戒备状态。
    天亮后,耶律大石率军来到河岸,只见对岸宋军坚守壁垒,戒备森严,遂不敢贸然过河作战,两军便形成了隔河对垒之势。
    同一天,辛兴宗率领西路军按计划进驻范村。
    范村村东有一座孤山,令宋军意想不到的是,北辽四军大王兼北枢密院使萧干,竟敢悄悄登上孤山。
    萧干见宋军新来,毫无准备,遂回去亲起大军来攻。
    (其实,耶律大石和萧干之所以同时向宋军发起进攻,也跟耶律淳准备向宋国称藩有关,他们对宋国一肚子气愤,认为大宋破坏百年盟约,出尔反尔,很不诚信,耍小心眼,根本靠不住,所以,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宋国。)
    不久,萧干便率军前来,随即突然向范村发动进攻。
    宋军前军将领王渊,以及宋江、刘光远、翟进、赵诩等将,各率所部与辽军接战。
    可辽军攻势凶猛,竟将宋军诸将围堵在孤山之下,主将王渊更是中枪差点坠落马下。
    正在胜败未决之时,辛兴宗亲出军门,以上将军节钺督战,才将萧干打退。
    很快,宣抚司便发来文牒令种师道与诸将商议是否退军?
    种师道立即召集和诜、杨可世等将开会。
    经过这两战,诸将一致认为,辽军实力尚存,不把西军主力调来恐怕难以取胜,不如先回师雄州,再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和诜认为,两军彼此初无战意,都是因为杨可世擅自过界杀敌,以致兵结不解,现在两军隔河对垒,如果突然撤退,就是自示其弱,若辽军乘机追袭,结果难以预测。
    种师道觉得和诜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的,于是令他将这个看法写成报告,禀报宣抚司。
    童贯对东西两路军的表现很不满意。
    当初,出兵之时,童贯满以为可以震慑辽军,甚至幻想可以一举收复燕京。
    没想到,跟辽军交手了之后,不仅没赢,还稍稍落了一点下风。
    面对这个情况,童贯决定执行赵佶巡边三策中的下策,也就是“全师而还”。
    稍后,童贯命令种师道率东路军退回雄州,辛兴宗率西路军退回广信军。
    接到童贯的撤军命令之后,种师道打算马上组织撤军。
    杨可世对种师道说:“现在辽军的气焰很是嚣张,若知道我军有撤退之意,必定随后袭击。”
    种师道深以为然。
    黄昏时,种师道下令,先将大批辎重悄悄南撤。
    半夜时,大军开始拔营南归,种师道令精锐军马殿后掩护。
    尽管宋军想秘密撤走,但还是被辽军发现了。
    耶律大石得到消息后,当即骑马来到河岸往南岸眺望。
    见宋军主力果然撤走,只留下少量兵马守关,耶律大石马上派人去向萧干报告,同时令轻骑兵立即集结过河追击。
    白沟河距离雄州仅三十里路,中间有一个地方叫古城,辽军在这里追上了宋军。
    两军相接,鏖战激烈。
    实时,北风,大雨,震雹如拳椀,人不能相视。
    可环境虽然如此,但耶律大石及手下辽军骑兵仍衔着宋军不放。
    马军对步军的优势,在此战之中显现得淋淋尽致。
    宋军负责殿后的精锐军马很快就被数量数倍之的辽军骑兵击溃,然后辽军骑兵一路掩杀,宋军大溃,甚至就连都统制种师道和与监军崔诗都差点死在辽军的这波攻击之下。
    童贯得到消息之后,当即下令:大军不得入城——童贯担心宋军入城时会将辽兵引入城内,那样的话,雄州可能就会陷入辽军之手,遂下令关闭城门。
    宋军将士见状,纷纷大喊:“别关闭城门!”
    可童贯视若罔闻。
    不多时,西路军的杨可世和女婿马彦传及大将杨惟中也来到城下,与辽军激战。
    (这里有个疑问,史书记载说,“兴宗遣中部将杨可世援之”,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因为杨可世此时在东路军中,不知是记载失误,还是宋军中有两个杨可世?)
    童贯站在城楼上观战。
    见城外战况激烈,童贯便派遣辛企宗和辛永宗带领胜捷军出城增援。
    胜捷军的纪律虽然不行,但关键时刻还是很能打的。
    在胜捷军加入战团之后,辽军的攻击立即一缓。
    耶律大石见无法再产生更大的战果,便带着辽军退去。
    此战,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兵甲辎重漫野。
    傍晚,种师道接到宣抚司命令,令他在雄州城外扎营结寨,收拢队伍,原地待命。
    风雨虽已暂停,但天空依然灰暗无光,地上到处是积水、到处是泥泞。
    种师道凝望着黑沉沉的天空,心情无比复杂,他知道,他在劫难逃,虽然此败并非他一人之过。
    远处城墙上的童贯,面沉似水,“谁该为此败负责?”
    童贯和种师道很快彼此看向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