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页
很多时候,如果马修出行,她会选择“跟机”——即跟马修买同一趟航班的票。
有时为了及时拿到马修的这些信息,菲莉斯·贝瑞塔能花费数百美元去购买,虽然经纪上一直比较拮据,但她觉得很值。
其中有一次赶巧,航班头等舱出了点问题,马修挪到普通舱就座,与她就隔着一排座位,菲莉斯·贝瑞塔幸福的差点晕过去,感觉比中了五百万美元巨奖还幸福。
太阳越升越高,时间渐渐接近上午八点,汇聚在华纳制片厂门口的粉丝和记者越来越多,菲莉斯·贝瑞塔还看到了其他几个跟她一样的前线粉丝,跟那些人也隔着距离暗暗打了招呼。
他们都是马修的铁杆粉丝,彼此之间也算认识。
华纳制片厂门口,十几个马修的粉丝以各种形式展示着自己的存在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等待的明星还未到来,娱乐记者们也乐于拍摄这些粉丝。
菲莉斯·贝瑞塔黝黑的肤色,掩盖不住一脸的激动与兴奋,即便最近这几年遇到了很多困难。
追星路漫漫,最让她苦恼的是开销。
这些年仅仅用于购买机票,她就花了数万美元。
她来自纽约皇后区,家境不算富裕,钱是她从打工赚取到的薪水中抠出来的。
不过,她也早已养成了“抠”的习惯,有时为了追马修出外景,能跟三个同伴挤在一个不到二十平方英尺的小屋,为了跟拍一天只吃一块面包。
每次马修做活动,她都力求能出现在现场。
多年的跟拍经历,她吃了不少苦头,并不是所有的片场保安都很有素质,前几年去多米尼加看马修现场拍摄,为了躲避当地安保人员的驱赶,她曾经躲在草丛中四五个小时,被蚊虫肆意叮咬;为获取较好拍摄角度,她曾爬上两米高的围栏,价值上千美元的相机不慎跌落,当场跌碎;同样是在多米尼加,有个同伴为了抓拍深山里拍戏的偶像,爬上半山腰,脚下一滑险些坠落悬崖。
作为前线粉丝,她拍摄的照片要发到粉丝专门为马修建立的应援站里,质量好的照片,会有专门的粉丝加工成相册,以供更多粉丝欣赏。
为了这些,吃了很多苦,但菲莉斯·贝瑞塔始终觉得这是值得的,只要他们多付出一些,马修就可以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或者吸引新粉丝,更重要的是这也让马修人气更旺,让媒体、品牌注意到马修的价值。
“嗨,菲莉斯。”旁边有人打招呼,“能不能让我借一点位置。”
菲莉斯·贝瑞塔转头看了一眼,略带诧异的问道,“克里斯汀,你怎么过来了?”
说话的同时,她往旁边让了让,以便克里斯汀也有站脚的地方。
克里斯汀也从背包里面掏出写有“马修·霍纳”字样的海报,高高举过了头顶,然后对菲莉斯·贝瑞塔说道,“总是憋在电脑屏幕前面,太闷了,所以我今天过来透透气。”
虽然都是马修的铁杆粉丝,但与菲莉斯·贝瑞塔不同,克里斯汀不是前线粉丝,而是一位屏幕粉丝。
克里斯汀是马修的粉丝应援站中众多屏幕粉丝中的一员,对于偶像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电脑屏幕前面,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马修刷流量,拉人气,做宣传。
他们在应援站中有专门的版块,如果有关于马修的任何能投票的榜单发布,都会积极响应号召,疯狂般去投票,哪怕是小型八卦网站举办的最不入流的评选,也要将马修送上榜单第一名。
克里斯汀的这个群体,数量远远超过菲莉斯·贝瑞塔这样的前线粉丝,高峰时有数十万人,都是自愿报名、自愿参加,为了马修,所有人都很努力。
有一次刷榜,利用特殊的漏洞,克里斯汀一个人就为马修刷了上千票。
应援站有专门的技术高手每两个小时以表格的方式更新马修在互联网上的各项数据,从表格中可以清晰看到每一时段的涨落幅、排名。
像是马修参与新电影拍摄或者争夺某个项目这样的超级话题,每天凌晨一到还有专门的总结,数据组的同伴每天耐心统计的精神,让她很感动: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她也听人说过,应援站的背后实际上是马修的经纪公司,但她不在乎。
应援站中,卧虎藏龙,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工作、不同年龄的粉丝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发的形成了分工与合作,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马修。
对于粉丝而言,只要能对偶像有帮助,不论是刷榜、包场,抑或现场支持,都是他们自认为的理性选择。
就在粉丝和娱乐记者们的等待中,马修乘坐的汽车驶入了伯班克。
“今天你要在华纳制片厂门前下车。”
坐在副驾驶上的贝拉·安德森提醒后面的马修,“应援站那边有消息,今天会有大批粉丝在制片厂门口等你,别忘记跟他们交流一下。”
马修在看今天的剧本,头也没有抬,说道,“我记得呢。”
无论是贝拉·安德森这边,还是海伦和天使经纪公司那边,粉丝整合方面的工作始终没有放松过,不仅有了类似布莱恩·李斯特这样数量不菲的职业粉丝,还有专门建立的粉丝应援站,能更进一步协调粉丝的力量。
对于任何商业明星来说,粉丝永远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