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李凡愚有点儿懵逼。
汽车历史进程的改变,潜移默化的让很多东西都与他二十多年来养成的认知不一样了。
但是世界观的高度一致,时常让他有一种恍惚。特别是在面对一些他不曾察觉的细微改变时,总让自己有一种傻子的感觉。
极品飞车热力追踪不存在了?
他晃了晃脑袋,对孟桐问道:“那GTA呢?”
孟桐懵逼,“什么是GTA?”
“CS呢,你知不知道?”
孟桐已经被他突如其来的抽风给搞混乱了,“李董……别逗我。CS这种FPS游戏的鼻祖我怎么会不知道。”
“那尘埃呢?”
孟桐果然摇头。
李凡愚一捂脸。
果然!跟自己记忆之中有差别的只有赛车竞速类的游戏。
他有些恍惚。
“李董、投资的事情……”
“你先把电话号码给我,我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李凡愚摆了摆手,将自己的手机递给了孟桐。
“哦……好的。”孟桐的脸上有些失望。
他已经研究了李凡愚很长时间了,不然也不会直接在车库进行围堵自荐。
在他的印象里,李凡愚就是那种比较冲动而且比较好说话的人。可以说,在自己苦苦求不得投资的情况下,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以及唯一的希望。
但是现在李凡愚的态度,却让他捉摸不透。
李凡愚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还沉寂在被改变的那些东西里。
这种失了魂的状态,直到上了飞机,回到了天城之后,才慢慢消散了些。
天城,正信动力公司。
为了劲矢SR的上市计划,动力公司已经按照李凡愚的要求,为高性能部那边准备好了一条手工生产线。
RS和长弓两款车,已经为正信集团摸索出了一条高性能跑车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这一类的跑车价格高昂,所以销量就要A4.A6这样的车型相对小很多。专门设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一是浪费了产能。二是不能很好的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在长弓之后,集团就已经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高价位车型的生产销售模式。
其实也就是意大利的手工生产,和限量—定制—量产三阶段的销售模式。
手工生产很好理解,其实就是由一个工作组负责一台车的零配检验,整车组装和测试调校。
采用一人一机的方式全程负责,以人的经验来保证整车品质。
这样做无疑是将产量大幅度缩小,但是要知道世界上最精密的制造方式,其实是人的大脑和手。
虽然产量下来了,但手工生产却可以将整车品质却大大提高。
而且与生产线组装方式不同的一点是,随着生产线和机械的老化磨损,生产精度是往下走的。
可人的经验和技术,却是不断上升的。
所以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保证每一个批次的产品,都会在品质上愈加提升。
而从限量到定制再到量产的三段销售模式,则是在产量小的情况下,将利益扩大化的一种手段。
一个车型单一车款的产品周期大约有五年。
如果是直接量产上市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世时间长的首批产品无疑会是折价率最高的那一批。
对于动辄百万甚至是几百万的高性能跑车来说,这样的销售方式会打击第一批车主。
但如果是将首批车型进行特殊含义化,做成限量绝版车型,那么就赋予了这一批产品收藏价值。
在一定的市场真空期之后,如果这个产品市场表现好,那么就可以退出订制版本。在不影响第一批产品价值的情况下,扩大这个产品的销量。
而等到这个产品进入到周期末端时,再进行量产做最后市场扫尾,进一步扩大利润。
这对于正信的现状来说,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套营销策略。
当李凡愚来到劲矢SR手工生产线的时候,王瑞等人正在对手工组装的第一台劲矢SR进行测试。
“哟!这个改动不错啊。”
在见到这辆艳红色劲矢SR,门后异色钣金上面“17”的电镀标志,李凡愚乐了。
王瑞将手里的报告交到助手的手里,嘿嘿一笑:“不是你说的嘛,该浪的时候必须要把气氛搞起来!我寻思吧,劲矢作为原型车取得了勒芒的冠军。最好的元素融入,就是把车号植入到限量版上面了。怎么样,看着霸不霸气?”
李凡愚拍了拍王瑞的肩膀,围着车走了一圈。
劲矢SR的外形,其实就是套用李凡愚之前那个时空之中的奥迪R8。
这款车李凡愚在之前是非常喜欢的,所以从外形上来说,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这个外形虽然细节上略显圆润,但是整体却动感十足。
流线犀利的车头,圆润厚重的车身,以及力量感仿佛会喷涌出来的尾部、无一不在显示着设计美学。
看着那熟悉的线条,以及经过王瑞等人悉心设计,增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李凡愚感到非常满意。
但是看到车门后方,发动机进气口处,电镀的勒芒“17”的字号,李凡愚还是觉得有些不协调。
“小瑞啊。”
“啊?”王瑞赶紧应声。
李凡愚指了指那个电镀标志,“是不是有点儿太低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