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3页

      虽然章仇太翼被太子杨勇曾请去出谋划策,保佑他太子之位,但最后没有成功,他却没有受到大牵连,依然被杨广请来,予以信任。
    杨广听了之后,表情严肃,点了点头,五行学说,由来已久,自春秋战国就流行了,最有名的莫过于三邹,邹忌、邹衍等人,为阴阳学术不断完善,推出了周得火德,秦得水得,汉得土德等无形循环学说。
    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阴阳家之言,秦皇汉武莫不如此,隋文帝也因为梦见洪水,被术士解梦李洪,而对李阀极力打压。
    “朕前段日子,亲自到了邙山一带,观察地址,决定废除以往选邙山脚为都城的旧例,而是正对伊阙龙门,与邙山中轴线建造新城,才符合朕的心意,尔等以为如何?”
    章仇太翼掐指一算道:“水出龙门,紫气东来,正是皇都龙脉兴旺之地,洛阳乃中原核心,天地中央所在,自武王每周之后,建立洛邑。东周时候又改名成周,到东汉光武帝,正式迁都于此,几经波折与磨难,我大隋于此浴火重生,必将大放光彩,像周朝一般得天下八百载。”
    杨广听了术士之言,微微点头,对着其余人说:“朕宣布,由杨卿为监工总管,杨达、宇文恺、罗昭云为副总管,负责此次建造新都,从明年开春即动工,一年内完成,明年年底,朕要搬入洛阳新的皇宫内。”
    杨素、宇文恺、罗昭云、杨达等人心头一颤,暗自叫苦,这工期未免太短了吧。
    第0217章 赏雪观梅
    罗昭云离开中华殿的时候,心中有些忧虑,一年内建完洛阳城,哪怕只是皇宫和外城墙,不算一百零八坊,那也非常赶进度啊,至少发动数十万的劳工才行。
    当然,最头疼是杨素,罗昭云只是副使,还没有那么大权力,以防护治安为主,监督质量。
    罗昭云与杨达、宇文恺走出来,三位都是副使,以后相处的时候还要很多,杨达呵呵一笑道:“罗将军,宇文先生,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线的袍泽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一起出去吃顿酒吧,二位觉得如何?”
    这杨达五十多岁了,样貌不俗,国字脸,眉峰重,仪表堂堂,曾当过隋朝黄门侍郎、内史侍郎、几州的刺史等,十年前,当过工部尚书,一直兢兢业业,深得隋文帝、隋炀帝两代皇帝的信任。
    杨达算是大隋的贵族,其父杨绍,曾仕北周,为仪同、内史下大夫,杨达的兄长为观德王杨雄,隋初四贵之一,也是杨阀的一大豪门。
    当然,杨达还有一个身份,更加厉害,那就是,他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亲外公!
    不过这个时候,武则天还没有出生呢。
    宇文恺官职并不大,听到前宰相,工部尚书,如今的纳言杨达亲自想要,不好拒绝,点头同意。
    罗昭云也有意跟二人拉近关系,所以也痛快答应:“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还没有走出几步,有太监飞奔而来,叫住了三人止步。
    杨达询问:“不知陛下要召唤我等谁回去?”
    “不是陛下召唤,是皇后、公主,邀请罗将军到后院赏梅。”
    罗昭云噢了一声,有些意外,抱歉对杨达、宇文恺道:“我先去面见皇后,公主殿下,晚上的不变,就设在自家的烟雨楼吧,酒水都可以免了。”
    杨达一听,哈哈笑起来:“那就这样说定了,都说烟雨楼的酒香醇,今晚能够管醉了。”
    “行,今晚与二位大人,不醉不休。”
    罗昭云抱拳说完,跟随太监穿过宫苑和重重殿宇,来到了后花园御林。
    这里原本郁郁葱葱的园林,一改往日翠绿的装束,已换成洁白的银装素裹,大殿楼阁的房檐上都是厚厚的积雪。
    梧桐苍翠的叶片,纹丝不动的挺立在哪儿,高傲地接受着风雪地洗涤,许多枝杈和叶子上积满了毛松松的雪球,像披上了洁白的罗衫;垂榆的枝条不再显得那么瘪色,上面缀着的白雪就像朵朵含苞待放的白梅花。
    罗昭云来到一片庭院,这里面有一片梅林。
    在梅林飘香的深处,有一处石亭,那时赏雪梅亭,宫女、太监站在那伺候着,萧皇后,小公主坐在石亭内,此外,还有一些人,如大公主、宇文士及夫妇,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男孩。
    罗昭云走过去,认出了那个中年青衣男子,正是李渊,两位公子,分别是十五岁的李建成,和六岁的李世民。
    李渊跟杨广是表兄弟,妻子窦氏出身关陇贵族,还是北周的皇亲国戚,故此这李渊,双方的势力都不小,奈何杨广似乎从小对这个大耳李渊不大喜欢,觉得他呆板、木讷、实在,才华不够,没有真正重视他,目前只是一个掌旗的礼官,虽说有四品,但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杨广虽然对李渊的待遇一般,但是倒是很喜欢李家这两位大小公子,十五岁的李建成,长得文质彬彬,稳重仁厚,读书习武都可圈可点,二公子李世民,活泼好动,机灵古怪,鬼点子很多。
    “罗成拜见皇后娘娘,及两位公主殿下。”
    “罗成,你来的正是时候,方才我等赏梅时,哀家与大小公主,士及、建成各做了一首咏雪、咏梅的诗文,但谁都谈不上如何惊艳,就想到了你,恰逢你今日入宫议事,就特意叫人在中华殿外等候,引你来此一起赏梅作诗。”