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07页

      “我去你的!途观现在是紧凑车级别SUV里边儿销量前三的车型,平台技术别人出三个亿我都没卖这事儿不说。哈工科技的生产线现在叫价5.5个亿一条!你当红旗那烫手山芋谁稀罕呐?还谈感情?你实话实说,之前印竺那事儿要不是国资委和发改委联合给你们下了通告,你老哥能白发善心?而且这个人情我也换还了啊,你们给我的生产线可都不咋地,我还你的可是高度自动化的新生产线。切!”
    “这话就伤感情了啊!你再这么说我可生气了!就算是上头下的令,可上旗广旗北旗三家车企里边,我们支援你的生产线可是最先到的。这叫啥?这是革命情谊啊!这样,平台技术算你们技术入股我们北旗,我们拿股份换。一个红旗换你一条生产线,这事儿你绝对不亏了老弟!”
    “不行不行不行,我觉得这不OK。”
    ……
    在中汽协会议室走廊的楼道里,一番砍价世纪大战……打响了。
    第1025章 《办法》试行!
    其实别看李凡愚跟红旗的两届领导都有冲突,但是那是对人不对事。“让事情变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操作这个事情的人”这种理念,使他对红旗来说倒是并没有什么成见。
    红旗这个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汽车品牌,更是寄托了一代人强国强军的夙愿。特别是在中华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之下,红旗这两个字有着独特的寓意。而在这之外,历届国家领导人与红旗的故事,更是使得红旗轿车在中华拥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政治内涵。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华汽车行业内人士,不论是汽车历史改变前后,红旗这个品牌背后的那些东西,都让李凡愚有很大兴趣。
    就算是现在这个品牌式微,身上的红色光环越来越淡。
    但是与华森这个利益至上的人打交道,这样的心理不能露出一星半点儿。在掌握了一定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李凡愚和华森周旋了三天才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按照两个人最后达成的意见;北旗方面将红旗以资产转让的方式,作价3.5个亿出手给正信。再以三点五亿的价格,购入正信途观平台技术。除此之外,北旗旗下的同山生产厂并入正信联盟,正信则以技术入股方式,换取北旗方面百分之八的股份。在交易合同签署生效后二十天内,双方完成转让资产价款支付。正信方面也马上着手对北旗目前的几条生产线进行质管体系升级指导,并由正信研发中心对其日后的换代车型进行技术支持。
    总体来说,李凡愚没付出太多。
    但是以正信目前在中华市场上的地位,这一系列包括资产,股权,技术方面的合作,势必将会为北旗在A股上市行动带来相当大的助力。
    从交易本身来看,算是双赢——毕竟双方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在两人打机锋的三天之内,中汽协也并没有闲着。与几十个常务理事单位一起,制定出了一整套关于“解决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国产汽车公信力与质量危机的处置办法”。
    办法中提出;将尽快制定并实行一套强度高于CNCAP的碰撞测试体系,将这套体系作为中汽协认定的检测标准,并上报质管部门进行认证。但是与目前行业内奉行的CNCAP不同的是,这套碰撞测试将不会用于车辆上市之前的碰撞性能测试,而是用于在车辆上市之后,对量产产品以暗购测试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打黑枪式的抽查。
    这个解决办法,相当是将之前李凡愚提出的两点合二为一。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减弱其实行起来的难度。
    既然是自己为刘文海出了这么个主意,李凡愚当然也得意思意思,支持支持。
    所以在办法经过各理事单位通过后,李凡愚当下站出来表示,在测试施行后正信会第一个参与。
    虽然广旗方面目前因为事故车辆损毁严重,加上现场保护的不好,取证和测试都面临着诸多困难进度缓慢。但是在中汽协联合几十家常任理事单位发表声明,并给出解决办法之后,仍然对国产汽车在市场上的口碑危机打了一针镇定剂。
    当《解决办法》对外公布之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强烈反响;
    “虽然广旗方面在断裂门这件事情发生前期,没有表现出一个崛起中民族车企应有的担当。但是中汽协和其他理事单位车企的反应,还是让我看到了国产汽车行业的态度。”
    “重管理而不重监督一直是官方的一个通病,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回中汽协干的漂亮!制定更高的标准,并且用市场影响力和大众口碑进行强迫式的监督,才能让这个行业更加的规范。让各个车企随时保持警惕,制造出更高水准,更加令消费者放心的产品!”
    “办法是好办法,希望中汽协能想出办法,也能好好的执行下去。不要让一个好点子到最后沦为一个过场。”
    “就是要这样!汽车做出来动力表现还不好,乘坐体验好不好,用料做工好不好是技术问题。但是安全不安全,是不是偷工减料却是态度问题!这次的中汽协解决这件事情的表现,才是真正作为一个对中华汽车行业进行监管主导的单位应该有的态度和力度!”
    “赞一个!早就感觉CNCAP测试越来越混事儿了。现在车企造车和基本上就是为了这个标准而造。但是这个测试跟国外比起来强度如何咱们不去分辨。至少在形式上面,越来越难以说服人了。不信你看看市面上的这些新车型,基本上都是四颗星的星级起。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充值就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