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27页

      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于是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也就是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这一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于是这般便有了佛教的盂兰盆节,刚好,三者的时间都在七月十五,又都主张供奉先祖,弘扬孝文化。
    因此,所谓的中元节,是道家的说法;盂兰盆节是佛教的说话;鬼节、七月半则是民间的说法。
    道家可以过中元节,佛教过盂兰盆节,那么民间呢?当节日的东西太多、太复杂的时候,很多节日的手段在这一日碰撞,有的被人忘记、遗弃、有的则被弄的混乱,漫长的时间,彼此融合后,这节日中的讲究……至少在民间,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边上的红孩儿听完之后,啥也没说,盂兰盆节在他的世界也是一等一的大节日,在他的世界里,那可是真正的地狱之门大开,万鬼出渊,无数的天神、佛陀齐聚一起,超渡亡魂,那才是大场面!不过世界不同,他也没啥好说的。
    “原来如此,师父,那我们在这天干啥?”独狼好奇的问道。
    方正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算算时间,明天就是了。”方正话音才落,村里的会计杨平上山来了,一进来,就拉着方正去一边谈了起来,说了一堆后,又风风火火的下山去了。
    “师父,杨施主来干啥?”松鼠好奇的问道。
    “说明天盂兰盆节的事情,让你雕刻的小莲花怎么样了?”方正岔开话题问道。
    松鼠一听,尴尬的缩缩脖子,老老实实的雕刻莲花去了。方正见此,也是无奈的摇摇头,松鼠本性好动,让他一直安静的蹲在那弄雕刻,的确有点难为他了。也不知道,他这临时起意的兴趣,还能坚持几天。
    第二天,方正早早的下山去了,猴子紧跟其后。至于红孩儿,今天并没有兴趣下山掺和……
    下了山,方正就看到村子里已经开始布置了,家家户户门口都放了一张供桌,供桌后面还用黑色的柴灰画了一条黑线,将自家院子和供桌分开了。
    “师父,这是干啥?”猴子看着这样的场景,问道。
    方正道:“在民间有种说法,这种草木灰烬等同于锅底灰,能够防鬼进门,今晚鬼门大开,虽然大家趁机祭祖,但是也要防备恶鬼入门。”
    猴子恍然大悟,挠挠头,道:“师父,你也不止一次说到鬼了,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啊?”
    方正道:“鬼在心中,身正,心中的鬼便是先祖,护佑一生;身歪,心中的鬼便是恶鬼,一步步走向万恶深渊,万劫不复。”
    猴子一脸的迷惑,听不懂啊……
    方正也没打算三言两语的解释清楚,有些事情,该懂的时候就懂了,多说无益。
    村民的供桌上还没有摆放贡品,这大热的天,摆早了,坏的快。
    村子的十字路口处也被人用白色石灰画了一个个的圆圈,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不管是什么样的,都是集中在十字路口。两人来的时候,孙前程正带着萌萌在那画着一个圆圈。一大一小两人十分认真,根本没注意到方正的到来。
    萌萌端着石灰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歪着脑袋道:“爸爸,为啥叔叔伯伯们都在这画圈圈啊……”
    猴子几乎同时看向方正,方正微微一笑,看着前方,让他自己听。
    “这圈就代表着逝去先人的坟墓,圈要留着一个口,代表着墓室入口,同时这口要对着墓所在的方向。今天晚上,我们给奶奶他们烧纸钱的时候,就在这里烧……萌萌,爷爷和奶奶对你好不好?”孙前程道。
    萌萌对于生死还不太懂,歪着脑袋想了想后,道:“对我可好了呢。”
    “是啊,所以今天晚上萌萌要和爸爸一起来烧纸,知道么?也让爷爷奶奶看看他们的乖孙女有多孝顺。”孙前程道。
    萌萌连连点头道:“好的,好的……萌萌要来。”小丫头一跳,手里的石灰盆跟着抖,石灰崩了起来,一阵风吹来,石灰呼啦全飞了。
    猴子原本就好奇凑得比较近,这回好了,石灰迎面而来,他还傻乎乎的不知道躲避!
    就在这时,一只大手挡住了猴子的眼睛,将石灰挡在了外面,不过还是弄了一脸的石灰,毛都白了。
    这动静一出,孙前程抬头看来,一见是方正,赶紧起来,笑道:“方正法师,你们怎么下山……哎呦,差点忘记了,七月半了,今天你又要辛苦了。”
    方正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都是贫僧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