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1页

      三眼族人,也是一种强大的种族,三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
    “牛牛。”三魔突然张开眼睛,然后冲出,牛牛也冲了进去。
    牛牛两只牛角一样的魂晶在拼命的颤动,这个拥有两种灵魂天赋的天才的铜族少年表现并不比三魔好多少,但是已经足以让众人惊叹了。
    慕离的身边,似乎都是一些怪胎。
    “古朗,你去。”看到牛牛的面色也不好看了,莫里道,古朗忐忑地看看左右,他对自己的定位只是一个单纯的战士,他很担心自己的灵魂无法承受那种冲击,哪怕是一秒钟,但是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古朗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持久他的灵魂在闪耀着,近乎饥渴的吸收着那知识,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灵魂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着,似乎吸收了知识,便可以化为灵魂的养料。
    所有人都惊讶于古朗的特殊天赋,不知道他的灵魂为什么可以容纳如此之多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一天,慕离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他的灵魂也发生了如许变化。
    第二部:光石篇 卷一:光石网络行
    第二九五章:解读文明烙印(五)
    但是,直到罗佛诺都被赶鸭子上架了,文明烙印的丝线依然让人恼怒的仅仅抽离了不到一半。
    “真是可惜,如此宝贵的知识,却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莫里无奈地摇摇头,由衷的叹息着。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呆呆地看着慕离独自吸收着那来自文明烙印的信息,蓝色的丝线不停的剥离,最后,那文明烙印变成了一团奇特的蓝色丝线悬浮在空中,而内部的信息,却已经被解读一空。
    慕离终于睁开了眼镜,他叹息一声,对莫里伸出了手,然后他的手慢慢软下,缓缓向后倒去。
    古朗眼疾手快,立刻上前扶住了他。
    慕离的身体很烫,似乎刚刚泡过温泉,刚刚接触,就让古朗吓了一跳。
    “快,快,带他进来!”莫里挥手,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了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圆形门,里面滚动着莫名的蓝色液体,古朗犹豫了一下,把慕离送进了光门里。
    进入了蓝色的液体之后,慕离的身上立刻腾起了一阵阵的气泡,莫里解释道:“那是一种沸点非常低的液体,超过体温的温度都可能让这种液体沸腾,不过内部的气压把这个过程抑制到最适合人体的程度。现在慕离等于是在用最温和的方式降温,不用担心。”
    看到慕离安详的神色,古朗略微放心了,众人也不离开,就在原地坐了下来,开始消化自己刚刚得到的信息。
    那信息量之庞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常识,似乎比他们一生中所掌握的知识都要多很多倍。
    汇集了几个人地信息,他们终于直到了关于这文明烙印的一些信息。
    制作这文明烙印的人,是一名和花先生不相上下的可怕存在明族人,明族的形态是一团流动的光芒,降临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首先在别人的灵魂中投射出一片光明,这种光明让某些愚昧的生物误以为是神。从而顶礼膜拜,更加方便明族人整理他们地文明,并记录下来。
    而他们明族人的名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因为这点。对于拥有发达文明的生物,明族人会直接利用类似“灵魂降临”的技能,直接降临在某个生物的灵魂之中,搜集第一手的信息。
    这个明族人叫做明洛,这文明烙印所记录的文明叫做百塞族。在四百万年前,曾经是宇宙中很有名的文明。
    只是,后来这个文明已经消失在了漫长的岁月里。
    “四百万年……”几个人对望了一眼,对浩瀚地宇宙来说,几百万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人类来说。四百万年实在是太漫长了,四百万年前。人类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文明。
    那时候的人类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
    几个人互相印证着自己接到的信息,发现即便是四百年前的文明。和现在地文明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同时他们地科技也比现在的人类文明要发达多了。
    只是他们所接受地都是文明的碎片,很难真正拼接出这个文明的真正情形,即便是现在他们接受到的文明烙印的资料,也不一定能用,因为发展方向完全不同的文明,其科技也不见得能够相融。
    他们交流了一下。发现没有太多的收获。便一起等着慕离地醒来。
    慕离醒来地很快,虽然精神有些萎靡。
    他睁开眼睛之后。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死亡号”。
    “死亡号?”不知道为什么慕离在醒来地一瞬间就说这个。
    “死亡号飞船……是百塞族的文明产物。”慕离道。
    “什么?”众人惊呼。
    “死亡号飞船和掠夺号飞船,是百塞族百万年前百艘光石战舰中的两艘,在百塞族内战开始之后,两艘飞船受伤并躲藏了起来,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明族人明洛在这个阶段接触了一名百塞族的学者,并以他为媒介,搜集了整个百塞族残存的文明,做成了这个烙印。”
    从始至终都接受了文明烙印的信息的慕离,自然是最清楚这个文明的真相。
    “此外,在这文明烙印里,还记载了其他九十多艘飞船的大致下落。”慕离顿了一顿,道。
    众人都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