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页

      陈弘文笑道:“殿下放心,云鹤那边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妥当,如今正把大批的粮往灾区运去,临淮这里的粮约莫半月之后便能到了。殿下,说起来还要多谢沈家姑娘才是,若不是沈家姑娘提前告知了蝗灾,只怕之后再大批购得粮食价格就会疯长,如今总算是控制住了。”
    卫琅宴这次表情松散了些,不过始终都未再说什么。
    ~~
    沈牡丹知晓这沈家粮铺一开,沈老太太肯定要找三房的人过去问话,她也没打算在瞒着了。沈天源知晓这件事情后也未多说什么,显然还是支持这件事情的。果不其然,没两天沈老太太就把三房的人叫去问了话。
    沈焕如今正忙着儒生的考试,只有沈牡丹跟沈天源一道过去了,一过去,沈老太太就发了脾气,手中的白瓷杯子就砸到了沈天源的脚下,”你们三房可真是了不起,如今粮铺都开了起来,老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
    沈天源还未开口,沈牡丹已经道:“还请祖母不要生气,粮铺是我的主意。”
    沈老太太使劲跺了跺手中的拐杖,“你的主意?开粮铺的银钱如何而来?牡丹,你可真是大胆,这般大的事情竟不跟大家一起商量下就擅自做了决定!”
    “不知道祖母可还记得几月之前在郦江之上的事情?”
    旁边的沈家五姑娘沈芳兰睁着好看的杏眼问道:“四姐姐,可是那次你救下一孩子的事情?”
    沈牡丹点了点头,“救下那孩子之后他家叔叔给了我一份谢礼,回来之后我才发现这谢礼是一盒子很是珍贵的珍珠,之后也想过把这贵重的谢礼还给那人,那人却是不要,后来又听闻迟大哥说有可能发生蝗灾,便把这珍珠全部当掉买了粮食,如今临淮一片惨淡,我这才想着把多余的粮食按照以往的价格出售,想着说不定可以缓解一时的燃眉之急。”
    众人均是目瞪口呆,沈芳兰忍不住问道:“四姐姐,你可知那人是何人?竟然会给出如此厚重的谢礼。”
    沈牡丹抬头看向目瞪口呆的沈老太太,轻声道:“那人是宴王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心情好差,今天一天都没什么精神,也不知这章写的怎么样,墨迹了一天只写了2000多字出来。
    ☆、第 23 章
    宴……宴王,沈老太太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你……你说谁?”
    宴王卫琅宴,凉州刺史,凉州乃是他的封地,凉州下辖数郡,郡下辖县,临淮县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城,对他们来说宴王这样的人物又如何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小地方,都只觉是天方夜谭,如今自家的孙女突然说她救了宴王的侄儿,沈老太太第一反应就是听错了。
    不光沈老太太如此反应,连沈天源也是呆愣住了,他虽知道自家女儿救了一位贵人,却不知那贵人会如此尊贵。
    沈牡丹开口道:“那人是宴王殿下。”不管如何,她这次都是打算借这位宴王的势来震住沈家人,反正……宴王又不可能知晓这件事情的。
    众人都愣住了,沈老太太盯着沈牡丹看了半响,原本想要训斥出口的话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沈家老大沈鸿英有些坐立不安了,他不过是临淮县一个小小的令史,说白了就是管理文书档案的闲职,如今听见自家的侄女突然说认识宴王,他心中说不兴奋是假的,自然也希望侄女能够盘上这么一颗大树,若如此能提拔一下自己该有多好,只不过这个念头却是一闪而过,宴王那样的人物太过高不可攀了,侄女也不过是救了她的侄儿,而且给了这般厚重的谢礼……
    至于谢家二房的沈鸿瑞,又不在官位,自然对这宴王起不了什么兴趣,至于粮铺什么的,老太太老太爷以后的家业可都是他跟大哥的,没必要为了一间粮铺子得罪宴王。
    沈家人都是惊讶不已,只有五姑娘沈芳兰瞪大眼睛惊讶的问道:“四姐姐,原来上次站在船头的那男人就是宴王了?唔,四姐姐,你救了宴王侄儿,他可还有跟你说一些什么话?宴王人如何?”
    三姑娘沈芳华轻声训斥,“芳兰,莫要闹了。”
    沈老太太沉默了半响,终于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出口,只让沈牡丹跟沈天源回去了,瞧见人走了,老太爷才哼了一声,“让你整日训斥三房的,如今我看你可该收敛一下了,不管如何牡丹都救了宴王的人,你往后莫要如此针对他们了,宴王可不是我们能得罪的起的人物。”
    沈老太太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大房回去后,大太太吕氏就摒退了身边的人,给沈鸿英倒了一杯茶,笑眯眯的道:“老爷喝茶。”
    沈鸿英用盖子拨了拨茶盅里的茶叶,喝了一口茶水,抬头看了吕氏一眼,沉着脸道:“我知道你心中想的何事,我可告诉你了,这事不成!牡丹虽然救了宴王的人,但,宴王是何人?岂是我们能够算计的?我们只管埋头做事,不要想这些有的无的,若是宴王真想感谢牡丹,我们也只要对牡丹好一些,牡丹自不会忘记我们的。”
    吕氏觉得有些委屈,“老爷,难不成你就真想继续窝在临淮这个小地方?心中就没有抱负吗?”
    “怎的没有!”沈鸿英微一怔,“我自然也想往上爬,只是不管何事都要小心一些,我们这一支已经如此落魄了,若是在走错了路,糟了祸,就没了翻身之地了,不管如何,小心谨镇一些总是没错的。这事以后莫要再提,待时机成熟时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